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关注中的个性化诉求

2009-10-23曾祥惠刘长松杨念明

新闻前哨 2009年9期
关键词:全食日全食日食

曾祥惠 刘长松 杨念明

7月22日,罕见的“日全食”天文奇观出现在长江流域,世界注目。日全食引发天文热潮的同时。也引发媒体之间的竞技。

在这样一个大家都预先知晓的话题面前,作为省级党报,湖北日报的报道具有前瞻性、有序性、权威性、丰富性,得到读者认可,体现了党报的权威性和高出一筹的认知力和引导力。

准确把握事物特征

一般来说,报道的深度取决于编辑、记者对事件本身特点的准确把握。也就是说,取决于编辑、记者对采集新闻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历来成功的新闻报道,都是编辑、记者认真分析事物状态,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着意捕捉事物个性,从而自如、巧妙地采写、编排,吸引读者、引导读者。

为了切实做好本次日全食报道,湖北日报承担报道的部门,反复搜集资料,走访相关人员,为全方位把握事物特征,打下坚实的报道基础。

十分显著。全食持续时间之长。为两千多年来所罕见。日食从22日上午8时14分初亏。到10时45分复圆,前后持续约2个半小时:从食既(9时23分)开始,到生光(9时29分)结束,约持续5分钟。

范围广泛。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全食带宽度可达250公里,覆盖印度中部、缅甸以及我国长江流域等广大人口稠密地区。与日全食对应的偏食带则覆盖了我国全境,从最南端的曾母暗沙(食分约为20%)到最北端的漠河地区(食分约为30%),因此,这是一次影响我国全境的天象。

非常贴近。我省14个市州可见日全食,襄樊、十堰、神农架林区3个地区虽然不在全食带上,但能观测到日偏食。同时,省会武汉成为国家天文协会指定观测点。也就是说,湖北6000万人都可观测到此次日食奇观。

科学意义。日全食的发生是自然界天体运行而形成的天象奇观,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比如。利用短暂的日全食,观测和研究太阳的日珥、日冕和太阳大气;1919年在非洲的日全食观测,确认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正确的;在1868年的日全食观测中,法国的天文学家让桑拍摄的日珥的光谱,发现了占宇宙物质成分的1/4的元素“氦”。可以说,在日全食现象发生前后。充分向社会大众进行及时、准确、生动、形象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对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激发民众热爱科学的热情和兴趣。提升我国国民科学素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可以说,日全食的这些特点,将吸引很多人的关注,是一次世纪盛宴,是一次传播科技知识、进行科普教育的良好时机。基于对日全食这些特点的认识和把握,湖北日报的报道方才具有了正面引导、权威解读的鲜明特色。前瞻性、有序性、权威性

梳理此次日全食报道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到,湖北日报在及时报道新闻的同时,依托新闻事实,加强报道的深度,加强报道的解惑释疑能力,达到了吸引读者并引导读者的目的。充分体现湖北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的个性化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概括为前瞻性、有序性、权威性。

前瞻性。湖北日报很早就开始关注此次日全食。4月4日,在文化版刊发《日全食7月光顾湖北多个地方可观看百年奇观》,预报“7月22日8时左右,我省武汉等许多城市,将可以看到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报道告诉读者“我省长江流域如宜昌、咸宁、恩施等城市,均是此次日全食的观测点。此次日全食持续时间长,再想看到这么长的日全食得等到2132年”。

6月13日刊发了《百年天象奇观7月22日光顾我省全境可见日全食或日偏食》。报道引用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汪克敏的话告诉读者:“这将是自1814年日全食以来,我国可见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观测人数最多、景色最为壮观的一次。本次日全食从初亏至复圆长达两个多小时,中国境内可以看到的最长日全食时间可达6分钟,全食带宽度可达250公里,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区市。我省武汉、黄冈、宜昌、恩施、咸宁、荆州、孝感、荆门、随州、天门将出现日全食。”文章提醒读者。日全食发生时,会出现白昼变成黑夜,气温下降等自然现象,要预防和减少日食期间可能造成的百姓心理恐慌及社会治安、封建迷信等社会危害行为,让车辆、轮船驾驶人员和高空作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这两篇报道。及时把与日全食相关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引起关注与期待。

有序性。7月16日,省科协举行日全食新闻发布会,正式拉开了各媒体关注日全食大幕。湖北日报设置“相约日全食”专栏,对本报记者的报道进行整合,对哪些报道什么时候见报,按照人们认识的规律作了总体安排。

17日,专栏刊发了“专家提醒科学观测日全食”、“各国天文爱好者云集湖北”、“哪些地方可看日全食”、“日全食期间有哪些美景”和一幅日全食发生的过程模拟图。报道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

其后几天,先后刊登了“省科协提醒日全食期间注意公共安全”、“我省日全食科普活动丰富”等稿件。21日,日全食发生的前一天,刊发了“我省发布各地日食发生时刻表”,预测日食发生地区全食持续时长及“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的时间,方便各地群众了解什么时间观察。体现了党报的服务性。

权威性。及时发布省政府对日全食工作部署,请权威解读日全食现象。站在比较高的角度,向读者传播了权威的科学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

16日,为了保障日全食期间的安全工作,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省各部门要分工负责。日全食带来的各种变化会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各部门要分工负责,注意普遍性与行业的特殊性,制定好应急方案,及时反馈信息,切实把日全食观测期间的工作做好”,湖北日报及时在二版予以报道。

为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此次日全食,记者专访了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曲颖,刊发了“罕见天象意义重大”,从此次日全食的特点、日全食期间可进行哪些科学研究、日食观测取得哪些发现、日全食科普教育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请天文学家高布锡在日全食前谈如何科学观测日全食,并推荐了三种观测方法:日全食当天,他从“令牛顿头疼的月亮规律”、“日全食2000多年罕见”、“日全食之美,超乎想象”、“贝利珠从哪里来”、“科研科普正当其时”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月亮遮掩太阳”的奥秘及对科研的意义。

别出心裁,引人阅读

7月22日,在万众期盼之中,日全食来临。经过一天的紧张采集,各类报道和图片汇集之后,23日湖北日报在一版以三分之二以上的版面和一个连版作了报道。无论从体裁还是内容编辑上,都做到了:

其一,编辑匠心独具,版面文字与图片形成呼应、版面之间形成呼应。

一版刊发了五幅日全食从开始到结束期间的照片,主照是武汉汉口江滩日全食期间即景,可谓是对一版综

合消息“日月相追逐、美景动人间”生动形象的解读。同时,一版综合消息标题“日月相追逐、美景动人间”与连版的主稿标题“美哉。天上人间”也形成呼应,使版面之间形成有机整体。

其二,图片丰富,富有视觉美感。

日全食是一次视觉盛宴。用图片对这一时段进行注解是最恰当也最传神的手段。此次报道共采用了24幅图片,图片在版面上通过大小搭配,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不同地方、不同人物、不同景物在日全食的不同阶段的情态。

太阳由缺到复圆的过程图片,一版刊发了五幅;连版左侧刊发九幅。可谓美轮美奂,鲜活逼真,显现出日全食的自然之美。图片报道。弥补了一些地方读者因云雾无法看到一些美景的缺憾,同时,这两组报道具有历史感,可成为未来研究日全食的参考。

连版选用“一架飞机从日食下方飞过”的照片作主照。非常抢眼,极有气势。照片取名逐日,让人联想到中国古老传说夸父逐日。从古人以脚追日到如今飞机逐日,巧妙地把科技进步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出来。体现出编辑与时俱进的理念以及对科技进步寄予的厚望。

其三,报道内容丰富,节点与内容的选择,体现编辑的独创性。

连版左半部刊发了“天文学家高布锡眼中的日全食”、“观日食,窥门道”、“虚拟天文台:尽收天下美景”三篇科技方面的稿件,把一次宇宙天体演绎的视觉盛宴,巧妙地变成了一道普及天文知识的科学文化大餐。右边“荆楚共此时”专栏,沿日全食带由西向东精选了三峡、仙桃、鄂南、黄梅四地观看日全食的情景报道。三峡库区是世界闻名的坝区。具有很高的关注度;黄梅一脚踏三省“湖北、安徽、江西”。记者孙滨搭乘飞机从武汉飞往北京,目睹了日全食过程。他的文章“太阳像小船般划过云彩”。读来别有风味。

这些节点与新闻点的选择,展示了从天上到地下不同角度观看日全食的情景。读者反映,阅读很有立体感和多元感。

有所为有所不为

湖北日报的日全食报道,受到读者关注。湖北日报7月31日“评报栏”刊登的读者来信说:“《湖北日报》在‘日食发生的第二天,就编发出三版珍贵、经典的文章图片,不仅重现了人们争看天象奇观,而且解读了‘天狗吞日的科学道理,成为一道酱及天文知识的科学文化大餐。充分表现了党报编辑积极传播天文科学知识、与时俱进的工作热情。”

在大家都关注的报道中,湖北日报出彩出新,有着自己的个性追求。

其一,精心策划,准确把握,形成合力。

在省科协7月中旬召开日全食发布会后。日全食的报道拉开了序幕。湖北日报的版面形态,决定了不可能如都市类报纸那样长篇累牍、事无巨细进行报道。但要有所为,体现省委机关报的竞争力,要在报道上体现出差异化。显现出权威性、引导力。

湖北日报把这次报道划分为日食前与日食当天两阶段:日食前几天,在文化版设置“相约日全食”专栏,教科文部围绕日全食组织稿件。其他部门相关稿件也刊发在专栏中。预测全食自然之美。引导人们关注宇宙之美:制定日全食当天报道方案,细分了各部门报道中承担的责任。从多侧面对日全食进行报道。策划到位,形成了报道合力。

其二,有应变力,灵活取舍。

好的报道,一定是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进。23日的日全食报道,原定连版栏题为“万里长江共此时”,摄影记者拍来了照片,画面很美。编辑在编稿过程中,觉得此照片似有缺失,不能反映出日全食,没有冲击力。经过对当日照片的挑选,编辑选择了一幅飞机逐日的照片。此照片的刊发,美化了整个版面,提升了报道的意境。

其三,求新求活,贴近生活,贴近读者。

新闻是与时俱进的。党报的报道也应该求新求活,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读者奉献精美的报道。

湖北日报此次报道,体裁多样,既有消息,也有通讯,还有短讯,有助于增强版面的视觉功能与编辑排版效果;在文字表达上,求新求活,吸引阅读。

23日刊发在一版的综合性消息,具有导读的意义。文章作者没有以四平八稳的方式报道日全食,而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轻松自然的笔调,描述了日全食来龙去脉、发生的前后阶段、个性特征。“8时10分27秒,月亮悄悄蒙上了太阳的脸——初亏开始”,“太阳与月亮,这对宇宙间的精灵。在人们的欢叫声和深情注视中,在遮遮掩掩间,联袂上演令荆楚大地为之着迷的视觉盛宴”。全文用词讲究,如“在遮遮掩掩间”生动传神地传递了日全食发生的一种特有情态,令人拍案叫好。这篇文字,把一次举世关注的全食转化为一场视觉享受,符合人们观赏与心理特征。评报专家认为“新闻内涵丰富、文笔生动优美、且有地方特点”。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示了党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群众的情怀。

猜你喜欢

全食日全食日食
日全食
改变世界的三次日全食
全食超市“以贵取胜”
壮美的日食
EasyNight日食小题板
日全食
全食超市的成功之道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