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细无声

2009-11-17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幼儿对策

李 群

[摘 要]: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的全面培养和潜能开发。本文旨在通过论述学习乐器演奏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幼儿家长提高认识,明确学习的意义,减少盲从,并对家庭辅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乐器演奏 幼儿 综合素质 对策

说起学习音乐有益于儿童的智力提高,恐怕绝大多数人都赞成这个观点。但是,音乐究竟是如何帮助开发提高儿童的智力呢?我们先从音乐的性质说起。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音响随着演奏的结束而消失,并且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人演奏会有不同的效果,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演奏也会有一些差别。演奏一首曲子就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乐曲所提示的节奏速度,完成作曲家在乐谱上所表达的情感,把无声的符号转换成有声的音响效果。这些规定性就要求演奏者要全面调动自己的脑、眼、手,使其高度协调一致,在意志力的作用下(既要投入感情又要有理智地控制),以技术(演奏技巧和水平)为依托来完成作品。因此,学习乐器演奏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全方位地开发、训练、提升心智水平的过程,其中不仅包括智力因素,还有一个人事业成功所必备的非智力因素的锻炼和培养。

一、学习乐器演奏,是一个全面开发智力的过程

音符不同于文字。文字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每个字都有其具体的含义,许多文字有组织的放在一起是有具体的含义的,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都是逐字逐句逐行地阅读。恐怕没有人会用同时看四五行的办法来阅读,那样充其量是认出有些什么字在纸上,作者要说的是什么恐怕就不知道了。就是“一目十行”这样的词汇所描绘的也至多是说看书的速度很快,也不是同时看十行的意思,要想看明白,恐怕还是得一行一行地来。但是,读谱就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并且专业素养之一就是要能做到“一目十行”。音符不是语言文字,他没有具体的意义,读谱只是要求看谱的人能看一眼,就准确地确定音符在乐器上所对应的位置。从读谱到演奏,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要做出一系列快速复杂的反应。比如,演奏钢琴等键盘乐器时,一般是同时看两行谱,遇到双手九和弦的进行时就是十个音符,甚至更多;看谱之后,要迅速地反映到大脑中进行辨别,要识别出它的音名或唱名、在乐器上对应的位置、时值的长短、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大脑识别之后,双手迅速在键盘上把大脑所认识到的内容弹奏出来,有时候还要加上脚的动作如钢琴踏板。因此,老师们常常这样教导学生:演奏时要眼睛走在脑前头,脑子走在手前。眼、脑稍有犹豫或不协调,手上马上就会做出错误的动作,如弹错音、错拍子、左右手配合不好等。虽然说起来有先后顺序,但是做起来这一系列的快速反映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眼睛看谱的同时,手就在乐器上找到了诸多音符相对应的位置,眼、脑、手、脚高度协调配合。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大脑的反应速度,还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并且这种快速反应和身体的协调性一直持续到乐曲结束。因此,练习一首乐曲的过程也是眼、脑、手、脚快速反应,高度协调的锻炼过程。

人的心理主要可分为两大系统,第一,是“智能系统”,是与智力有关的各项心理和能力的综合,它们包括感知和观察、注意力、兴趣、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知识、技能和能力,是人的智力水平的体现。我们知道,学习演奏的过程首先就是培养幼儿的感知和观察、注意力以及兴趣。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离不开想象,这有利于提高想象力。乐曲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比如,和声的运用、曲式结构等,演奏前在教师的帮助下对乐曲进行分析,既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背谱是对完成一首音乐作品最基本的要求,这对幼儿记忆力的提高无疑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学习演奏对于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学习乐器演奏,可以全面提升其他非智力素质

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受很多其它品质的影响。比如,谦虚好学、持之以恒、勇于竞争、不怕挫折等。人的第二大心理系统,是“情志性格系统”,即人的非智力心理品质,是人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系统,它包括情感和情绪、意志力、性格、动机。学习乐器演奏,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使将来事业成功所必备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音乐教育,《论语•泰伯》中说:“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音乐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习音乐不仅仅是学习的一项技能,更主要的是通过学习这项技能来“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为的意志”,进而“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的习惯,使儿童“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曾经听到一个琴童的家长这样说:“我知道我孩子的音乐天赋不高,我也不想让他将来从事专业演奏,这孩子坐不住,将来上学可怎么办?我就是为了让他能坐住才让他学琴的。”孩子好动“坐不住”,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并为此头痛不已。这位家长也道出了很多送孩子学琴的家长的初衷和心声。音乐可以带给人美好的情感体验,陶冶人的情操,使“坐不住”的孩儿能“坐住”,这正是音乐的魔力所在。

完成一首乐曲会给幼儿带来成就感和愉悦的心情,但是,毋庸讳言,练习的过程难免枯燥乏味,一个小的弹奏动作甚至需要成百上千遍的反复练习,才能做的准确到位,巩固下来,不用说孩子,就是大人也觉得很枯燥。现实中,不是有很多琴童始于兴趣而终于枯燥吗?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进度学下去,需要孩子不仅要能静下心来坐得住,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这正是培养孩子学习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性格的好机会。特别是对幼儿意志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意志是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自觉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心理力量,历史上很多伟人都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李时珍遍尝百草,花了27年才写成了《本草纲目》;歌德坚持了60年之久才写出《浮士德》。磨练意志要从小开始。当然磨练意志的方法不仅仅是学习乐器,但是在磨练意志的同时又使幼儿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陶冶了情操,学习乐器,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家长的对策

在我国,由于教育的原因,大多数琴童的家长不懂音乐,甚至有很多乐盲。因此,课后无法切实有效地指导和督促孩子的练习。有的家长采取高压强制措施,让练琴成为令孩子痛苦不堪的事情,对练琴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有的家长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孩子高兴了就哄着练点,不愿练就不练,致使学琴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也有的家长在“严”和“松”之间徘徊不定,左右为难,使练琴成为孩子痛苦大人更头疼的事情。如何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激发孩子练琴的积极性?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供家长朋友们

参考。

1.创造家庭音乐环境。在家常给孩子播放一些优美的古典音乐,甚至用这些音乐作为家庭生活的背景音乐,使孩子生活在音乐的氛围中,这一点非常重要。试想,一个每日与音乐作伴,以音乐家为友的孩子会排斥音乐吗?此外,现在大多数教材都配有教学的CD或VCD,配合教学进度多给孩子播放,让孩子对所练习的曲目先做到“耳熟”,练习起来也会觉得简单些,减少孩子的畏难心理。

2.把兴趣转化为志向,把“要我练”变为“我要练”。孩子练琴有成就感才会有动力。因此,要及时鼓励孩子,不要对孩子过于苛刻。一次练琴时间不要太长,可以化整为零。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进步都应及时鼓励,并帮助孩子树立新的易于实现的目标,慢慢地把最初的兴趣转化为一种志向。经常带孩子观摩相关的演出和比赛,跟水平相当的孩子进行交流。有条件的话,可以经常组织孩子们的家庭音乐会,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意识。

3.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进步。家长也要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熟知教师对孩子的要求,以便指导孩子时能说到“点子上”,让孩子信服。有的孩子没有坚持学下去,首先是因为家长不能坚持,借孩子不愿学之势,顺水推舟地放弃了。因此,家长要树立一个持之以恒的榜样,学琴要坚持,跟孩子比赛,与孩子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冯德全.三岁缔造一生•冯德全早教方案一.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8.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幼儿对策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诊错因 知对策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