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行业新宠的冷思考

2009-11-12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09年28期
关键词:诺基亚厂商智能手机

常 菲

又一波跨界热潮来了,在进入智能手机市场之前,PC厂商们需要好好寻思一下,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两年,上网本一直是PC厂商的逐利热点,但根据最近几大厂商的动态,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成为下一片争相开拓的疆土。

金融危机让电脑市场进一步萎缩,据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预计,今年全球电脑市场将萎缩大约10%。与此同时,尽管手机市场整体增长同比放缓,但智能手机呈现出旺销的局面,今年前两个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7%和27%,第二季度全球销售超过4000万部。这对于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的PC厂商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巨头介入智能手机行业

年初,戴尔公司CEO迈克尔·戴尔访华期间就声称,小屏幕移动设备和智能手机都是戴尔的目标。两年前,惠普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戴尔一直试图利用新业务完成反超。最近戴尔正在和中国移动联合开发移动设备,其名为“Mini3i”的新手机将支持中国移动在线商店中的应用程序,提供音乐、游戏、视频及其他娱乐程序的手机下载服务。

iPAQ是康柏早在2000推出的PDA品牌,后来随着PDA市场的逐渐萎缩,2007年底,惠普开始将iPAQ品牌转向智能手机方向,推出采用微软Windows Mobile系统的iPAQ智能手机系列,主要面向需要高效移动应用,以及崇尚高端时尚品位的精英人士。然而,随后惠普智能手机的市场收益平平。

通信设备巨头思科也在考虑进入智能手机市场,虽然不具备自有操作系统,但是思科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在提供多媒体互动功能方面存在缺陷,而擅长虚拟视频和网络会议的思科进入这一市场,将可能会带来巨大的衍生价值——带动整个市场的带宽服务应用,从而反过来提升公司的网络设备销量。这与爱立信为了专注主业而从手机市场抽身的思路完全不同,也更加耐人寻味。

而全球第三大PC厂商宏基也开始与中国联通沟通合作,在2月的移动通讯世界大会上,宏基一下就推出了8款智能手机。宏基认为,智能手机取代PC和笔记本将是大势所趋。更有趣的是,宏基董事长王振堂曾说:“如果不杀人智能手机市场,那么两年到三年后,手机厂商就要杀入PC市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PC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厂商的焦灼心态。

而华硕也正在和美国便

携导航设备生产商Garmin结成联盟,双方将推出共有品牌的智能手机。这样,几大老牌手机厂商,已经战绩不俗的谷歌、苹果等IT巨头,再加上PC厂商的积极介入,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出现与去年的上网本市场一样的混战局面。智能手机的行业前景

“如何寻找新的增量”恐怕是PC厂商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高速数据业务逐渐成为现实,3G已经被看做唯一的“增量发源地”,有业内人士说,上网本和智能手机将是3G时代的主要移动终端。那么智能手机的行业前景究竟如何?

对很多人来说,与上网本相比,智能手机更为陌生,较为复杂的操作和功能,眼花缭乱的应用程序,使用起来倒不如一台笔记本上手更快。智能手机其实就是一台缩小版的PC,这个品类的前身其实是PDA(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即“个人数字处理”中心,由于人们不可能总是同时携带PDA和手机两台设备,厂商们逐渐开始把PDA的系统移植到手机当中,于是,智能手机诞生了。

除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智能手机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个人信息管理自不必说,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GPS和电子邮件功能,再配上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携带,又为应用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各种影音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在3G通信网络的支持下,智能手机最终会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性个人移动终端。

根据Gartner的最新调查报告(第二季度),从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来看,第一名仍是诺基亚,其市场占率有45%,比去年同期下滑2.4‰黑莓手机制造商RIM以18.7%维持第二名,比去年同期的17.3%微幅上升;苹果为13.3%,坐上第三名的宝座;宏达电(HTC,全球最大的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代工厂商)一直维持第四名位置,占有率约为6%。

今后五年,智能手机不但将在手机市场上达到80%以上的份额,而且由于其便携性,很可能比上网本具备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最终甚至可能发展成为融合性的终极产品。IT巨头们当然不会面对增速最快的品类而无动于衷。

新进厂商的挑战

跨界经营难度大。很多PC企业在进入智能手机领域时都会提到iPhone的迅速崛起,而实际上苹果的成功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在软硬件方面的掌控能力自不必说,最特殊的就是,iPhone代表了一种年轻而时尚的品牌文化,这是多数品牌无法企及的,大量的用户并不是完全因为iPhone过硬的质量而购买(最近欧洲市场也发生了iPhone手机爆炸的事件),而是由于自己是苹果的忠实粉丝。此前,惠普、联想也都在智能手机方面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可能正是由于不同领域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所以市场收益并不丰厚。

行业竞争者众多。正如上网本市场在短期内变得异常火爆一样,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十分拥挤了。诺基亚、宏达电等老牌厂商都有各自的技术优势,而且这两年,竞争对手中又多了像谷歌、苹果、微软这样的互联网、消费电子乃至软件业巨头。老对手的地位不容易被撼动,新锐力量更是不容小视,新进入厂商如果不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恐怕会在新的市场上难以为继。

与电信运营商磨合不易。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够吸引各方介入,主要还是3G网络的推动,作为终端厂商,为了实现移动互联网下最新的应用和服务,必须与电信运营商展开合作,传统手机厂商显然更胜一筹。而戴尔、宏基、思科等正处在建立合作的初级阶段,即便是实力不俗的苹果和谷歌,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也是与电信运营商分分合合,谈判曲折而漫长。

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1操作系统是根本

多年前电脑操作系统大战的硝烟似乎还没有散去。谁主导了标准,谁就能控制整个市场,微软就是借助windows系统在软件市场上赢得了霸主地位。而智能手机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样是操作系统。智能手机(smart Phone)之所以“智能”,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聪明,而是相对于功能手机(FeaturePhone)而言,也就是说,在通话等基本功能之外,智能手机具备了随意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特点。而操作系统是最底层的技术,包括软件在内的所有应用都建立在操作系

统的基础之上。手机厂商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可以降低衍生技术的研发成本,进而可以在产业链上掌握更大的自主权。同时,这也是手机厂商确保用户体验的必由之路。

Symbmn、Palm、微软windowsmobile(简称WM)、Linux这四大开放式系统一直是智能手机的主流操作系统,除此之外,在全球范围内还有SmartPhone、WinCE、BlackBerry等不同类别的系统。近两年,苹果和谷歌在智能手机行业迅速上位,其自主开发的Mac OS和Android系统也居功至伟。

英国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的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全球使用Symbian系统的智能手机销量为1920万部,同比减少2.1%,占整体智能手机销量的52%;销量排在二到五位的分别是使用RIM、苹果、微软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而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苹果,其同比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626.9%。

在中国市场,由于诺基亚手机的巨大份额,Symbian系统拥有最广大的用户群,但微软WM通过与运营商及芯片商的广泛合作,已经逐渐与Symbian不相上下。有评论认为,几年前,摩托罗拉的衰落是手机行业的大事,而诺基亚的衰落则是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大事。显然,移动互联领域的新力量苹果和谷歌对包括诺基亚在内的整个市场构成了严重威胁,而这种挑战首先表现在基于各自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的开发。

2借助运营商的力量

在互联网行业,谷歌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可谓独领风骚,但在消费电子市场上则与苹果无法相提并论。中国移动一直是通信市场的“带头大哥”,但中国联通的WCDMA网络则在3G时代占了不小的先机。“四巨头”各有各的优势,可以想象,谷歌如果能够搭上中国移动的顺风车,中国联通如果和消费电子巨头苹果展开合作,前景无疑是令人期待的。

这四巨头的两两合作,也是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最大的变数,而这两桩合作均已经到了实施的阶段。联通与苹果的合作十分曲折,在苹果和移动的初步接触谈判无果后,苹果将目标转向了联通,此后又经历了一年多的艰苦谈判,最近联通终于将iPhone手机引入中国;中国移动则显然与联通的iPhone针锋相对,基于谷歌Android开发的自有操作系统OMS(Open MobileSystem)的Ophone手机将在近期上市。

与苹果在其他国家的利润分配模式相比,这次iPhone进入中国的最初阶段显然是为了赚快钱,在经济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迅速回笼资金,这是十分明智的做法。而谷歌联姻中国移动,也是希望能为中国移动提供搜索技术支持,同时,更重要的是让谷歌的服务能够覆盖更广阔的用户群体,这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由此可见,对于宏基、华硕等PC厂商来说,不能单纯因为PC市场的整体衰退而匆忙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必须首先认清自己的竞争力与目的所在,随后与运营商的深度合作则更为重要。

3跳出手机看手机

智能手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智能手机本身。了解苹果iPhone的消费者应该不难理解这句话,iPhone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成功不在于手机本身,作为一款优秀的产品,它仅仅是一个支点,产品的真正成功需要服务创新来延续。智能手机的服务创新,如果失去了自主权也会变得十分尴尬,而苹果把硬件和软件都掌握在手中,把握了操作系统和硬件生产的自主权,这让二者实现了完美的协调,也把低劣的应用拒之门外并发挥了第三方开发者的最大优势。

诺基亚的用户存量相当可观,而近两年的智能手机增长量并不高,市场表现欠佳。iPhone的强势让诺基亚十分被动,而另一方面,诺基亚巨大的用户基数反而让运营商十分不安。在消费者方面,诺基亚虽然也有众多拥趸,但不像苹果与谷歌那样代表着年轻与潮流的文化,在用户心中可能更多的是一个生产商的形象。所以,跳出手机来看待服务和应用的本质,才是多数手机厂商需要改进的。

4超越Pc

让手机超越PC,这实际上是谷歌日前对外透露的自己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战略目标。菲利普·科特勒曾经说过,互联网并没有改变营销的本质,只不过是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从而让这种营销方式更加有效。这对于移动互联网同样适用,iPhone的传奇很难复制,而谷歌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的趋势——它正在与移动互联网进行最大限度的结合,并让智能手机超越PC成为个人的超级终端。当然,这需要时间。

谷歌的战略主要包括,第一,基于PC机互联网应用在手机网络上的无缝延伸,如谷歌整合搜索,让用户在手机上享受与PC机上相同的搜索体验,比如让一个简单的搜索关键词获取更加丰富、全面、综合的搜索结果;第二,继续快速推进手机情景式搜索应用,谷歌手机地图是最重要的投入方向,让用户准确地获取地理、位置和生活信息,作为城市生活的方便指南;第三,继续全力推进手机开放平台,迅速丰富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应用,比如前所未有的语音搜索体验、随时随地的比较购物应用等。

从中我们看到,谷歌Android平台的最终目标是将其传统互联网领域积累的资源移植过来,实现谷歌新一轮的增长。操作系统只作为一个切入点,最终它要成为包括PC和移动设备在内的所有设备统一的平台。这样,即使谷歌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后很难像iPhone那样在短时间内带来轰动,但几年后却可以为运营商带来超额利润,实现巨大的掌控力,这应该是所有智能手机厂商需要思考的战略方向。

未来,智能手机厂商不但要超越PC,而且就像在欧美已经通行的方式那样,手机厂商很可能只是运营商的硬件提供商,同时,无论是应用服务还是市场开发,都将在深度的融合与合作中发生。而在现阶段,厂商对手机市场的理解以及未来趋势的把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各自的命运。

猜你喜欢

诺基亚厂商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座矿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诺基亚采用芳纶纤维胎侧技术增强其货车和商用车轮胎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China Mobile и Nokia сотрудничают в развертывании 5G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诺基亚推出虚拟现实摄像机OZO
微软关闭诺基亚萨罗手机研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