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

2009-11-03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09年8期
关键词:中国史张伯苓国文

1913年,15岁的周恩来随伯父来到天津,就读于南开学校。当时的南开学校是一所名闻国内、仿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开办的私立学校。15岁到19岁,正是对一个年轻人思想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时期,因此,南开学校的教育对周恩来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南开学校的学制是四年,相当于中等学校,主科有国文、英语、数学三门,次科有物理、化学、中国史地、生物、法制、体操等。进入二年级后,除国文和中国史地外,全部课程用英语教材。刚入学时,周恩来的英文基础比较差。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将洗漱和吃早饭以外的时间,以及中午和下午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英文。进入二年级,他的英文就相当好了。周恩来的国文成绩尤为突出。他文思敏捷,作文不打草稿,提笔直书,一气呵成,曾经两次获得作文比赛一等奖。

南开学校积极提倡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要求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还自发组织许多社团和研究会,这都是受到学校鼓励的。入学的第二年,周恩来和同班同学张瑞峰、常策欧三人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他们还自己办起图书室,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茶话会,组织会员进行参观、郊游和旅行等活动。会员后来逐步发展到280多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他还主持出版会刊《敬业》。周恩来由于他的聪明才干和热心为大家办事,博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在学校里,他还先后担任过《校风》的总经理、演说会的副会长、国文学会干事、江浙同学会会长、新剧团布景部副部长、暑假乐群会总干事等职。

周恩来在学校的生活十分俭朴。他穿的一直是布衣布鞋,夏天只有一件白长衫,入冬则是单薄的青棉袍,外面再罩一件已经泛白的蓝大褂。他吃的也很简单。没有菜时,就从家里带一罐酱来下饭。因此,他对社会上的穷苦人充满同情。少年时代这种艰苦的境遇和俭朴的生活,对他以后的人生深有影响。

由于远离家人,周恩来对学校和周围的同学就格外依恋,“以校为家,以同学为兄弟”,他和同学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他的性格中对人很有吸引力的一个因素是谦虚,这在学生时期就表现出来了。尽管品学兼优,在各种活动中都是活跃分子,但他从不骄傲,从来不锋芒毕露、盛气凌人,相反,总是尊重别人,总是那样“温和诚实”。周恩来同老师的关系也很融洽。每隔几个星期,他总要在休息日到校长张伯苓家去长谈,张伯苓也很喜欢他,总是留他吃饭。张伯苓常对家里人说: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

1917年6月,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毕业。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努力求学的经历,为他日后“做事于社会,服役于国家,以昔所学,供之于世”打下了基础。

(节选自《周恩来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猜你喜欢

中国史张伯苓国文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打麦
楚汉之争(六)
楚 汉 之 争(八)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试论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自黑也能激励人
张伯苓妙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教育的反思
以近代化史观整合中国史复习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