APP下载

古老的运动之举重

2009-11-24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9年8期
关键词:九鼎大力士公牛

端 端

举重这项运动,和跑步跳远一样,是没有什么准确起源可以追溯的,因为这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技能,早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祖先就经常要举起重物了。

既然是生活技能,那么谁能举起更重的分量,谁就能在谋生求存方面多占几分优势,于是这原始的技能便渐渐变成一项较量了。谁能举得更重,谁就更能得到大家的羡慕和推崇, 被称之为“大力士”。这个尊称,一直用到今天。正规举重比赛中的获胜者,仍然被我们称为“大力士”。

比起中规中矩的现代举重运动员,古代大力士们各种自由发挥的表现,更让人瞠目结舌。当然,也不排除另一可能:传说中的人物总是更让人神往一些。所以若要论起奥运会上的著名大力士,还得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大力士米隆。据说他曾经在一场比赛中与一头发疯的公牛狭路相逢,他先是跑赢了公牛,紧接着又将这头牛摔倒在地,并将它高高举起绕场一周,赢得满场观众起立欢呼。虽然当时的人没有将公牛的体重记录下来,但整个过程已经足够让米隆成为举重史上的一座丰碑。

米隆以公牛作为比赛器材,其他的古人呢?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古希腊的石头、古埃及的沙袋,都是古人训练和比赛的道具。但要论起最有人文气息的举重器材,还得到古代中国去找。这种器材就是赫赫有名的青铜大鼎。使用这种器材的,放眼古今也只中国一家,别无分店。在举大鼎的著名力士中,西楚霸王项羽是不可不提的一个人物。太史公司马迁就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非常隆重地向所有读者这样介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举鼎”。项羽的身高应当在一米九左右。据《史记》记载,他在垓下之战虽然大败,最后仍然力敌千军,骑马斩汉军一将数百军士,下马交战又斩汉军百人。由此可见,他的体格恐怕比姚明要壮硕得多。也难怪要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了。项羽虽能举鼎拔山,结局却并不好。和项羽一样以举鼎闻名的古人还有一位秦武王,但他的结局却比项羽还糟糕。

秦武王是周朝诸侯国秦国的第三十二任秦王,姓嬴名荡,他十七岁即位为王,年富力强,力大无穷,喜好武艺战事,因此一心整顿武备,对超群的大力士都予以重用。

公元前307年,渴望建功立业的秦武王一心想要去洛阳看一看号称“天子重器”的九鼎,便率大军前去洛阳。当时的周赧王早已经没有实力与诸侯相争,只是个挂名天子,因此秦武王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周鼎。 事情发展至此,已经可算是圆满,偏偏秦武王在看到雍州鼎后有了别样的心思。

原来华夏大地自古被称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其中雍州的范围在今陕西中部和北部、甘肃大部、青海东北部及宁夏一带,也就是秦王国所在的区域。传说当初黄帝曾经铸造了三座大鼎代表“天”、“地”、“人”,大禹一统天下之后便铸造了九座大鼎代表天下九州。据说九鼎后来由夏朝传到商朝再传到周朝,成为天子重器,代表最高王权。虽然后来诸侯争霸,但掌管着九鼎的周王室仍然是名义上的共主。

秦武王看到雍鼎之后,不禁起了跟楚庄王一样的心思,他毫不含糊地说:“这雍鼎是我家的东西,我要把它带回秦国。” 周王大臣心中大惊,连忙打岔,指着另一只看起来稍小些的“龙文赤鼎”说,若有能将这只鼎举起的力量,才能去尝试举九鼎。秦武王举鼎是家常便饭,听了以后一点也没放在心上,便在力士孟获的提议下,决定两人以龙文赤鼎为举重道具比试一下。然而比试的结果是悲惨的。龙文赤鼎内有玄机,材质特别,比同样大小的鼎要重得多,号称是“重逾千金”。秦武王虽然将它举了起来,却没能坚持很久,便“两目出血,绝膑而死”。也就是鼎摔了下来,将秦武王的膝盖骨砸断了。伤势很严重,当天晚上就要了秦武王的性命。周赧王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大吃一惊,亲自前去哭吊。但即使是天子亲临,也不能把秦武王给救活。不满二十四岁的秦武王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丢了性命,孟获一族也被秦国丞相樗里疾问罪诛灭。

一场举重比赛,就这样要了秦武王的命,也改写了后来的中国历史。因为这位年轻的国君还没有儿子,所以其弟嬴稷继承了秦国国君之位,是为秦昭襄王。而未来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就是秦昭襄王的曾孙。

大概是秦武王的教训太深刻,此后再也没有拿鼎当比赛器械用的现象发生了。取而代之的是石锁之类。而举重运动本身的发展势头,更是兴旺。尤其是唐武则天开始,国家开设了武试科举,举重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考试内容以后,练习举重的人就更多了。

不过,在古代持续时间长达一千二百年的武举考试中,除了举重骑射一类的考试内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文试内容,考查兵法政见、风采气度。宋朝嘉定年间,浙江金华的杜幼节,在考得武状元九年后又参加了科举文试,即便被人刻意打压,仍然高居进士榜第六名。这样出众的人才,又绝非光凭蛮劲的秦武王可比了。

编辑/姚晟

猜你喜欢

九鼎大力士公牛
补一补
第十章 ”大力士“木星
快跳!
一言九鼎的警察该不该当?
公牛的角,不要锯
盐和大力士
大力士“木星”
中国古代“九鼎”消失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