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动漫产业政策比较分析

2009-11-19王启超

声屏世界 2009年9期
关键词:动画片动漫动画

王启超

近几年来,我国动漫企业从最初的几百家已发展到56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了20万,动漫产量已经超过了13万分钟,每年有超过300家动漫公司登记,有近万人进入动漫行业。可以说,我国已经进入动画大国的行列。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存在着产业整体质量不高、缺乏创意、人才断层严重、动画产品营销不够、动漫创意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离打造动画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从韩国、日本、法国等动漫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而我国虽然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但很多政策的制定没有从实际出发,因而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对动漫产业的支持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中国对动漫产业政策支持的效果分析

中国关于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最早出现于2004年4月20日颁布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规定各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其中60%必须是国产的。2005年,国家又出台了多条与动漫产业密切相关的措施。6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规定各级电视台在17:00-19:00黄金时段内必须播放国产动画片;接下来,国家广电总局又申明从2008年5月1日起,把播出动画片的时间延长到17:00—21:00,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的播出比例不低于7:3。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发展动漫产业,将动漫中小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范围,享受有关所得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这些都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营资本大量涌入。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动漫企业的投融资力度,鼓励动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消除阻碍社会资本进入动漫企业的各种障碍,鼓励风险基金对动漫产业进行投入,因此大量的民营资本涌入动漫行业。这些措施极大地分担了动漫企业的投资风险,解决了市场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问题,降低了进入门槛,再加上中国动漫产业基地的集群效应,为正处在发展初期的动漫产业起到了保护发展的作用。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动漫制作机构已达到5473家,其中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

扩大了动画需求市场。中国在2004年建立了四大动画频道,即上海东方电视台炫动卡通频道、北京电视台卡酷动画频道、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广东电视台嘉佳卡通频道。这四个频道是专门的动画频道,按照每天播出5小时计算,一年的播出量就高达10万分钟,再加上中央台和其他地方台的动画需求,中国的动画片拥有稳定而巨大的市场。

创作数量增长迅速。据国家广电总局网站发布的数据,2001年以来,我国制作完成并准备发行的电视动画片的情况是:2001年制作完成13部、8511分钟,2002年制作完成13部、11392分钟,2003年制作完成14部、12755分钟,2004年制作完成21819分钟,2005年制作完成83部、42759分钟,2006年制作完成82326分钟,2007年则达到了101900分钟。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动画片的创作数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迅速。从2001年到2004年,增长幅度在30%左右。可是从2004年开始,一直到2007年,增长的幅度达到了100%,使得2007年中国的动画片首次突破了10万分钟,一举跻身动画创作大国行列。

规模效应逐渐显现。中国目前的动漫产业主要是依托于以动画产业基地为支点的若干动画产业集群带,在这些动画基地中,企业能够享受到很多的优惠政策,比如苏州的动画产业基地就明确定位于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由政府牵头引入了以色列的风险投资资金。投资动漫游戏的发展,园区内设立“天使基金”,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此外,园区还和政府联动,为动漫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如长沙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长沙市人民政府颁布办法,期望倾尽全市之力来建成国家公认的“动漫之都”。正是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之下,相关企业纷纷进驻动画园区,形成动漫产业集群。2007年,年产量排在前八位的动画创作机构就提供了52131分钟的动画片,而这些企业都是属于园区中的企业。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电视动画片创作已经呈现出一定的集群性,规模效应也在不断提升,这样不仅降低了动画制作的高成本、商风险,同时也有利于自身品牌的塑造。

掀起了国内动漫热潮。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建立了5个国家级的网络游戏技术创新工程中心、1所培养游戏动漫开发高级人才的学院、10所具有游戏动漫相关专业的定点院校。另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4个院系开办涉及动漫的专业,涉及动漫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达到了6.4万人,在校学生46.6万人。如此多的人投身到动漫的学习与工作中,为中国的动漫产业储备了大量的后备人才。

日本对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是从外包其他发达国家的动画产品开始,在经济发展到~定程度之后,发现自身经济地位与文化地位的不对等(日本甚至被欧美国家戏称为“经济动物”)而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日本动漫产业的崛起除了产品本身的发展之外,政府对其充分的重视、运用政策杠杆调节布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2004年,日本正式公布了《内容产业促进法》,把内容产业划入《创造新产业战略》,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化,将经济结构向软实力发展。此外,日本政府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扶持手段也对其动漫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免费向国外提供本国动漫产品。日本外务省曾利用“政府开发援助”中的“文化无偿援助”资金,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画片的播放版权,无偿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电视台播放,例如日本官方曾无条件将《足球小将》给伊拉克的电视台播放,把《岛耕作系列》送给海外的官员和企业。通过这些产品宣传,让别国民众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等到这些国家对这种“免费的午餐”形成依赖以后,再实现从免费到低价位再到正常价位的出口。在这种文化政策下,日本不仅培养了大量的哈日青年,出口了本国文化,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日本在知识产权方面做得很到位。以《铁臂阿童木》为例,“阿童木”在国内没有出现盗版,成就了漫画图书、杂志和相关商品产业链,也因此诞生了一揽子的版权保护合同。此外,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成立了知识产权

保护的财团法人,专门保护日本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的知识产权。动漫产业是创意产业,动漫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动漫作品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对动漫产业最核心无形资产的保护,只有保证了对创意理念的法定垄断权利,才能够保证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的利益。

成立专门部门。加强产业管理与支援。日本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极其重视,专门成立相关机构对动漫产业的发展和政策颁布进行管理。日本所有与动漫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制定,以及各种大小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策划,都由文化厅下属的文化审议会直接负责,为国内动漫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发展和交流的平台。此外,日本政府还在经济产业省下建立了传媒与内容产业局和动漫产业研究会,重点对国内处于发展初期状态的动漫企业进行扶持、引导。这样细化的直接管理,使得管理者对当前遇到的问题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可以针对当前的问题及时进行政策性的调整,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重视人才战略。发展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是人,人才是核心,尤其是创意性和数字化处理的实践性人才。日本政府深知人才对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以日本国立大学为例,该大学虽然一年仅招收16名学生,但担任教师的都是一线的知名人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从调查、制作、营销等多个方面培养综合性人才。此外,每年都有年轻人赴国外学习动画制作,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潮流,注意和别国的动漫交流。日本国内对漫画这一行业十分尊崇,东京自2002年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东京国际动画节”,成就突出的动漫家享有国家级大师称谓,既可以获得日本的突出文化贡献奖,还可以把作品陈设在国立美术馆和博物馆,有时官方甚至出资在海外进行展览。这些外在条件都对大师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采用分级制度,加强规范市场。日本动漫作为一种全民性的文化,其受众的定位是多层次的,并且无论是漫画的出版,还是动画的播出,都按照这种定位实行分级制。一般来说,日本动漫的定位大体上可以分为少年、少女、成人三个方向。分级制度的形成,可以使得节目编排更加方便,选择性更多,拓展了动画片的受众范围。

中日动漫政策比较的启示

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的陆续制定和调整表明了政府加大力度、切实扶持动漫产业的态度,特别是2006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关键性政策,都是针对目前的市场状况提出的,但是由于本身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探索过程,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日本作为一个动漫大国、强国,在发展初期遇到的许多问题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对比了中日关于动漫产业的支持政策之后,本文认为,我国未来的动漫政策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纵观近两年来关于动漫的政策颁布,可以发现我国的有关政策发布者是不确定的,有时候是由财政部颁布,有时又是新闻出版总署颁布,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动漫产业的发展负责,许多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同时,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权责不明的问题,日本的很多实际和微观层面政策为我国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借鉴。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动漫产业现在是一个很热门的产业,我国对动漫人才的培养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着大量动漫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与动漫人才紧缺的巨大矛盾,这和我国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不无关系。我国四年间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增长了四倍,一个老师面对上百个学生,学生的个性和潜力难以得到关注,教学上过于注重理论和技法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在创意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造成我国高端创意人才极度缺乏。相比较而言,日本在早期开展的是文化产业人员资格培训的方式,加强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模式,并选取大量的优秀人才出国深造,保证了国家动漫人才的良性循环。

激励制度的改进。在动画片制作的激励制度上,中国产业园区现在的普遍做法是:为入园的动画创作者提供数年的房租减免优惠,为本地创作的动画片在播出上提供奖励。这样的激励机制实际上是对扶持政策的低效率利用,虽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产动漫数量上的增长,但对质量的提高作用有限。应该把这种扶持资金市场化,政府可以采取预购的形式,以高于电视台播出费很多倍的钱来预购动画片,这样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在制作过程中才有压力,才有可能出现质量上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低级数量增长,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动画制作成本过高与电视台的播出费用过低的矛盾。此外,对动画产业的从业人员也需要有新的激励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设立一些国产原创作品的评比活动,对优秀的原创作品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补贴,并对作者的社会地位进行肯定,充分调动其创作积极性。

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要提高。动漫产业其实就是创意的产业,所以动漫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动漫作品的创造性与创新性,但是由于创意本身具有可复制性、易扩散性等特征,再加上动漫产品的制作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过程,商家会寻找相关漏洞来规避开发的投入和风险,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大力重视动漫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只有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所形成的垄断权力,才能够保证整个动漫产业链条中各个利益主体的合法权利,才能真正保证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

建立动画片分级制度。从国际的发展趋势来看,动画片的分级是大势所趋。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有着文化性与商业性的双重属性。分级制度的产生有利于节目内容的把关,同时也可以改变观众的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传统观念,拓展动画产业的消费群体,提升动画频道的广告价值。

猜你喜欢

动画片动漫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我的动画梦
推荐一部动画片
锋绘动漫
我是动画迷
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