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转移遭遇“水土不服”

2009-11-17

中国纤检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中西部越南纺织

季 节

从去年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部分企业就开始掀起一阵迁厂潮,把工厂搬到国外或中西部。但调查发现,许多已实现转移的企业日子并不好过。

“走出去”成功并不多

“不管迁移到内地还是东南亚国家,都还会有很多新的风险要面对,但是怎么也都得先考虑企业的生存。”来东莞已经20多年的恒隆制衣总经理许晓萍坦言。

资本对于剩余价值的敏锐计算显示,即便人力成本节约也不一定划算。许晓萍假设搬到斯里兰卡建厂,每天支付当地工人10块港元可以创造出10块的产值,是1比1的概念,但是她在中国支付500块钱就可以让工人创造出1500块的价值来。

“而且热带地区的员工素质跟中国工人的素质从眼前来看还是有一定差距,何况中国经过20多年发展起来的产业配套也不是低成本国家能马上做到的。”许晓萍表示。

虽然日本BRICS经济研究院抛出了“新新兴市场的”VISTA五国论(越南、印尼等国),预测其将成为带动世界经济起飞的新火车头,但越南、印尼等国面临基础建设不足、经常性收支短差等诸多问题困扰着打算搬迁的人们。

按照有搬迁意向的企业分析,到东欧国家建厂尽管成本低,但是有些远,但马来西亚和印尼比较排外,越南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配套不行,泰国近来虽然政局稳定但成本还不低。

一份中国服装、纺织企业在柬埔寨生存状况的调查资料表明,柬埔寨虽然是中国纺织和服装企业海外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最近十年间,我国在柬投资纺织服装企业达到107家。但中国企业在柬的境遇并不好。

作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在柬埔寨投资确实能享受多项优惠。美国、欧盟等28个国家都给予了柬埔寨“普惠制”待遇。除美国对自柬进口的部分纺织品设定了较宽松的配额限制外,其他国家均对自柬进口纺织服装类产品提供免配额和减免关税的优惠待遇。但中国在柬投资的服装纺织企业能正常经营、盈利企业不足20%,其余都亏损严重、甚至倒闭。

政府机构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经常出现停水、断电现象,企业生产需求难以满足。诸多外部因素导致成本控制很难实现。再加上企业自身实力和跨国管理能力等问题,能够实现盈利的就屈指可数了。

产业转移到国外,不仅花费时间还要搭进更多的资金。将近得用上10年才发展完备的后勤网络与配套产业也会意味着一番更为艰苦的重建。

眼下正被越南金融危机困扰着的鞋类和服装制造商Wolverine World Wide公司驻广东办事处的市场经理Angel表示,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不完善的问题其实也不算太大,这些软环境都是人为可以再造的,不管搬迁不搬迁都是适应市场规律在做。

“但是越南很容易发生罢工,去年WWW越南工厂罢工就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大。”Angel说,随着东南亚国家现在外资投入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大,风险也是大的,“难保欧盟什么时候也给你出个什么政策,中国大陆现在只是复制了早年台湾的情况,其他国家难保以后也会发生这种成本压力转移的现象。”

近日,广东一家外迁越南的台资鞋厂就遭遇工人罢工,设备被砸,厂房被烧。越南《劳动报》报道,今年来,越南南部工人罢工事件不断,已经发生数十起,并呈上升趋势。据法新社4月2日报道,至少1.5万人参加了罢工,要求厂方提高薪酬,以应对越南国内不断飞涨的物价。

对于那些渴望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冲刺海外市场的国内企业而言,事情并不会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容易。

“实现过剩产能转移、避开贸易壁垒出发点很好、也是必需的。但说到底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状况冷静对待。”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国际贸易学者李浩林表示,在自身条件不成熟、对海外市场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地走出去风险很高。

与中国国内相比,虽然上述国家和地区劳动力、土地成本相对低廉,但是由于缺少熟练的产业工人、完善的产业链条,加之语言、宗教及生活习惯的障碍,许多企业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效益。然而将目光投向中西部的企业也遇到不少困难。

转移中西部瓶颈也不少

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中西部,遭遇的瓶颈,产业链配套不完整的问题是首先要面对的。

以四川为例,很多企业需要的面料都从广州、福建等地采购过来,外地采购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那里多是山区,交通还不是很便利,这就使得纺织服装企业的交通运费加大,产品外运成本很高。

四川省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杨淑琼分析:“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面辅料、配件等因为没有固定的流通和供给渠道,使得四川服装产业很难与国内市场的标准保持一致。对此,协会建议政府规划和建设一个出口和高档服装的面辅料市场,依靠市场的力量完善产业链。”

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西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的配套环境与沿海纺织服装企业云集的城市相比劣势十分明显。内地投资者把机械设备从沿海地区运到西部,成本远高于在沿海地区建厂。纺织企业不仅要纺纱、织布,还必须考虑印染、后整理等一系列加工环节。而在内地,企业只要集中资金和精力做好优势产品,包括产品设计、销售等其他工作均可放心地外包出去。这使得在西部的纺织企业,要实现纺织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特点难度很大。

劳动力成本低是吸引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愿意之一,但广东佛山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陈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目前内地的工资水平很难吸引在广东打工的工人返乡就业,当地招募的工人技术水平较差。”

雅戈尔集团将在重庆南岸茶园工业园投资1亿元,建设新马重庆基地项目,预计投产后两年内产能达到日产服装15000件以上,2011年产能达到日产服装24000件以上,并逐年增加产能。

但雅戈尔西服车间主任丁幼丽向记者表示,在重庆进行生产,仍然面临相当多的困惑。他们去年从宁波来到重庆,负责生产人员的招收、培训和管理。前期的技术培训进行了三个月,新手们基本掌握了生产操作的技术要领。但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在这批已“毕业”的240余名工人中,出现了比例不小的人员流动。

丁幼丽表示:“培训前后花了100多万元,很心痛,这样的流动情况是我在雅戈尔十多年时间里从未遇到过的。”

这种情况在稍后投产的衬衫车间也同样存在。尽管现在车间的生产已步入正轨,但年初刚投产时出现的人员流失,还是给当时的日常生产带来了些麻烦。流水线生产最忌讳的是中间工序的断档,这会直接影响生产的进度;而操作人员的频繁更换,就不能保证工艺的统一延续,进而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的稳定。

目前,西部的纺织服装行业普通技工断层、高级技工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使先期来中西部投资的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陷入“产品有订单、生产无技工”的窘境。培训费用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地方政府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在到西部投资建厂的纺服企业越来越多的情形下,“技工荒”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善。

另外,在中西部投资环境尚不成熟,非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与东部省区相比,目前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不佳也让一些西进纺服企业投资者暗暗叫苦。在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也相继传出“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事件,“冷面孔、硬手段”令投资者频频受伤。十余家来自温州的棉商因拒交不合理费用而先后遭到停水、停电等“制裁”。

由此看来,内迁的企业同样出现了种种“水土不服”的病症。正是转移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迫使沿海地区把企业总部、品牌、技术研发等部门留在本地,把需要大量土地和密集劳动力的工厂放在中西部。

猜你喜欢

中西部越南纺织
澳洋纺织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越南百里“银滩”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积体系魏县组的建立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