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农庄背后的大经济

2009-11-10夏璟璟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37期
关键词:农庄桃子果园

“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

穿过都市的“钢筋水泥”,避过城市的喧嚣烦扰,记者近日造访了位于上海川沙的沪渝农庄,在细细欣赏田园风光、品味葡萄美味的同时,也亲身感受着成功农业投资者的“创业经”。

农业也很赚钱

沪渝农庄坐落于浦东川沙新镇川六公路旁,以葡萄、梨、桃等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而闻名于申城,目前沪渝农庄拥有果园400余亩,茶园3360亩,年养家禽更是高达6万多只。

众所周知,农业项目由于初期投资高、成本回收周期长,一直被视为投资“旱地”,常常令投资者望而却步。但是沪渝农庄却用短短8年的时间,以当初50万元的初始资本博得了现今千万元的回报,“沪渝农庄成功了”。

在采访沪渝农庄当家人王学军时,记者明显感到这个37岁的重庆汉子对于农业投资的执着和信心,他向记者表示,“谁说农业不赚钱!不包括餐饮、住宿等收入,沪渝农庄每年光农产品销售一项就可达1000多万元。”

对于目前市场上农业生产者普遍不赚钱的事实,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投资的王学军也坦言,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农产品变成商品的过程异常艰难。

“建设沪渝农庄,开展农家乐只是一种形式,而‘农产品展销窗口才是沪渝农庄最根本的使命所在。”言谈中,王学军向记者透露了当初投资沪渝农庄的真正意图,“我所期望的是通过‘农庄推介农产品,农产品销售反过来又拉动农庄发展这样一种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达到打响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据了解,沪渝农庄正在按照这样一种经营模式“蒸蒸日上”。去年到沪渝农庄做客的国内外游客已达4万人次,而2009年,截至7月份,到访游客就已经达到5万人次,预计今年全年可以达到9万人次。

绿色、安全是“立命之本”

除了建立面向消费者的农产品直销模式外,沪渝农庄的成功是否还有其他可取之处呢?思考片刻后,王学军表示,“保证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也是沪渝农庄的一大法宝。”

拥有10年农产品经营经验的王学军认为,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来看,将来要想占领市场,实现企业发展,最根本和最关键的就是充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发展绿色、安全的农业生产。“而且绿色、安全也是现代农业的‘立命之本”。

在农庄的桃园里,记者真正体验到了“沪渝”品牌的价值。当记者指着树上略有腐烂的桃子询问工作人员为什么不摘下来上市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雨水比较多,桃子的质量达不到农庄规定的要求,所以宁愿烂掉,也不能流通到市场上。”但以记者的经验,这里的桃子如果出售,应该都能卖个好价钱。

在果园里,王学军还向记者展示了其独特的“绿色循环种植”,“在农庄的种植园里,地上地下空间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果园里不仅种植果树,还散养蚯蚓和鸡、鸭等禽类。我这里是‘一块土地三块效益。”

面对沪渝农庄8年间所取得的成绩,王学军似乎并未满足,他告诉记者,现在农庄的农产品还供不应求,缺口在50%-80%之间,所以他打算在农庄周边的农户和农业经济合作社中推广沪渝农庄的种植模式和经验,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带领周边的农民一起分享绿色、安全农业的利润。

“3年之内,沪渝农庄的销售额要超亿,在市区要有5到10个点。并且在时机成熟时,沪渝农庄要开展电话和网上营销,统一配送,消费者一个电话、一个E-mail就能在家享受到优质低价的农产品。”听完王学军的发展规划,记者不禁感叹:“广阔农业,大有可为!”

(夏璟璟)

猜你喜欢

农庄桃子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呼噜猪的大果园
桃子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我家果园丰收了
农庄里的羊圈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