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太效应”在教育中的几个表现

2009-11-17简中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马太效应教育公平

简中兰

【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一个社会要保障最基本的公平,教育是主要调节手段,而教育中出现的“马太效应”又是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师资流动的“马太效应”和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马太效应”是其在教育中的两个具体的表现。

【关键词】马太效应 师资流动 教育公平 教育差异

一、马太效应的内容

马太效应,源自于基督教“圣经”中的一则故事,《马太福音》第20章有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同名言流传甚广,由此衍生出“马太效应”的说法。“马太效应”一般多用于经济领域,常用以指代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象:富人享有更多的资源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实现财富的累加,愈加富裕;而穷人占有的少数资源却在一点点流失,最终变得一无所有,愈加贫穷。

“马太效应”在经济领域多用于解释经济资源、财富的分配问题,而在教育领域,则更多地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上。同时,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也会影响教育,最终会导致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二、师资流动中的“马太效应”

与人口流动趋势相似,教师资源目前也正形成从乡村到城镇、从西部到东部、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一些贫困地区的师资流失严重,已到了濒临消亡的程度。长此以往,发达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愈加雄厚,教师竞争愈演愈烈;落后地区学校则加剧了师资的流失,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某地教育系统实行考试选拔制,县城中小学教师调配由考试决定。这样一来,乡镇中小学教师纷纷通过考试选拔向县城进军,乡镇学校的优秀教师年复一年地流失,一个乡镇级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的优秀教师,通过考试选拔轻轻松松地调到县城。相对应的,县城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师竞争更加激烈,一系列措施诸如末位淘汰制等应运而生,更加剧了师资竞争。

正如甘肃某地高校负责人对到访西部的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汪晓村所言:“如果你们学校要引进一个博士当教师,可能一夜之间收到的自荐信如雪片一般;可我们拿出几万元的津贴也不一定能招来人。”目前,这种情况在中国的教育界是普遍存在的,虽然某些地区也会运用行政手段严格管制校际间教师流动,但行政命令终难抵“市场规律”的作用,优秀教师资源仍不断从边远地区、薄弱学校流向发达地区、优秀学校。

可以说,造成师资流动“马太效应”不仅有制度因素,更多的还是经济因素。发达地区、优质学校较之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占有更多的资源,他们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福利待遇以及更多的学习机会。优秀的教师资源自然不断流向此类学校。如此反复,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师资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发达地区、优秀学校在原有优势基础上拥有更为优质的师资,而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在原先落后的情况下,大量优秀师资流失,更加剧了学校的劣势。可见,在各方面客观经济因素影响下,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教育差距继续拉大。

同时,伴随着师资流动中的“马太效应”而来的是学生“择校热”,由于优质学校具有相对雄厚的师资力量,学生们对其趋之若骛,家长们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挤进“名校”,伴随着这种“择校热”而来的是大量的“择校费”源源不断地流入优质学校,这样一来又加剧了薄弱学校师资的流失。

三、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马太效应”

某调查数据显示,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更多集中在优势高校,而农民、工人和下岗失业阶层子女则更多集中于普通院校和大专院校;优势阶层子女的录取分数要低于弱势阶层的子女,他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习机会,较多地分布在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如城市学生倾向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热门的、收费较高的学科,而农村学生更偏向于农学、军事学、教育学等冷门的、收费较低的学科 。这种由于出生背景不同而造成的学生受教育“马太效应”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乃至其一生的前途,追其实质是人的发展权不平等。

不仅高等教育如此,就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马太效应”现象也存在。首先,同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所享用到的教育资源是截然不同的。城市里的孩子在明亮的教室里潜心学习,而落后山区的孩子们却因缺乏教育经费而不得不终止学业;城市的孩子能得到优质师资的培养,而山区的孩子却不得不面对老师流失的尴尬。从这一点上看,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就受到了侵害。同时,农村与城市地区居民受教育水平也存在着显著差距。目前中国农村十五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三年,在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十三个百分点。其次,同一地区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也是存在差异的,“择校热”就是一个反映。由于师资,学校硬件设施等因素影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也存在名校与普通学校之分。富裕的家庭通过各种渠道、手段将孩子送入名校,而贫穷家庭的孩子却只能进入薄弱学校,两者接受的教育水平、教育质量有着极大的差异,无疑这样的教育状况是利于享用更好、更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富人家孩子。

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对待,也就是所谓“差生”与“好生”的区别,诸如“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仅凭分数片面衡量学生的优劣,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格外宠爱、关照,这样的学生即使犯了错,教师也只是轻轻带过,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自信心不断增强,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而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常常冷眼相待,稍有不慎,轻则批评,重则惩罚,同样,这样的学生自卑心理增强,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实在太多了,即使在同一个班中的学生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被贴上“差生”、“好生”的标签,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

学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马太效应”是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社会等因素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四、解决对策

1.提高落后地区教师的待遇水平,实现教师工资的城乡一体化。由于目前我国教师工资的发放由国家拨款和地方配置两个重要部分组成,这使得教师的待遇水平直接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尤其是落后地区教师收入根本无法与发达地区教师收入同日而语,这就造成了落后地区教师的大量外流。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做到教师工资的城乡一体化,在缩小城乡地区教师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对于在山区、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给予更高的额外津贴,为不发达地区教育留住一批老师。如国际著名华人活动家、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女士为树立典型、激励先进、鼓励和支持广州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她每年投入2万美金设立“广州市山区优秀教师奖”,以奖励广州落后地区的优秀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

2.解决好贫困地区教师社会保障、社会福利问题,切实保障教师利益。拿农村地区教师住房问题来说,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在城乡中心地区兴建教师公寓或教师住宅小区,实现农村教师生活城镇化,使他们安居乐教,并通过解决好教师的就医、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及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例等举措达到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

3.加快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破旧的办学面貌。大力发展不发达地区教育事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解决师资流动中“马太效应”的根本措施。不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起来了才能留住优秀师资、吸引优秀人才。由于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发展教育必然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但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当地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有限,这就需要国家对偏远、落后地区加大教育财政扶持力度,调整教育布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国家扶持、省市支持、地方承办的新型格局。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实施税费改革以及免征农业税等政策后,教育附加费被取消,这就更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并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三保”目标。同时,政府还应鼓励社会力量投资落后地区教育事业,利用财政手段强化公共投资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如给予进入贫困地区教育领域的社会资本相应的财政补贴、税费征收优惠等。

4.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整和城乡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互动、共享。发达地区的学校可以通过送教下乡、送书下乡等活动帮扶落后地区学校的发展;发达地区的高校为落后地区学校师资的培养提高更多的帮助和优惠……以带动、促进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为了解决落后地区师资不足问题,国家、地方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以吸引高校毕业生、社会优秀人才支教贫困地区。今年湖北省将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每年选派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农村为期三年的支教服务,支教志愿者在服务期内除每月工资足额发放外每人每年可享受5000元的津贴奖励,服务期满后攻读硕士研究生可享受优惠政策,非师范类毕业生免教师资格申请认定费。国家教育部也出台了“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支教,以缩小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此外,城乡教师“轮换制”对于引导、鼓励发达地区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人员到农村地区学校任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建立定期服务制,将城市地区教师支教经历作为晋升、评聘高级职称的重要指标等一系列措施都将有利于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壮大。

5.应重视教师师德教育,帮助教师树立正确地学生观,全面、客观、平等地对待、评价学生。对于所谓的“好生”、“差生”,教师应平等对待,不过分偏袒“好生”,也不以有色眼光看待“差生”,避免教育中的“晕轮”效应。对于“好生”,教师在肯定其优秀之处的同时积极引导、培养,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防止自负心理膨胀;而对于“差生”,教师不能放之任之,更不能处处为难,要努力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发展特长。因为所谓的“差生”,他们只是在某一方面暂时性落后,只要能得到及时的引导、帮助,依旧可以有很好地发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潜力,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能的机会,以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要用全面、客观、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浅析的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张乐,郭奔胜.追问教育不公平—三笔不能不算的“公平帐”[EB/OL].

[2]郭卜乐. 思维&想象[EB/OL].

[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加强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

[4]吴友智.警惕义务教育的“马太效应” [EB/OL].

[5]何润泉.为了广州的山区教育[EB/OL].

[6]罗天.乡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春市双阳区乡村教育为例[EB/OL].

[7]陈健.湖北采取六项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下乡支教[EB/OL].

[8]教育部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农村支教[EB/OL].

猜你喜欢

马太效应教育公平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
如果你是第三种仆人
如果你是第三种仆人
这个世界处处都是『马太效应』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马太效应下的中国医改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