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2009-10-28孔晓民韩成卫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3期
关键词:发病规律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孔晓民 韩成卫

摘要 阐述了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分析了粗缩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57-01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种植区流行的重要病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品种的更换及种植制度的变革,使我国玉米产区的粗缩病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山东省发病较重的地块一般发病率为20%~30%,个别地块可达70%~80%,严重的地块甚至绝收,对山东省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该省玉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发病症状

玉米粗缩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间均可发生,病株节间粗短,生长迟缓、矮化,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故该病又叫“君子兰苗”。苗期受害最重,5~6片叶开始显症,发病初期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虚线褪绿条点(脉明),以后透明线点增多,叶背、叶鞘及苞叶的主脉上具有粗细不一、长短不等的白色蜡泪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脉突);病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九至十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1/2,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少,多不结实。病株根少而短,长度不足健株的1/2,易拔出。根易分叉,丛生状。根茎交界处变褐色,木质化。

2 发病规律

玉米粗缩病是由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有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该病毒通过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病毒可在冬小麦中越冬,也可在大麦、看麦娘、狗尾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及传毒昆虫灰飞虱体内增殖和越冬。灰飞虱一旦得毒,终生带毒,蜕皮后病毒仍在其体内繁殖。被灰飞虱为害过的麦田及杂草是该病毒的有效毒源。灰飞虱成虫和若虫主要在麦田、绿肥田及田埂地边杂草的根际越冬,随后部分转移到水稻上繁殖,但在玉米上不能繁殖。第2年玉米出土后,粗缩病毒借灰飞虱传染到玉米苗及杂草上,辗转传播危害。研究表明,田间灰飞虱的种群数量、带毒率、发生时间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影响很大。

气象因素主要通过影响灰飞虱的繁衍而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扩展,灰飞虱喜温暖潮湿(适生温度为23~25℃),降雨对灰飞虱孵化、活动有利。5月初至6月中下旬(即玉米出苗至七叶期),玉米粗缩病感病敏感期恰好与灰飞虱越冬代成虫和1代若虫的盛发完全吻合,因此麦田套种玉米、晚春玉米以及杂草丛生的玉米田块发病较重,而夏直播玉米发病较轻,夏玉米播种越晚发病越轻。若水肥不足,有机肥施入偏少,造成玉米免疫力减弱,也有利于病害发生。

3 暴发因素

3.1 气温

暖冬有利于传毒介体越冬;春夏季降雨偏多、气温偏低有利于传毒介体发育、繁殖,所以在冬暖夏凉时粗缩病常严重发生。

3.2 叶龄

玉米五叶期以前易感病,十叶期以后抗性增强,即使受侵染发病也轻。玉米出苗至五叶期如果与灰飞虱迁飞高峰相遇,发病就严重,所以玉米播期和发病关系密切。

3.3 品种

目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大都不抗粗缩病,即使有一些耐病性的品种,在灰飞虱种群数量大的情况下,也不能起到耐病作用,这样在遇到足量的毒源、介体情况下极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3.4 管理

田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极易造成毒源积累,玉米和小麦套种有利于带毒昆虫把病毒从小麦传播到玉米幼苗。

4 综防措施

4.1 选用抗性品种

尽管目前玉米生产中缺少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但品种间感病程度差异较大,如农大108、金海5号、鲁单981、中科4号、蠡玉6、沈丹10、中玉4号和豫玉22等抗病较强。因此,要根据当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抗原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4.2 消灭越冬毒源

早播春玉米(4月至5月上旬播种)时,要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抓好麦田、稻田及玉米田边的杂草防除。在夏玉米播种前,灰飞虱转迁到沟边、地头等特殊环境,此时要集中对其喷药防治,效果显著。

4.3 推广贴茬直播种植模式

避免麦田套种玉米,大力推广夏玉米贴茬直播。避开玉米苗期与传毒灰飞虱的迁飞高峰期相遇,播期将推迟到6月15日以后,可显著减少粗缩病的发生。同时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

4.4 推广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及时喷药防治灰飞虱

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如用70%高巧按照种子量的0.6%拌种或包衣,或每100kg玉米种子用10%吡虫啉125~150g拌种,或满适金100mL加锐胜100g拌种100kg,对苗期灰飞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对玉米粗缩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出苗后,如果田间仍可见到灰飞虱,建议统一喷施杀虫剂(吡虫啉、功夫、毒死蜱、扑虱灵等)。同时,加施植病灵、病毒A等抗病毒药剂,可增强植株耐病性。

5 参考文献

[1] 王安乐,王娇娟,陈朝辉,等.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玉米科学,2005(4):116-118.

[2] 张震,程建华,余行简,等.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预防[J].农业科技通讯,2000(6):30.

[3] 高刚,桑孝森,张富荣.玉米粗缩病流行原因及其综合控制技术[J].作物杂志,2005(1):37.

[4] 韩晓莉.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河北农业,2007(8):28.

[5] 李常保,宋建成,姜丽君.玉米粗缩病及其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1999(5):37-40.

猜你喜欢

发病规律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