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醴陵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分析

2009-10-29

农民科技培训 2009年9期
关键词:农民科技培训

湖南省醴陵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有耕地面积约3.7万公顷,总人口103.23万,农业人口88.07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48.9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5.6%。近年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一大批国家、省部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相继在醴陵开展实施,大幅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贡献率,为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一、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状

1.培训机构设置

全市共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22所,其中包括省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市职教中心、市渌江职业技术学校和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公办培训机构4所;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地12个;全市30 个乡镇(办事处)均有专门的农科教中心、农民夜校;398个村(居委会)都有固定的科技活动中心,少数村设有农民科技书屋和农民远程教育平台。

2.科技人员结构

全市涉农部门共有科技人员 952 人,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副高职称 19 人,中级职称103 人,初级职称 154 人。

3.主要培训方式

采取开设培训班、播放农业科技录像、田间地头现场培训、举办电视讲座、开通12316农技服务热线和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活动。

4.培训成果体现

自项目实施以来,醴陵市举办了各类种养殖、技能培训班1200多期,培训人数148000多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0%左右。一是提升了农民的综合素质。据调查,80%以上的受训学员能够把学到的新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科技贡献率提高了3.2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参加职业技能、法律法规与务工常识等引导性培训,使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二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将培训所学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单位面积节本增收15%~25%以上;同时部分农民经过培训转岗为种养殖能手或技术骨干,月平均工资比未培训农民高200~500元。

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存在的问题

1.参训意识淡薄

由于地处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信息闭塞,加之受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科技致富意识薄弱,且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年龄结构老化,经验主义盛行,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对培训抱无所谓态度,常以各种理由抵制培训,即便是参加了培训,也常会出现培训集中难、教学难、管理难的现象。甚至一些农民还把散漫的坏习惯带到培训现场,易出现台上教师讲、台下学员讲、学员精力难以集中的现象。

2.科技力量薄弱

全市农、林、水、农机、畜牧等部门科技推广人员结构呈“倒金字塔”形分布,即60%以上的科技推广人员和85%以上的高职称技术人员安排在机关,其余少部分科技人员在基层工

作。这样,不仅不便对农民开展贴身服务,而且由于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缺乏进修机会,知识严重老化,专业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提升,使农民科技培训在基层出现了断层和死角现象。

3.培训资源未整合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单位有农业、劳动、科技、教育等10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统筹安排,势必会出现政出多门、资金分散、各自为营的局面,甚至出现相互扯皮现象,无法从全局上统一安排部署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导致培训的主观性、随意性大。同时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管理,使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陷入无序和盲目状态,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4.资金投入不足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资金目前主要来源于国家的项目经费,地方财政由于受经济发展制约,未能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配套经费纳入到各级财政预算。据统计,近5年来,国家共投入醴陵市农业系统农民科技培训经费约为597万元,培训1个新型农民的平均费用仅为40.3元。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且农民自身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状况和综合素质差,本身对培训又缺乏热情,让他们交纳培训费也不乐观,使得基层农民科技培训所需的设施设备得不到更新。有的培训基地虽然开设了计算机等专业,但使用的电脑却是386、486等落后机型;村一级虽然有固定的活动中心,但大部分村开展多媒体培训存在很大困难,更谈不上网络远程教育,致使农民科技培训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培训形式受到严重的局限,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提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对策措施

1.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参训积极性

农民教育要按照农民的意愿、产业发展要求、就业需求以及农民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实际出发,采取因人施教、分类指导的科学教育培训方法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参训积极性。(1)抓好“兴奋点”。针对农民关心、关注的行业类别组织培训班。(2)选对“切入点”。将培训宣传融入招聘会,通过在镇举办招聘会,农民可在培训项目类别现场咨询报名。(3)找准“结合点”,结合农民劳作时间,利用晚上、农闲和节日的时间集中进行培训。(4)把握“着力点”,重视开展“培训进村”和“讲课入户”活动。

2.挖掘潜在人才,增强培训合力

一要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培训方式,与一些职业院校、兄弟单位密切联系,把经验丰富的专家请过来指导培训。同时,各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和优秀农民到工作开展好的单位或职业院校培训学习,开拓视野,提高带动能力。二要加强内部交流,宣传、推介典型经验。以此联合县和乡的农业、林业、水利、教育、畜牧等方面的一线科技推广者,形成一支集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多层次的师资队伍,增强农民教育培训的合力。

3.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实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各级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建议政府将农民科技培训纳入到当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把培训工作当作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按照“政府统筹、农业主管、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建立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各区域农民科技培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工作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签定责任状,强化目标管理,按照“换班子、移位子、动帽子、扣票子、摘牌子”的方式,工作实行一票否决,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从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为主,转到部门、职业培训机构、专业合作组织联动上来,促使科技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4.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工作开展

通过行政手段,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运用市场手段进一步拓宽新型农民培训资金的筹措渠道,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部门、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和农民合作组织等投入更多的资金。这样,通过财政拨一点、部门拿一点、向上争一点、培训机构让一点、社会企业筹一点、农民出一点等途径,建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专项资金,解决培训中教师、教材和设备等费用开支。

5.强化政策支持,拓宽就业渠道

一要设立创业基金。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人才兴办经济实体,扶持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从创业用地、立项、贷款、税费、水电和农机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帮助解决创业中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实际困难问题,要以创业为平台,带动就业。二要建立人才优先录用制度。对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人才资格证书或技术职称的农民,在乡、村录用干部时优先考虑,在相关项目上优先安排。三要建立奖励制度。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农村建设贡献较大的农民给予宣传、表彰奖励。四要完善社会保障。从社保、户籍、农民工子女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权益维护等方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形成城乡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管理制度体系,解决农民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农民科技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