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虫杂交棉金杂棉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9-10-28章志兴张伟春王旭华鲍兰新董文其方康书方桂清朱小芳朱春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3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章志兴 张伟春 王旭华 鲍兰新 董文其 方康书 方桂清 朱小芳 朱春新

摘要 介绍了抗虫杂交棉金杂棉3号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金杂棉3号;产量表现;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043-02

金杂棉3号系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三才农业技术研究所以H-2为母本,K97-1为父本,采用人工去雄法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浙江省棉花生产试验,2008年4月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8年10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植株紧凑、产量高、丰产性好、铃多铃大、衣分高、抗虫抗病性好等特点,深受浙江省棉花生产区农户欢迎。

1 产量表现

2004年金华市杂交棉品种比较试验中,金杂棉3号皮棉产量1 734.0 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40.3%。

2005年浙江省棉花区试结果显示,皮棉产量1 755.0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507.5kg/hm2,增产16.4%,达极显著水平。同年金华市试种,皮棉产量2 115.0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639.5kg/hm2,增产29.0%;慈溪市试种,皮棉产量1 489.5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360.5kg/hm2,增产9.5%;上虞市试种,皮棉产量1 512.0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272.0kg/hm2,增产18.9%;江山市试种,皮棉产量2 179.5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914.0kg/hm2,增产13.9%。

2006年浙江省棉花区试结果显示,皮棉产量1 887.0 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807.5kg/hm2,增产4.4%。同年金华市试种,皮棉产量2 007.0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785.0kg/hm2,增产12.4%;在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示范种植1.47hm2,平均皮棉产量1 770.0kg/hm2,其中蒋堂镇泽口村吕飞良户种植0.17 hm2,平均皮棉产量达1 980.0kg/hm2。慈溪市试种,皮棉产量1 857.0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609.5 kg/hm2,增产15.4%。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种,皮棉产量1 603.5 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392.0kg/hm2,增产15.2%。三门县试种,皮棉产量1 963.5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615.5 kg/hm2,增产21.5%。同年参加国家棉花新品种展示,皮棉产量1 867.5kg/hm2,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8.7%。

2007年浙江省棉花生产试验平均产皮棉1 726.5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3.1%。同年慈溪市试种,皮棉产量1 680.0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489.5kg/hm2,增产12.8%;三门县试种,皮棉产量1 401.0kg/hm2,比对照湘杂棉 2号1 263.0kg/hm2,增产10.9%;上虞市试种,皮棉产量1 440.0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1 275.0kg/hm2,增产12.9%。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2005年浙江省棉花区试结果显示,金杂棉3号出苗至吐絮平均天数为118.7d,比对照湘杂棉2号短0.4d。2006年浙江省棉花区试结果显示,金杂棉3号出苗至吐絮平均天数为123.3d,比对照湘杂棉2号短1.6d。

2.2 产量构成与经济性状

2005~2006年浙江省棉花区试结果表明,金杂棉3号株高108cm,比对照湘杂棉2号矮6.8cm;第1果枝着生部位21cm,比对照湘杂棉2号低2cm;单株果枝数16.5个,与对照湘杂棉2号相近;单株有效铃数28.9个,比对照湘杂棉2号多2.7个;单铃重5.3g,比对照湘杂棉2号低0.3g;衣分41.3%,比对照湘杂棉2号低0.9个百分点;籽指10.4g,比对照湘杂棉2号多0.2g;霜前花率90.3%,比对照湘杂棉2号高0.8个百分点。

金杂棉3号出苗快而整齐,苗期、花铃期植株长势较旺。植株塔形,紧凑,茎杆粗壮,茸毛较少,叶片中等大小,叶绿色稍深,叶形掌状,缺刻较浅,苞叶绿色稍深,边缘锯齿较深。花冠乳白色,铃卵圆形,有尖嘴,吐絮畅,絮色洁白,采摘容易。

2.3 纤维品质

据农业部棉花品质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上半部纤维平均长度29.0mm,比对照湘杂棉2号长0.7mm;整齐度指数平均84.3%,与对照湘杂棉2号相近;马克隆值5.1,与对照湘杂棉2号相近;断裂比强度27.9cN/tex,与对照湘杂棉2号相近;伸长率6.9%,比对照湘杂棉2号高0.1个百分点;反射率75.9%,比对照湘杂棉2号高0.4个百分点;黄度8.3,比对照湘杂棉2号低0.2;纺纱均匀指数132.2,比对照湘杂棉2号高2.5。

2.4 抗性

据萧山棉麻研究所2005~2006年枯萎病抗性鉴定,苗期和蕾期分别感枯萎病和抗枯萎病。其中,2005年苗期和蕾期枯萎病校正病指分别为29.9和0,表现为感枯萎病和高抗枯萎病;2006年苗期和蕾期枯萎病校正病指为38.9 和7.1,表现为感枯萎病和抗枯萎病。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等单位检测,金杂棉3号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在长江流域棉区对各代棉铃虫均表现出很好的控制效果,其对2代、3代、4代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100.00%、83.33%、87.78%;保蕾效果分别达到100.00%、93.88%、82.56%。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期播种

杂棉3号在浙江棉区营养钵育苗以4月10日左右播种为宜;露地直播以4月25日左右播种为宜。

3.2 合理密植

肥力中等棉田密度在2.1万株/hm2左右;肥力高的棉田密度在1.8万株/hm2左右;管理粗放、肥力低的棉田密度在2.4万株/hm2左右。

3.3 肥水管理

底肥一般施优质农家肥11.25t/hm2,或施饼肥1.5~2.5 t/hm2,或施三元复合肥375~600kg/hm2。当棉苗有3~5个果枝,进入盛蕾期时,施过磷酸钙450~600kg/hm2、尿素75~150kg/hm2、氯化钾150~225kg/hm2、硼肥7.5kg/hm2、锌肥15kg/hm2,混合后穴施或开沟条施,达到蕾期稳长、多蕾的目的。一般在7月10~20日,当30%棉株上有1~2个成铃时,即可施用花铃肥,棉苗长势差的棉田可适当早施。施尿素225~300kg/hm2、磷酸二铵75.0~112.5kg/hm2、氯化钾或硫酸钾112.5~150.0kg/hm2,混合后穴施或条施。穴施时要多挖穴,最好单株顺行挖2个穴施入,这样可充分利用肥效,减少施肥后遇雨烧苗或熏苗。第2次花铃肥(也叫补施盖顶肥),根据棉花长势于8月10日左右棉花打顶后,追施尿素120~150kg/hm2、三元复合肥75.0~112.5kg/hm2,混合后施,特别肥地也可以不施。后期施叶面肥,可用1%~2%尿素加0.2%~0.3%的磷酸二氢钾,下午4时后喷施,每隔5~7d喷1次,连喷3~4次。在7~8月,连晴7~10d,棉田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70%,棉叶上午10时萎蔫,下午4时仍不能恢复,叶色浓绿,表明棉株缺水,应及时抗旱。提倡早、晚小水沟灌,一般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最好。切忌白天高温大水漫灌,以防大量蕾铃脱落。灌水后要抢墒及时松土保墒。若遇暴风雨,要迅速清沟沥水,防涝排水,对雨后倒伏的棉株应及时扶正。

3.4 田间管理

当棉株出现果枝后,应及时去掉部分叶枝。稀植棉田每株留叶枝2~3个,要注意留长势强的叶枝,按行向横向留,一般不留株间叶枝。8月10日前后或当棉株有20个左右果枝时即可打顶。提倡打小顶,摘掉1叶1心。在中耕除草松土的基础上,结合深施蕾肥,用分沟犁起垄,人工清行培土,一般于棉花开花前结束。水肥条件较足、棉苗长势较旺的棉田,当棉株长到8~10片真叶时,用缩节胺12~15g/hm2或25%助壮素45~75mL/hm2,对水450kg,叶面喷洒,以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于瘦弱的棉田,不宜使用化学调节剂。打顶后7d左右,重施1次缩节胺,根据长势用缩节胺45~60g/hm2,对水450~600kg,喷施中上部,以达到封顶的目的。缩节胺化控原则,要以少量多次为宜,1次用量不宜过大。

3.5 病虫害防治

重点做好棉花枯萎病、红叶茎枯病、红蜘蛛、盲蝽蟓、斜纹夜蛾、棉蚜等病虫的防治工作。棉花枯萎病主要用菌根消杀菌剂做好床土、床面和种子消毒工作,同时在移栽后15~20d用菌根消灌根2次。红叶茎枯病的防治重点是增施钾肥,加强管理,改善排灌条件,增强棉株抗逆能力;喷施叶面肥,改善棉株吸肥环境。红蜘蛛可选用15%高宁、炔螨特等药剂进行防治。盲蝽蟓可选用大灭虫、吸刀、闻喜等药剂防治。斜纹夜蛾可选用30%甲维盐、凯威一路杀等药剂防治。棉蚜可选用大灭虫、吸刀、闻喜等药剂防治。

3.6 及时采收

进入吐絮后要及时采收,不摘笑口桃。遇到连续阴雨天可将成熟桃摘回剥出摊晒。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