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试验研究

2009-11-11徐万华胡守奎张玉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5期

徐万华 胡守奎 姚 骏 张玉美

摘要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主要科目的害虫均有诱杀作用,尤其对稻纵卷叶螟、螟虫等害虫的成虫诱杀效果显著,且对害虫天敌的杀伤力极小,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

中图分类号 S47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43-02

霍邱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2万公顷以上,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33万公顷次左右,然而在防治害虫方法上却单纯地依赖着化学防治。长期单一的使用化学农药,往往得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相反却会引起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化学农药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农药残留,使得大量有益生物被杀死,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田间的自然控制作用降低,次要害虫升为主要害虫,构成新的威胁。同时,害虫的抗药性使得害虫猖獗,增加了防治成本,影响了农民收入。为此,霍邱县试引进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宋店乡八里村和临怀乡双门村的水稻创高产示范基地开展物理技术防治水稻害虫试验,为综合防治水稻害虫探索新的路子。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佳多PS-15Ⅱ型频振式杀虫灯,河南省汤阴县佳多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分为2处。一是宋店乡八里村,水稻品种为扬两优6号,5月18日全部移栽完毕,为一季早中稻;二是临淮乡双门村,水稻品种为新两优6号,6月12日全部移栽完毕,为一季中稻。

1.3试验设计

1.3.1试验地点1。水稻创高产示范基地总面积约为108hm2,试验区设20盏杀虫灯,按每盏灯控制水稻面积4hm2计算,可有效控制水稻面积80hm2。以同一示范基地杀虫灯灯光照不到的28hm2水稻为对照区。利用田间原有的水泥电线杆,将杀虫灯悬挂在电线杆上,杀虫灯在田间呈平行分布,2灯间横向间距140m,纵向间距180m,杀虫灯接虫袋距地面1.5m。

1.3.2试验地点2。水稻创高产示范基地总面积约为112hm2,试验区设20盏杀虫灯,可有效控制水稻面积80hm2。以同一示范基地杀虫灯灯光照不到的32hm2水稻为对照区。杀虫灯悬挂方式及间距同试验地点1。

1.4试验管理

2个试验区的所有杀虫灯在6月24日全部安装完毕,6月25日正式使用。使用时间:宋店乡八里村为6月25日至8月20日,临淮乡双门村为6月25日至9月10日,开灯时间均为每晚19∶00至翌日6∶30。每天有专人负责开、关灯,收集虫子并将杀虫灯清扫干净。在每个试验区的有效诱虫区内随机固定调查4盏杀虫灯,每日记载诱杀害虫重量、种类、数量及天敌的种类、数量,同时定期调查灯控区与非灯控区的害虫基数、危害情况、施药次数、用药成本等。两乡试验区水稻的施药时间、次数都依据县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由该乡的植保服务大队组织人员统一施药,实行统防统治,对照区则依据农民的用药习惯进行防治。

2结果与分析

2.1诱杀效果

一是诱杀虫谱广。根据宋店乡八里村6月25日至8月20日和临淮乡双门村6月25日至9月10日逐日分类观察记载,诱杀的害虫种类有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7目18科380余种。杀虫灯对水稻主要科目的害虫均有诱杀作用,如稻瘿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蛉、三化螟、稻飞虱、黑尾叶蝉、中华稻蝗等。同时对周边地区旱粮作物、林木上的害虫也有一定的诱杀作用,如斜纹夜蛾、豆荚螟、小地老虎、小菜蛾、大豆卷叶螟、蝼蛄、金龟子、蝽蟓、蜻蜓、草蛉等。二是诱虫量大。宋店乡八里村试验区单灯累计诱杀害虫10.4kg,诱杀水稻主要害虫8 790头;临淮乡双门村试验区单灯累计诱杀害虫12.1kg,诱杀水稻主要害虫14 004.6头。7月18~25日,在五(3)代稻纵卷叶螟迁入高峰期间,宋店乡八里村试验区单灯平均每晚诱杀稻纵卷叶螟成虫578头,临淮乡双门村试验区单灯平均每晚诱杀稻纵卷叶螟成虫764头,诱杀效果十分明显,不仅降低了田间的落卵量,同时还减轻了田间危害率(见表1)。

2.2对昆虫天敌的影响

根据观察记载,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的诱虫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天敌安全,杀伤力小。如宋店乡八里村,从6月25日至8月20日,55d的开灯时间里,单灯累计诱杀害虫总数120 203头,益虫158头,分别为蜻蜓35头、草蛉23头、赤眼蜂24头、瓢虫76头,益害比1∶761;临淮乡双门村,从6月25日至9月10日,77d的开灯时间里,单灯累计诱杀害虫总数156 232.4头,益虫193头,分别为蜻蜓45头、草蛉31头、赤眼蜂29头、瓢虫88头,益害比1∶809。使用杀虫灯不可避免地诱杀了部分益虫,但与诱杀害虫的量相比,比例很小,不可能在大面积推广中造成天敌被大量诱杀而无法制约的局面。由此可见,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既能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又可减少农药污染。

2.3危害率比较

通过对试验区(挂灯区)和对照区(非挂灯区)水稻危害率调查,发现试验区水稻的平均枯心率和平均卷叶率都明显低于对照区。如宋店乡八里村试验区水稻平均二化螟2代枯心率比对照区低0.2个百分点,四(2)代稻纵卷叶螟平均卷叶率比对照区低1.1个百分点,五(3)代稻纵卷叶螟平均卷叶率比对照区低2.1个百分点;临淮乡双门村试验区水稻平均二化螟2代枯心率比对照区低0.3个百分点,四(2)代稻纵卷叶螟平均卷叶率比对照区低1.5个百分点,五(3)代稻纵卷叶螟平均卷叶率比对照区低2.8个百分点。调查还发现,试验区与对照区田间稻飞虱量变化不明显,说明杀虫灯对稻飞虱有一定的诱杀作用,但诱杀效果不明显(见表2)。

2.4效益分析

2.4.1经济效益。一是成本费用。购置杀虫灯、电线及安装费等一次性固定投资共2.31万元,杀虫灯使用寿命为5年,单灯控制面积4hm2,安装佳多杀虫灯40盏,可有效控制面积160hm2,平均成本28.9元/hm2。电费、维修费及管理人员工资等费用每年共计2 554.8元,平均费用18.2元/hm2,合计年投入成本47.1元/hm2。二是防治费用。宋店八里村灯控区水稻在整个生育期间化学防治1次,防治费用153元/hm2,而对照区(非灯控区)则防治3次,平均每次防治费用187元/hm2,累计防治费用561元/hm2,灯控区比非灯控区节省408元/hm2;临淮乡双门村灯控区水稻在整个生育期间化学防治3次,平均每次防治费用147元/hm2。累计防治费用441元/hm2,而对照区(非灯控区)防治6次,平均每次防治费用176元/hm2,累计防治费用1 056元/hm2,灯控区比非灯控区节省615元/hm2。灯控区平均用药次数比非灯控区少2~3次,用药量也相应减少了58%。灯控区年投入成本200.1~488.1元/hm2,平均344.1元/hm2,非灯控区年投入成本561~1 056元/hm2,平均808.5元/hm2,灯控区比非灯控区平均年节省防治成本464.4元/hm2。可见,使用杀虫灯能够减少施药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增加农民收入(本试验是利用田间原有的电线杆来悬挂杀虫灯,所以节省了购买电线杆的费用,实际的经济效益可能比上述结果的稍低)。

2.4.2生态效益。根据灯下逐日分类观察记载,杀虫灯对天敌杀伤力极小,宋店乡八里村和临淮乡双门村的试验区杀虫灯诱杀害虫的益害比分别为1∶761和1∶809;诱杀害虫种类多,杀虫灯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7目18科380余种害虫均有诱杀作用。杀虫灯对水稻主要科目的害虫均有诱杀作用,尤其对稻纵卷叶螟、螟虫等害虫的成虫诱杀效果显著,减少了田间的落卵量,降低了虫口密度;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对自然天敌的杀伤力,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减少了大米中农药的残留,提高了大米的品质,增加了大米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了绿色环保型粮食生产,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4.3社会效益。大面积使用杀虫灯,可使水稻在整个生长期内减少2~3次用药,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减少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种粮效益和积极性;树立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解决了农作物害虫发生严重、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让人们吃上绿色粮食、放心粮食。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一项物理防治措施。

3结论与讨论

(1)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虫量大,杀虫谱广,对天敌昆虫杀伤力小,操作简便,经济高效,在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中应广泛使用。

(2)频振式杀虫灯对个体小的害虫击倒力强,对个体偏大的害虫击倒力差,特别是鞘翅目的一些外壳坚硬的害虫,若不及时杀死会把接虫袋钻破,影响接虫袋的使用寿命。

(3)要保持杀虫灯高压电网的清洁,及时清扫粘附在电网上的害虫尸体,否则会严重影响诱杀效果;还会使趋光而来的害虫集中到灯下周围的作物上产卵为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参考文献

[1] 付东强.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机理及应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181.

[2] 宫瑞杰,王利民,于风玲,等.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草地螟成虫应用效果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64.

[3] 邵昌余,夏忠敏,王正坤.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诱杀试验[J].植物医生,2005(2):30-31.

[4] 张天才,黄丕娇.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二化螟的诱杀效果[J].中国农技推广,2005(2):46-47.

[5] 杨洵,胡晓东,吴贝雷,等.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优质稻害虫的应用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4(6):47-49.

[6] 刘祥贵,田径,蔡长亚,等.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制作用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