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得好要养精气神

2009-11-10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精气神三宝人身

养虚就是养人身三宝“精气神”

清代名医林珮琴说:“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气、神,从古至今一直都被视为“人身三宝”。所以实际上养生就是养精气神,只有养好精气神,我们才能不生病,活得有滋有味。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

时常有人会这样问我:“大夫,我不懂什么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个穴位,你就说简单点,告诉我普通人该怎么把身体养好吧?”

这的确是我多年行医之余最关心的问题,我也一直尝试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中医的养生之道告诉我的父母、家人和朋友们。

中医常说“人身三宝——精气神”,而我们看到健康的老人也会说“多有精气神儿啊”,事实上,“精气神”三个字,就足以把高深的中医养生之道全部概括进去。

说个我自己的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从医校毕业当了大夫,年迈的母亲非常自豪,似乎家里有了医生就万事不愁。但其实我心里清楚,就在这两年,母亲的神色日渐憔悴,到医院一检查,原来已经得了老年人都容易患上的糖尿病。眼看着母亲操劳一生却遭受疾病的折磨,我遍翻古今中外的医书,一直在苦苦地思索,如何才能给母亲找出一个标本兼治的方案呢?

我首先为母亲开出治病的汤药,每周根据母亲的脉症变化,调整一次方子。我总要亲手为母亲熬好药,亲眼看着母亲喝下去。喝了几个月的汤药后,母亲的心慌气短、头晕耳鸣等很多症状有所减轻。我又给她制定了一个食补的方案,也是每周调整一次,莲子粥、乌鸡人参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变换着花样进补。母亲的身体开始日渐好转。

但是,我还是忧心忡忡,因为老人操劳一生,身体已经不是单纯的气虚、血虚、血淤、风湿、寒湿……而是很多病因相互纠缠,就像是一个彻底搞乱了的线团,从哪里入手都有可能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所以,我试图找到一种根本的养生大法来为母亲调养,让她的心肝脾肺肾都得到全面保养,这样,才能让母亲的精气神一直好下去。

《黄帝内经》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那么,“精”又是从何而来,又怎么能够让老人家恢复往昔的精力呢?我根据中医里“肾藏精”“腰为肾之府”的说法,觉得应该从腰入手,每天活动腰部,就能养肾而补精。

我开始帮着母亲推拿腰部,还让她自己多活动腰部。半年后,经常腰酸背痛的母亲,身体一下轻松了很多,感觉走路利索了,牙齿也不松动了,她能重新吃我带给她的核桃了。“肾精足则筋骨强”,这是真实不虚的千古中医大智慧啊!

再接再励,我又开始为母亲调气。《黄帝内经》中说:“百病皆生于气也。”对于气,各家名医说法不一,唐朝大医孙思邈推崇肺气,认为“肺应气,气与肺合”;宋代名医李东垣则独尊脾胃之气,提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而清代医学家何梦瑶提出“气之升发,属肝也”的观点。我通过临床摸索,发现气与肝、脾、肺都有关系,气出了问题,会导致特别多的毛病。老人年老体衰,元气涣散,就容易气短疲乏、累则加剧,出现头晕眼花、脘腹坠胀、自汗不止等一系列症状。追溯本源,都是肝气郁结、脾胃不和、肺气失调,导致全身气机紊乱而造成的。母亲这两年来,时常脾气急躁、失眠头痛,想来是肝气上逆所致;胃口不好、气短咳喘则是脾、肺的问题。

为了找到给母亲补养元气的好方法,我查遍了历代养生医书,还自己亲身尝试,最后,我发现宋代流传至今的“八段锦”养生法中,有一种给人补养元气的好方法,只需要“双手攥拳、全身提气”就可以让涣散的元气得到收敛,让郁结的肝气得以疏泄。我教母亲每天练习。因为方法非常简单,母亲可以随时随地做,所以这次效果更快了,不到三个月,母亲特别高兴地告诉我,最近脾气顺多了,头痛的老毛病基本上好了,不怎么失眠了,气短疲乏的症状消失了一大半儿,胃口也好多了。

有什么比亲人的康复更令我欣喜呢?我苦苦探寻的“人身三宝精气神”养生法,在自己母亲的身上取得了第一个让人惊喜的效果。说到这里,有人会打断我:“你刚才只说了人身三宝的‘精、气,还没有说最后的‘神呢。是不是你忽略了?”绝对没有忽略!我亲自为母亲煎汤熬药、推拿按摩,多陪母亲聊天,这份孝心何尝不是人间最有效的“大药”呢?要知道,中医历来把心神视为一体,《黄帝内经》上说“心藏神”,养神最关键的就是养心情,老人只有心情愉快才能神采飞扬,而子女的孝敬是让父母开心的最有效诀窍之一。而且“心主身之血脉”,心神愉悦,才会血脉流畅。

经过大半年的调养,母亲苍白的面色变得红润起来。

精、气、神,历来被视为是“人身三宝”。清代名医林琴说:“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行医多年,在治疗每一位患者时,我一直都坚持治病和养生“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我多么希望他们也能像我母亲一样,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尽享健康快乐的人生。

天生“日月星”,人活“精气神”

《道德经》上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人的生命来说,“精气神”就相当于“三生万物”的“三”。

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所谓“精”,就是精华、精粹的意思,是人好好活着的“源泉”。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万物生长靠太阳”,灿烂的阳光能把生长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射入动植物体内。而人体中的“太阳”就是精气神中的“精”,它养育我们的五脏六腑,让我们的生命绵延不绝。换个更通俗的比喻来说吧,“精”就像人活在世间那些供你吃穿住行的生活花费。人体之精虽然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可以说“养精就是补肾”。

精气神中的“气”是指在人体内运行不息、推动生命进程的物质,源自一呼一吸,一升一降。人体五脏中,肝、脾、肺三大脏器都和“气”息息相关。人体之气的出入升降、循环不已,就像天上月亮的阴晴圆缺、周而复始。

一旦气的运动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打个生活中的比方,“精”类似于攒钱,而“气”类似花钱,人生在世,不能只当守财奴,还要能挣会花、灵活理财,才能拥有更多财富和精彩。人的身体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神”是心神的意思,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若无“神”,他的生活怎么会有好的质量,这时,有人会说,你把“精”比喻成太阳,把“气”比喻成月亮,难道“神”就是星空?

是的,没有星空的天怎么可能深邃。就像人的一生,挣钱、花钱固然重要,但实现理想才是最高境界。

天人相应,天之“日月星”,对应到人身上,就是人的“精气神”。

对于中医而言,不生病就是要让人的五脏六腑平衡,如何让其平衡,那就要好好去养精气神。

“精气神”平衡,则人能精足、气充、神全,自然就能健康长寿、祛病延年。而如果精气神失衡,就是求实太过,来不及养虚的结果,如此,疾病肯定就上身了。

“精”一般呈液态,储藏在脏腑(特别是肾)之中,所以,精亏为“燥病”,精溢为“湿病”。

“气”之失衡除了“气虚”“气郁”之外,还可出现“内风”“外风”之病。

“神”藏于心中,心生血,所以神失平衡必有“血虚”“血淤”之病。

寒热之病是人所患疾病的基础,“精气神”失衡所产生的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可能和“寒病”或“热病”交织在一起。

对这些疾病的根源,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做有趣的描述,之所以请您在这里大致了解一下,是为了让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养生之大道先来个一目了然。

不求实,不养虚,精气神失衡,这就是人类疾病的“十大病因”:寒、热、燥、湿、内风、外风、气虚、气郁、血虚、血淤。正是这十大病因,排列组合出了人间成千上万种疑难杂病。

所以,养足“精气神”这人体三宝,不让疾病乘虚而入,这样既能求得蕴藏精气神的五脏六腑健康,又能从根本上灭掉精气神失衡所致的“十大病因”,真可谓是“一箭双雕,一通百通”。

《道德经》上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人的生命来说,“精气神”就是“三生万物”中那最为关键的“三”啊!

猜你喜欢

精气神三宝人身
焕发出劳动奋进的精气神
中药急救“三宝”
雄黄酒
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家有三宝
“岑溪三宝”有真味
写人有“三宝”
论铁路旅客人身损害赔偿的完善
引领作风新常态 提振干部精气神
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