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手”教学 演绎精彩

2009-11-24冮铁城

黑河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放手四氯化碳现象

冮铁城

新课程要求探究过程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理念。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我校组织了一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观摩活动,这个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是其中的授课教师之一。从教师角度讲,能够大胆打破常规教学的桎梏,尝试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语言,且互换了教与学的角色,真的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的表现远远超出我的预设,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他们的探究欲望和探索能力,让我赞叹。这次观摩活动结束后,我的体会是:课堂教学该放手时就要放手,才会酝酿出更多的精彩。以化学教学为例,教师不妨尝试如下“放手”。

一、意见分歧处的“放手”

在讲解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四氯化碳萃取碘实验”习题时, 我没按常规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告诉学生溶解在四氯化碳中的碘要用蒸馏的方法提取出来,同学们睁大了质疑的眼睛,班级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甲说:分馏应是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而碘是固体,四氯化碳却是液体怎么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呢?

乙说:碘单质极易升华,在蒸馏时能得到纯的四氯化碳溶液吗?不也应该有大量的碘吗?

丙说:依这种说法那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用蒸馏的方法了。

……

短短的一节课,虽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留下后续的研究更是激起了无限的思考。这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的精彩解答就可见。

丁说:四氯化碳易挥发,沸点为77℃,当加热蒸馏时,四氯化碳分馏出同时,带有大量的碘单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蒸馏前先向混合物中加入碘化钾,这样I2与KI结合成KI3,蒸馏时只有CCl4蒸馏出,KI3则剩在烧瓶中,再加热分解出碘,碘升华,从而得到I2。

本案例让我知道:放手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思考,相互讨论得出最终的结论,这种效果比教师一开始就告诉他们怎么做要好得多,相信他们对这节课的记忆会很深刻。

二、求知兴奋处的“放手”

在进行高一上学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探究”时的新课讲解时,两名同学自告奋勇地到讲台上来做演示。按教材的实验顺序:首先是二者溶于水时热量变化的验证,但实验完成后实验者及同学们都很失望,因两物质溶于水时热量变化很小,用手根本感觉不到其中的变化,课堂上出现了叹气声。与实验前相比,同学们的热情骤然下降,实验者感觉也很扫兴。这两名同学看看我,接着做第二个实验,向刚溶解后的两溶液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明显的现象出现了:两溶液都变成了红色,且红的程度大大不同,甲同学立即高兴起来,并笑容可掬地对乙同学说:看!我比你红。又迅速地走下讲台在班级转了一圈给同学们看。班级的气氛活跃了,同学们很快都知道了变红的原因及颜色深浅不同的原因。这时兴奋中的甲同学说:接着看我们做的第三个实验吧!继续向变红的溶液中加盐酸,现象太明显了,不仅有气泡产生,而且红色也褪去了。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因为以前的教学一般都是前两个实验一起做,为的是验证二者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再讲化学性质,再做第三个实验,且第三个实验都是重新取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然后再加入酸,那样就没有在连续实验时产生的红色褪去的现象,也就没有用两个实验现象(有气泡和红色褪去快慢)来共同说明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比碳酸钠与酸反应的速度快更有说服力了。此时班级响起了阵阵掌声。甲同学趁机骄傲地说:我叫碳酸钠,他叫(指乙同学)碳酸氢钠,我比他溶解度大,比他碱性强,但没他与酸反应的速度快,同学们可要铭记在心呀!他的这种大胆而又形象的比喻博得阵阵的掌声。这节课不用我再多说,重点知识在一片欢呼声中解决了。

本案例让学生体验到了化学的神奇,不经意的连续性实验放手后演绎的精彩,将不会随着下课而结束。这正中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三、思维创新处的“放手”

讲了一个多月的理论课---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课堂气氛一直比较沉闷,对于升入高一刚刚两个多月的学生来说是不利的。同学们见我拿着仪器走进教室,还没开始上课就马上表现出空前的兴奋。我也被这种情绪所感染,师生愉快地交流着。当做“钠在水中反应”的实验时,班级沸腾了,同学们被这一小块神奇的钠产生的现象所折服,该实验现象可总结为:浮、熔、游、响、红。我随口问了一句:这么明显的现象,大家一定不用再机械记忆了吧!闭上眼睛试着想一想是不是都记住了。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有一大半的同学记不全,我想实验还是看热闹了,怎么办?新课改的理念不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吗!马上倡议同学们,有什么最好的方法能让这么明显的现象真正和你的思想接轨。几分钟后,一名同学站起来说:大家可以这样记,一位美丽的姑娘--红芙蓉想游泳(红浮游响游),利用中国汉字谐音的方法把本没有联系的几个字组成一句话,虽不是反应的先后顺序,但的确对记住实验现象有很大的帮助。

仅短短几分钟的“放手”却收获了“不可预约的精彩”。这节课又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时代对教育落到实处发出的呼声。

我校这次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我的教学风格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我会不断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并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大胆放手,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也演绎硕果累累的精彩。

(责任编辑付淑霞)

猜你喜欢

放手四氯化碳现象
杜仲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2个产地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猜谜语
注射用丹酚酸A抗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木瓜发酵液对小鼠四氯化碳诱发肝损伤的防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