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式美法则》教学设计

2009-11-24于晓慧

黑河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达芬奇晚餐课件

于晓慧

教材:人美版高二《美术鉴赏》第六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教学重点:什么是形式美;形式美法则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准备文字、课件等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名画赏析《最后的晚餐》。

教学理念:美术鉴赏由于理论性相对较强,授课过程中难免涉及专业词汇和抽象概念,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侧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通过实践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的现象,着重把概念应用到具体作品中进行讲解。

2.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学生身边的事例相联系,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每位同学用桌上的笔,在画纸上随便画5个苹果,时间为三分钟。

二、引出课题

将有特点的学生作品收集并借助多媒体手段对这些作品作以具体分析。

和学生一起仔细看这些作品,会发现有的好一些,有的差一些,原因在哪里?师生一起分析。(选择5张有特点的作品)

5幅作品的内容一样吗?(一样)但美术语言是不是相同呢?(板书:形体、色彩、明暗、空间、材质机理)

那么大家想想在画面内容和表现语言相同的情况下,是什么决定了画面的美与不美呢?

带着这个问题带领学生看课件:

大家看到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是什么? (生思考)

对,是形式。不同的形式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那我们注重形式是为了让画面看起来更怎么样?(更美)

课件:形式美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开始研究它了,慢慢地人们总结出单从形式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丑和美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并总结出法则,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形式美的法则。

三、形式美的法则

1.变化与统一原则。

①师出示如下课件,每个课件停留2秒,然后停止播放课件,让学生在刚刚闪现的图片里选出更具有设计感的,最后同时出现两个课件,推出形式美的法则——变化与统一原则。

②在喷绘的海报上面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找出海报中原则的体现,并记入每节课小组总分。

③接下来带领学生看看大师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里是怎样体现这一原则的。

首先大家找一下画面里统一的地方有哪些?(随后幻灯片显示水平线)

那为什么达芬奇要把这些人物安排在一个水平线内呢?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①第一次看见这幅画时会认为他们在吃饭吗?(学生思考)

②这幅画的主题是《最后的晚餐》,气氛是快乐的还是肃穆的呢?(引导举例周一早上升旗仪式队列整齐肃穆,跳绳比赛的时候大家活跃欢快)

③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个瞬间。当时耶酥说了一句话:“你们当中有人将出卖我!”还是“你们当中犹大将出卖我!”?(学生思考)

好。解决了以上的问题我们就找出了《最后的晚餐》中的统一体现在哪里。继续看画面中的变化。首先,如果我们将除耶稣以外的12个人平均分成4组该怎么分?

看图1 ,将图中人物分好组以后,我们仔细观察图1中组和组之间的关系。

看图2,图中每三个人为一组,最左面一组和耶稣右面一组是向心呼应的。最右面一组三个人是向心的,剩下的一组中其中两个人是向心的,那么剩下的那个和耶稣不向心的人便是犹大。(引导学生发现向心的规律)

大家会发现,运用变化与统一的法则后我们就可以找出背叛的人。达芬奇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谁是出卖耶酥的人,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形式美的法则,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也是这幅作品成为举世文明的杰作的原因之一。

练习:学习了这个法则我们要能在生活中应用,用桌子上现有的工具绘制自己的名字(中英文均可),要求体现出变化与统一的原则。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达芬奇晚餐课件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我做晚餐
晚餐怎么吃?
达芬奇想飞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手术室的“阿尔法狗”:达芬奇机器人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健康晚餐“四不过”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