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

2009-11-02周三华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7期
关键词:政治哲学

周三华

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马基雅维利的生平以及他的著作《君主论》,以期对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政治哲学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360-02

在古往今来总多的政治思想家中,没有哪一位能像马基雅维利那样倍受争议,虽然他已经去世四百多年了,但是人们对他及其著作《君主论》的争议仍没有结束。他既被恩格斯称赞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又长期被人误解,蒙受恶名,其名字常被作为狡猾、口是心非和在政治事务中运用欺诈的象征而被人们所谈论。莎士比亚称他“凶残的马基雅维利”。在当代的评论者中,列奥·斯特劳斯认为:“马基雅维利的著述使政治哲学与古希腊罗马传统发生了决裂,特别是与亚里士多德发生了决裂,它表现出一种全新的特性。”赫伯特·巴特菲尔德认为:“没有其他政治学方面的专著曾经激起……一代代人的争论……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似乎是暴君的顾问,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他似乎又是一个国家自由的崇高代言人。”总而言之,马基雅维利人见人异,100人眼中有100个不同的马基雅维利。为了知其人而解其书,在他的性格里找到了解他著作有意义的线索,下面首先对其生平做一简单介绍。

马基雅维利(1469-1527)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共和背景深厚的世家,虽然在他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但其身为律师的父亲仍供他接受古典教育。当时古典教育是一大时尚,是重要的人文主义训练,也是公职必备的素养。在他20岁前后,佛罗伦萨正处于美第奇家族的统治之下。1494年美第奇家族的统治被推翻,佛罗伦萨建立共和国,因与法国政府交涉有功,马基雅维利1498年开始在佛罗伦萨共和国任职。在长达14年的任职期间,他孜孜于共和国的军事与外交,尤其是在以外交使节身份作了约20次的外交旅行中,他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培养他能以旁观者清的眼光,看出意大利政治之鄙琐、优柔及令人蔑视。马基雅维利在高层圈子活动,饱看雄心自负之辈及玩弄权术、勾心斗角的伎俩,应该说这段经历为他写作《君主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512美第奇家族在教皇的支持下复辟,马基雅维利被免职并遭驱逐,1513年因被指控参与反对美第奇政权的阴谋活动而入狱,获释后迁居到郊外的圣卡申诺庄园,从事著作。1515年左右他将自己的政治代表作《君主论》献给美第奇家族的小洛佐,以求垂青但遭到冷遇。后在潦落之中,写出《论李图斯·李维的前十卷》、《战争术》、《佛罗伦萨史》及精彩的喜剧《曼佗罗花》部部杰作,但其中最受瞩目影响最大的还是那本背负千古骂名的《君主论》。与其说马基雅维利造就了《君主论》还不如说《君主论》造就了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较完整的阐述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主权术论。马基雅维利力图把但丁的统一思想与君权思想付诸实现,尽可能深入权术问题,直接向君主提出种种实行办法。书中讨论什么是王国,王国有那些种类,讨论了君主们如何夺的王国的政权,如何维护政权,又怎样丧失了政权,阐述了一个君主要官运亨通,应具备的才能和条件,以及统治的方式、政治权术的理论。他主张,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即所谓的“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的原则。马基雅维利指出“君主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因此所采用的手段,总会被人认为是光明的,而且会受到人们的称颂”。换言之,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们为达到国家的统一,实现其统治目的,可以采用一切手段,应彻底屏弃道德、施展权术,甚至可以贿赂、暗杀、毒害、劫夺、欺骗、背信弃义等等一切残暴狡诈、玩弄阴谋诡计的卑劣手段都在所不惜。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写道:“我们时代的经验证明,正是那些忽略诺言,善于诡计惑人,而最后战胜了那些专讲信义的人的君主,才创下丰功伟绩…。君主必须会那样随机应变,以便遵循时代潮流和变幻无常的命运所指示的方向,正如我以上所述,如有可能,不要离开善良的道路,但是如果必要,要善于走恶毒的道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马基雅维利公开明确的主张“对于君主作恶比行善有利。”他说,“如果没有那些善行就难以挽救自己国家的话,那么由于这种恶行而受到非议是不应介意的,因为如果好好全面的考虑一下,就会看到某些事情看来好像是美德,可是如果照着办,就会自取灭亡;而另一些事情,看来似乎是恶行,可是如果照着办,就会给他带来安全与福利。”马基雅维利当然也比较清楚,统治者也需要获得民众的支持,因此,他认为凡是“聪明”的君主应运用暴力与欺骗、高压和怀柔、刽子手和牧师相结合的软硬兼施的手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马基雅维利说:“……征服者在夺取国家权力过程中必须得顷刻用尽所有残暴的手段,以避免每日都使用这种手段……要逐渐提供福利待遇,这样可以使福利得以更充分的运用。”马基雅维利鼓吹利用人的弱点来统治人们,支配他们。他认为,统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法律,另一种是采用暴力。前者适用于人,后者适用于兽.统治者应该采用对人对兽的两种办法,不然就不能保住他的统治。马基雅维利建议统治者要具备狮子与狐狸的两种性格,狮子勇敢但不能防陷阱,狐狸狡猾但不能御豺狼。君主应既是能够辨认出陷阱的狐狸,又能使豺狼恐惧的狮子.统治者应有威有智,只要玩弄权术不必讲原则、信义。马基雅维利对慷慨和吝啬也进行了论述。他觉得,被认为是慷慨很好,可是像世人所理解的那样慷慨将会损害君主,因为慷慨行为如果善良的和适当地加以表现,就将不会为世人所知,并且将不免?要受到与之相反的恶名。所以,一个君主除非使自己受到损害,否则就不能运用这种慷慨的美德扬名于世。他如果精通世故的话,就不应该对于吝啬之名有所介意。马基雅维利还指出,一个君王要长盛不衰,周围要具备有才干的杰出的忠臣。他警告君主不要被阿谀奉承之徒所迷惑,并提出了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建议。在《君主论》第十七章中,讨论了一个君主是可敬好还是可畏好。回答是:“一个君王应该兼而有之,但是如果二者必居其一的话,那么可畏要比可敬安全的多……”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完全从人性的角度观察社会政治问题,他的君王权术论是建立在一套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基础上的,他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观律,用以对抗中世纪流传的伪善论或仁慈论。马基雅维利说:“我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其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一个人要是因为应该怎样办而把实际上是怎样一回事置之脑后,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反而会招致自我的毁灭。”马基雅维利所谓的“实际”就是人性。他的政治理论摆脱了宗教信条、神学概念,冲破了传统的神权政治理论的藩篱,从而为当时反封建神学,反教会提供了理论和思想的武器。这也是1557年罗马教皇保罗四世把《君主论》正式列为禁书的原因。

马基雅维利试图用建筑在分析人性基础上的政治理论,使国王能从教皇教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认为的“人性”是什么呢?马基雅维利认为,凡是人都具有一种邪恶的天性—凶恶而又怯懦,具有贪婪的欲望。“处在群体中,人感觉到自己强大有力,但一经被孤立起来,每个人都考虑到他本身的危险,人就变的怯懦无力了。”“凶恶与怯懦产生了这样一种结果,即一旦自己不受压迫时,自己就企图压迫别人;他不害怕别人的时候,就需要别人来害怕他。”马基雅维利还认为,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因此人们总是得不到满足。“说到人类,一般可以这样说:他们是不知道感恩图报的,变幻无常的,虚伪的而贪得无厌。当您使他们蒙受恩惠时,他们是整个属于您的。可当一旦你将有需要他们时他们就背弃你了。”马基雅维利首先用他的理论来论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他认为由于人的自私自利,他宁愿忘记父亲的死亡,也不愿意失掉自己的财产,而人总是不重名誉而重财产,为了取得财产就是身败名裂也可以。话虽夸张,但也确实入情入理更是体现出一种唯物主义精神即物质第一位,精神第二位,精神从属于物质。因此,马基雅维利劝告统治者,千万不要侵犯人民的生命、财产,并且应该使用一切办法来保障私有财产。同时,应按照人的自私,以利益为诱饵,通过人对私有财产的爱好来引导他们。这样需要有一个统一而和平的国家,至于和平统一国家的形式,他认为在瑞士等地可以实行共和制,至于腐化,分崩离析的意大利则只有实行君主制。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的本性是永恒不变的。国家之所以产生就是根源于这种不变的邪恶的人性。他在政治思想中摆脱了道德,以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他崇尚暴力,颂扬强霸。严格上说马基雅维利的人性理论,不是一种主观的错误地认识,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坦白自供。因此他的理论在历史上总为保守的资产阶级所厌恶。但是由于其真实性,他也永远不乏忠实信徒。而且这种人性论的理论归宿最后总是要证明人的生命与财产与个人自由是不可侵犯的。

初读《君主论》惊骇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作者是那么赤裸裸的描绘人性,教导君主“作恶”,但是如果结合马基雅维利个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并细读君主论的最后一章,人们就可以明白他“恶”的表象下的良苦用心: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之心。《君主论》应该是当时社会现实在马基雅维利思想上的一种直接而深刻的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有些夸大,有些偏激,但毕竟是真实而深刻的。总之,不管如何评价马基雅维利及其《君主论》,他对政治学理论的发展所做出的功绩总是不能被抹杀的。他第一次将道德与政治相分离,他提出应当关注实然而非应然,对获取权力并维护权力的论证成为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学派的理论来源之一,他对人性的剖析、对道德的蔑视更是对教会的一种猛烈的抨击还有其论述中不时闪耀的唯物主义思想火花,这一切都使《君主论》与马基雅维利在政治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浦兴祖,洪涛.西方政治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英]昆廷·斯金那.马基雅维利.工人出版社.1985.

[4][美]肯尼思·w·汤普森.国际思想之父-政治理论的遗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意]马基雅维利.高煜译.君主论.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政治哲学
科恩转向政治哲学研究的原因及其启示
论政治哲学对确定性的追求
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马克思批判商品拜物教的政治哲学旨趣
论柏拉图“哲学王”制度的合理性
论柏拉图“哲学王”制度的合理性
列奥?施特劳斯关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学理分析
斯宾诺莎政治哲学中的自然主义
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自然与自由
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目标模式、面临障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