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抛弃”的大学生

2009-10-28吉亭关

报刊荟萃(上) 2009年9期
关键词:菜鸟舍友大学

吉亭关

又一批80后毕业了。踏入社会。他们首先面对的便是动摇了世界的金融危机。在这“危中求机”的艰难时期,他们中的一些已找到了方向,另一些还在摸索。或许在父母眼中他们还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但他们其实想得很多……

转眼毕业照也拍完了,一上午的欢腾雀跃中,院里的教授们仿佛明星,“粉丝”纷纷上前要求合照。大学4年,还是第一次感觉跟老师这么亲近。作为集体照背景的文学院院楼上,最后一个“院”字的偏旁很应景地有些脱落,看起来仿佛电影散场时的字幕:“××大学文学完”。

拍照时,有男同学询问舍友工作签到哪了,舍友答曰没有签。实际上我们班的男生工作基本都定了,就是女生这边除了考研的,剩下都不太乐观。性别歧视,在我们这种文科专业里也是明显存在的。很多用人单位到我们院来招人,点名只要男生,而文科专业里,怎么说都是女生居多。

被学校“抛弃”:学校要赶人了

学校规定24日前必须离校。卷起铺盖走人,就像撕下大一刚来时在宿舍墙上贴的海报一样,将自己彻底剥离了这个学校,成为一个正式进入待业状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在学校的跳蚤市场上将旧衣物和书本卖光,在附近的小饭馆吃过散伙饭,离别的日子就以恐怖的速度一天一天近了,甚至还叫人来不及伤感。这个时候,会觉得是学校在赶你,因为舍不得走的人是你;要你走的,是学校。

大学是一个襁褓,隔离外界,任我们在她怀里矫情而不知外面的风雨。但大学不会留你一辈子,工作要自己去搞定,户口要迁回原籍,宿舍有新的学弟学妹要住。大学,让你成人;大学,不是避难所。

被父母“抛弃”:以后要自立了

没找到工作,不敢给家里打电话。因为烦躁,因为忙碌,因为愧疚……因为父母的询问,让人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不打电话回去,妈妈却隔三差五打过来问。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不想让他们失望,养成了报喜不报忧的习惯,慢慢对自己的能力和专业都产生了怀疑。

都说我们80后这一代人的父母最辛苦。我们读小学的时候,上大学不花钱;我们读大学的时候,上小学不花钱;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大学毕业工作包分配,还能分房子;等我们上了大学,工作不但不分配,还很难找。工作找不到,房子买不起,父母看到儿女这么辛苦,也跟着操心。妈妈的白发让我心疼,让我更加坚定“混不好就不回家”的决心,坚决不做“啃老族”。辛苦是辛苦,总会有喜笑颜开的一天。

妈妈昨天打电话问我,工作找得怎么样了?回家住几天不?我说不回去了,来回折腾,路费太贵,直接解决工作问题更实际点。

我没有告诉她,我最抱希望的面试可能黄了,这么久都没有消息。

被社会“抛弃”:社会俯视你

跟哥哥谈找工作的事,哥哥说:“社会进步了,大学生太多,大家以平视的眼光看你。”我却觉得不是。毕业前,我在东莞实习了一个月,觉得作为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没有能力、业绩,任何人看待你的眼光都是俯视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是菜鸟,或者别人觉得你是菜鸟。

我相信在所有讲求效率的城市,衡量一个人能力的眼光都是功利的。应届毕业生的一大劣势,就在于缺少能力的证明。这就像小马过河一样,没趟过,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怎么证明你行?人都会经历“被俯视”的阶段,但对于我们这些一路升学顺利、不知社会甘苦的“新鲜人”来说,我工作这件事可能是人生第一个考验。找不到工作的焦虑,一天和一个月是不同的,半年和一年更是不同的,战线拉得越长,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损耗越大。

越是难得的面试机会,越得在细节上注意,人也往往越紧张、越容易犯错。自我介绍时发错音,笔试时写错字,这些小失误不仅会让严谨的面试寓留心,也会让自己尴尬不已,心神不宁。前头自我介绍时还说“我文字功底较好”呢,这会儿可要面对面试官怀疑的眼神了。几次面试下来,即便没得上自我检查强迫症,也够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了。没把握的词汇绝不脱口而出,短信和邮件发送前一定检森几遍,看有没有错别字,措辞恰不恰当,语气对不对。

努力到底:绝不“抛弃”自己

失败是成功之母,先努力后收获是不变的道理。就算求职暂时没有结果,我的努力也不是白费。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渡期,我的求职方向逐渐清晰,对这个陌生的城市逐渐适应,这些都是不小的收获,所以我不焦急也不沮丧。

走出校门的短短几个月,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优势和欠缺。不断地行动和总结、坚持和调整,使我更加积极,也为我带来了更多机会,在漂泊中越来越靠岸。

猜你喜欢

菜鸟舍友大学
生活的快乐源泉——“奇葩”舍友
无债一身轻
至善
黑客传说
新技能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菜鸟出更
菜鸟出更
菜鸟出更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