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若干问题

2009-11-02赵炳淑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7期
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

赵炳淑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自身精神权利的保护。本文首先对精神损害这一核心概念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和赔偿额的计算原则入手,来探讨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以及需要改进、需要关注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利益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064-0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和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提高,在保护自身财产权利的同时,也逐渐开始注重对精神权利的保护。《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等法规与司法解释,使得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逐步地发展和完善起来,但这一制度的适用范围、赔偿金的计算原则等问题,仍是一个课题。

一、精神损害概念分析

精神损害作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核心概念,是指因行为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致使自然人精神痛苦或致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精神利益减损或丧失。首先,认为受到精神损害的主体囊括了所有的民事主体,使得所有民事主体的精神利益都得到了保护。其次,认为精神损害包括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减损或丧失,准确地概括了精神损害的本质,又避免了列举式的范围过窄的弊病。这种最广义的精神损害的定义,有利于全面而充分地保护民事主体的精神利益。

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可以从适用主体和这一制度所保护的权利的范围,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适用范围这三个方面来界定。

(一)适用主体

本文中所谓的适用主体是指由于受到不法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减损或丧失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人包括因自己或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遭受精神损害的人。关于法人及其他组织,在我国的立法中并不承认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主体资格,这种做法不利于保护其精神利益,因此在立法上应该承认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精神利益,规定一种有别于自然人的赔偿计算方法以保护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精神利益。

(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所应保护的权利范围

从立法状况来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所保护的权利范围在不断地扩展。在《解释》中,这一制度的保护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大:首先,《解释》第1条的规定不仅明确列举了九种人格权利,更以“其他人格权利”作为兜底条款保护了一般人格权;其次,《解释》的第2条确立了对作为身份权的亲权的保护;再次,《解释》第4条规定了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的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三)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适用范围

从精神损害的概念角度来看,民事主体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减损或丧失是由于他人的不法侵害行为造成的。因此,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最常出现在民事侵权诉讼中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国家赔偿诉讼中是否也可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首先,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方面,我国在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当某种造成精神损害的不法侵害行为构成犯罪时,受害人提起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其次在国家赔偿诉讼方面,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义务机关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但并未明确赔偿损失这一责任形式,因此受害人亦无法请求国家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而在现实当中,犯罪行为与国家侵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要比一般的不法侵害行为要大得多,受害人也往往承受着更大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损失,因此应该完善相关法规,也让那些因犯罪行为与国家侵权行为侵害的人,得到其应得的赔偿。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原则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应包括如下三项原则:1.抚慰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就在于有利于缓解或解除受害方的精神痛苦,弥补受害方精神利益的损失。但也不排除不法侵害人主观恶性较大,后果严重的情况下,对不法侵害人适当多判处一些赔偿金作为惩罚。2.赔偿数额法定与裁量相结合的原则。精神损害是无法像财产损失那样精确计算的,因此,只能结合各种因素规定一个大体的标准,再由法官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额。3.兼顾社会公平与个案公平的原则。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额时,既要注意到符合社会合理性,又要注意到个案的差异,来接近公平这一最终目标。

四、结语

笔者在本文中使用了最广义精神损害的概念,主张利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来保护更加广泛的权利,并使该制度能够适用于更多范围的诉讼中,目的在于让广泛的民事主体的机关那时权利能够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保护人权,以达到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目的。

参考文献:

[1]沈赏,赵爱娟.精神损害赔偿与人身权保护.当代法学.2003(1).

[2]周利民.论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政法论坛.2002(3).

猜你喜欢

精神损害赔偿
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人身损害救济规则体系化的法国经验及启示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神损害赔偿的惩罚功能之反思
浅谈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论名誉权的法律保护
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