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教学细节 构建生成课堂

2009-11-24陈训辉

黑河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口诀蛋糕乘法

陈训辉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学细节越来越关注。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也离不开我们对教学细节的关注、研究与思考。

(一)细节在于课前的精心预设

教学细节是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的结果。关注教学细节,就要充分考虑方案预设中的每一步,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如,一位教师在课前准备“简单的统计”教学方案时,其中学生谋求同学合作的预案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先播放录像创设情境,请学生为公路局局长当参谋,来统计南口路段机动车流量情况。要统计小汽车、大客车、货车、摩托车的数量,并填入统计表。之后,教师让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方法,并比较哪一种办法好。这样,学生很快就能看出四人合作的办法最好。这个细节是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的,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也使他们掌握了一些合作的方法。这样预设出来的方案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得非常顺利,效果也不错。

由此看来,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当然,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依赖于我们对教材与学生的双重把握与理解。教师在备课时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们的教材,模拟我们的课堂,充分预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精心预设中成就课堂的精彩。

(二)细节在于课中的有效捕捉

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在对教学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互动过程中有价值的细节,用灵动的教育智慧去灵活处理,以实现有效生成,展现细节之美。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原本设计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由此再一步步归纳得出6的乘法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6的乘法口诀我会背。”随后,许多学生都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这可怎么办?老师一下愣住了,但他立马做出了一个决定,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就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安排教学流程。于是,他说:“你们真厉害,连乘法口诀都会背,不错。那么,还有谁不会背吗?”果然,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教师抓住这个契机说:“还有人不会,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6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这下课堂沸腾了。有的学生指着书上的插图说明,有的学生用身边的小棒演示,有的学生索性用自己的手指比划……这一转变使得学生由“学数学”变成“教数学”,学习热情直升极点。试想,假如教师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没有教师对细节的有效捕捉,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三)细节在于课上的适时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学生探究学习。但探究是否越开放越好?探究是否需要教师的引导?下面案例中的细节处理也许能引发我们对此作更深入的思考。

一位教师教“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时,是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分蛋糕情境的:

镜头1:4个孩子围着一块不算大的蛋糕准备分着吃。

镜头2:东东将蛋糕按十字形平均分成4份。正准备吃时又来了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不到1块,怎么办呢?

镜头3:聪明的东东又将蛋糕横截成上下两层。这样,蛋糕就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个孩子都拿到了1份蛋糕。

镜头4:这时,又来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眼馋地看着他们吃蛋糕。这时,东东将自己手中的那一份蛋糕掰成两半,一人一半,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开心地吃到蛋糕啦。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了数学中的什么知识?

生1:我想到了1/4。原先他们将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这块蛋糕的1/4。

生2:我想到了1/8。小男孩将蛋糕从中间分成两层,这块蛋糕就被平均分成了 8份,每人分到它的1/8。

生3 :我想到了1/9。他们9个人,小女孩吃了这块蛋糕的1/9。

师:我们来看看 (指着定格的图片) ,9个小朋友分到的蛋糕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那是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9份了吗?

生:不是。

师:小女孩吃的那一小份,可不是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9份后得到的,所以不是这块蛋糕的1/9。小女孩吃了蛋糕的几分之一,通过以后的学习大家会知道的。

……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认识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教师创设分蛋糕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可感知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想分数,培养学生将生活现象与数学课堂上学到的分数概念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体验了1/2、1/4、1/8这些分数的含义,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四)细节在于有效的处理练习

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对学生练习的细节处理,直接决定着练习的实际效果。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归一应用题”之后,设计一道这样练习题:

新华书店最近隆重推出小学生必读的《故事大王新编》,可是该书数量有限,不少小朋友前往购买时,已经全部售完。没有买到《故事大王新编》的小明,到同学那里借来看。这本书共有500页,要求在10天时间内归还。结果,小明前3天看了120页,照这样计算,他能如期归还吗?如果不能,你认为该怎么办?

生1:如果我是小明,就和同学商量推迟归还。

(不少学生反驳:人家也急着要看,不同意延迟该怎么办?)

生2:我可以挑选最精彩的章节看,时间一到就归还。

(又有学生反驳: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非常精彩,该怎么办?)

生3:时间到了先归还,因为做人要守信用,以后再向同学借来看。

师:如果不跟借书的人商量,从你自身的角度来考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生4:后面几天可以看得快一点。

师:这倒是个好办法。那么后面几天又该看多少呢?请动动脑筋。

(学生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但是没有得出正确结论。)

生5:我认为前面3天看得太慢。

师:那么,你认为前面3天应该看多少页,才能保证按期归还?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得越来越热闹能。)

生6:如果前3天看150页,照这样计算,这本就刚好在10天内看完。

以上细节是在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下,不断推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从而使练习得以有效处理。

关注教学细节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必由之路。我们只有从小处入手,多下功夫,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更多的细节之美,进而更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责任编辑 李婧)

猜你喜欢

口诀蛋糕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口诀与加法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口诀中的规律
把加法变成乘法
怎样熟记口诀
巧用口诀求积商
创意蛋糕
做蛋糕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