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陵墓审美

2009-11-19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蔡 元

【摘 要】 大唐秦王陵作为唐末五代雄霸关中西部37载的李茂贞及其夫人刘氏的陵墓,它是庭院宫殿建筑的缩影,内储有丰富的艺术形象,其浸润着东方古老的哲学,蕴藏着中国传统隐性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艺术考古的角度看,其蕴含的美学意蕴表现在:中道之美、异域之美、人性之美、世俗之美、出尘之美等。

【关键词】 大唐秦王陵;造像艺术;审美风格

唐朝末期,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的帝国,在经历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之后,夕阳西下,在大唐盛世的余晖中,显示出无力回天的困乏和憔悴。在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当政的六十年里,国家内忧外患,官府日益腐败,民怨日益沸腾,百姓生灵涂碳,直至黄巢起义彻底动摇了大唐王朝200年的根基。

李茂贞,原名宋文通,河北省深州博野县人,李茂贞18岁就加入了博野军,后就任皇家神策军军官,因镇压黄巢起义、平叛陇州叛乱护驾有功,被唐僖宗封为武定军节度使,并赐名李茂贞,字正臣,并入皇家典籍。公元887年,李茂贞任凤翔节度史、陇右节度使,因屡建奇功,于是一路升迁;因骁勇善战,官位节节升高,以至于跻身唐王朝最高统治集团,登上了唐末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唐僖宗、唐庄宗先后封其为岐王、秦王,官拜“守尚书令”,为百官之首。权倾西北隅数十年的李茂贞,公元924年“薨于”凤翔,一年后移葬于早先为自己选址建造的宝鸡北塬的“帝陵”之中。

大唐秦王陵始建于公元907年,距今已有1100年的历史。岁月更迭,乱世枭雄李茂贞已化作陵墓里埋藏的朽骨,但他的陵墓,却像一个封存了千年的宝典,蕴藏着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秘籍,也传达出异常丰富的历史信息。

陵墓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庭院宫殿的缩影。大唐秦王陵凝聚了我国唐末及五代时期建筑艺术的精华,出土的735件唐代文物,其中有“三个唯一”,是我国唯一一座开掘的唐代王陵合葬墓——“同茔不同穴”;有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见全国唯一的砖雕飞檐古建“端门”;有唐代唯一遗留的“八抬大轿图”砖雕;还有“胡人牵驼图”、“伎乐图”、“拂尘女子图”等等,造型优美,形象生动,技术精湛,独特的艺术魅力,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1、中道之美———“神道”

大唐秦王陵华表居中,石象众生,独一无二的神道,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中典型的“中道之美”。“中”、“道”二字的辞学、文献学内涵源远流长,“执两用中”、“不偏不倚”之为中;《易经》讲“一阴一阳谓之道”。但“中道”作为一种审美特征,既有量的折中、平衡,又有质的交汇、融合。就是说,中道是一种尺度、一种标准,它强调对立的、有差异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求同存异、平等共生、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中道之美灌注于大唐秦王陵的“神道”。神道即墓前的道路。墓前开道,立石望柱作为标志。石望柱又称华表,其本意是指古代帝王纳谏或指路的木柱或石柱,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等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又称“墓表”【图1】,一般为石质,柱身往往雕刻有蟠龙等纹饰,上为云板和蹲兽,常安放在陵园神道的最南端,后来就成为权势的象征和标志。墓前华表耸立,象征着封建王朝森严的等级制度,显示着陵墓主人地位的尊贵和身份的显赫。

唐末五代地方藩镇的墓中,如彬县冯晖墓、河北保定王处置墓前均无神道。但是,李茂贞及其夫人墓,不但使用了神道,而且,两墓共用一个神道,华表立在神道中央,执两而用中。

“神道”连结着生死的两端,古人不仅把秦王陵看作秦王辞别今生的魂归之处,而且把它视为秦王灵魂奔赴“天国世界”的出发地。在“灵魂不死”与“死后重生观念的支配下,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所以无论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还是达官显贵,无论是一介武夫还是平民百姓,无不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先秦礼制。因而大唐秦王陵作为秦王的灵魂居栖地,在秦王墓前修了一条宽大的“神道”,认为秦王灵魂从地下墓穴经墓道,升至墓门,又经墓门走上神道,在神道在两旁,排列着文臣武将、狮子、老虎、神牛、石马等石像,象征着“护送”秦王灵魂的卫队,沿途镇凶驱邪,保护秦王灵魂上升入天国的道路。

由于人们无法知道“天国世界”的模样,只有也只能根据现实生活去设想来世的生活,这就构成了秦王陵“死后如生”的文化心理。所以秦王不仅在上朝理政,下视百官,出巡祭祀上,而且在起居饮食、出入之上一 一俱全,彰显出了当时的丧葬习俗。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秦王陵建造在李茂贞生前就已经动工,是以唐朝帝王陵为模式所修建的,属于同茔不同穴的帝后合葬陵墓,自公元907年动工,公元920年完成,建成的秦王陵与唐帝陵相近,陵园中轴线两侧相距42米,建有两个阙台。陵园正中为神道,神道宽10米,长112米,两侧安放有34尊雕像,神道南侧为宫城南门,封土约有2000立方米,占地约200亩,气势宏伟,规模宏大。

因为唐和五代政府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陵墓前石刻以石羊、石虎为主,三品以上的官中坟墓可刻石人、石虎、石羊各二,五品以上的官员坟墓可刻石人和石羊各二。而在唐和五代的帝王陵前神道两侧,则可陈列华表、飞马、朱雀、石马等镇凶避邪的祥兽。另外还要陈列做为侍卫的文武大臣石像的,以显示帝王威仪天下的皇家气派。李茂贞及其夫人墓的神道由文武官、动物、石望柱(华表)等组成,石象生中的文武官东西两排均有分布,不像有的陵墓前神道,文武官分别置于左右两侧,更为个性的是华表立在神道中央。

【图一】大唐秦王陵的神道既有人臣墓的石羊、石虎、石人,也有帝王陵前的石马、华表。可见其既不是按人臣墓、也不是按帝王墓建造的。与李茂贞及其夫人的地位极不相称,说他有明显的“僭越”,是因为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丧葬礼仪是表明“尊”“卑”关系的重要场所。于是,传统社会的道德秩序,“厚葬”规范的合理性,由阳间也延伸到了到阴间。

从阳间到阴间,既“慎始”又“慎终”可谓是“中道”之两极。“神道”,连结生死之两端,在这里灌注着王权的威严和臣民的温顺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神性在人类社会中的“显灵”。虎威羊善,在王权与民意中寻求统一的神性和在阳间与阴间寻求统一的神性,在“神道”合而为一,抵达“中道”之美。

2、异域之美———《胡人牵驼图》

在唐代随葬品中动物雕塑比较重要,其中,马和骆驼是最常见,因其主要是交通、运输、征战以及出游的工具。在大唐秦王陵位于李茂贞夫人墓庭院的西耳室,南北两壁各有浮雕胡人牵驼图:整个画面部局饱满、线条简约,骆驼高大健壮,双峰间驮着装满丝绸、珍宝之类的沉重皮囊,牵驼者轻提缰绳的胡商。观之使人仿佛可以嗅到遥远的西域气息,能听到“丝绸之路”上驼队在不停息的行走……驼铃声声,由远而近,让人们领略到一种异域之美。

中世纪的中国具有超强的综合国力和丰富的物产,吸引了无数胡商千里迢迢来到中原。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以其默默无声的千年负载,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胡商以骆驼——这种特殊的运载工具,背负宝石、香料、玛瑙而来,又满载丝绸、瓷器、茶叶而归,异域的礼俗、宗教和文化也随之纷至沓来,胡风礼俗、胡乐歌舞成为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

位于李茂贞夫人墓庭院的西耳室的《胡人牵驼图》正是中亚或西亚商人劳碌奔波于丝绸之路的真实写照,也是唐代我国与中亚交往频繁、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