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勿以“井底之蛙”眼光看中国

2009-11-05

环球时报 2009-11-05
关键词:现代性特性外国

香港《亚洲时报》11月5日文章,原题:谁将成为最后的井底之蛙 经历了几个世纪自满的中国中心主义和紫禁城里神秘的帝国政治后,中国仍被视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国家,官员也被视为冷漠和自满的个体。如此固执的表述忽视了21世纪中国的一些基本特征:史无前例的开放和透明程度,对更好理解外部世界的渴求以及不仅要让一个庞大古老的国家实现现代化,还要成为一个现代性源泉的愿望。因此,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内外之分大幅减少。中国的一些人可能对这一变化不安,但中国对世界的开放并不等于失去中国特性,而是从中国特性向中华文明复兴的转化。

形象且常用的中国成语“井底之蛙”已不适合中国。2009年皮尤调查显示,93%的中国受访者支持国际贸易,88%的中国人相信国家经济形势良好。在中国人心里,开放、进步和自信三者相互促进。87%的中国人对国家发展满意。任何对中国政治体制、经济、商业或外交的看法,都要考虑这种高度自信。这种自信与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普遍看法很不同。

中国领导人和中国社会一起与时俱进。中国公民正向“世界公民”转变。这一演变影响深远。国际社会到目前为止主要还是一个西方排外俱乐部。现在,13亿名新活跃分子向全球秩序的理念开放,但他们期望能够在国际监管和政治机构中充分展现自己,也希望国际社会主流媒体公正的描述。

你一定能在下面的片段里找到中国的新世界公民,他们也展现了中国对世界开放的重要性。约有3亿中国人在学英语。截至2009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排名世界第一。2008年在华外国留学人数创历史新高。中国在外国留学人数也在2009年达到20万人。2007年有3700万中国人出国旅游。如果你知道中国每年有60万名工程师毕业,你还应该了解现在有3000万中国人在学钢琴,1000万中国人在学小提琴。曼哈顿音乐学院院长希洛塔说:“古典音乐真正意义上的未来,要倚赖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

中国人对世界的浓厚兴趣并不意味着他们忘掉或者舍弃自己的传统。相反,对绝大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或中国的世界公民来说,对外国文化的开放是对中国传统重新解读的邀请函。实际上,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回归中国传统和反思中国特性是同时发生的。

在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同时,西方能否向中国的文艺复兴开放?如果西方认为没什么值得从中国学的,没什么值得从中国的古老智慧、美学和价值观学,如果西方面对着中国模式的全面成功,拒绝质疑自己对经济和政治现代性的臆断,它简直是在冒险最终成为井底下最后那只青蛙。▲(作者高大伟,何晏译)

勿以“井底之蛙”眼光看中国

中国期望在国际机构中充分展现自己,也希望国际社会公正的描述

猜你喜欢

现代性特性外国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重构现代性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中国十八大名酒的度数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