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引导策略例谈

2009-10-23沈小玲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9年10期
关键词:夜莺丑小鸭小鸭

沈小玲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在学习上,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从圣坛上走下来,成为师生关系里“平等中的首席”,“和孩子一同成长”。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为学习提供组织和机会;教师促进学生的学习,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语文课堂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下面列举几种课堂细微之处的引导策略。

一、在歧义产生之处引导

由于年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某些事物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但又无法让别人同意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为一个小问题争论不休。如果不解决或解决不恰当,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此时,教师的引导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教师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自己明白问题的症结之所在,自己说服自己,或是说服别人。学生不仅会明白分歧在何处,也会明白如何去思考类似的问题,举一又反三。

如《丑小鸭》的教学:

学生提出问题:丑小鸭到底丑不丑?

学生分成两派。一派说丑小鸭是很丑的,课文里就写着,并从课文中找出理由,没错。另一派说丑小鸭是不丑的,课文里也有写着,也是在课文里找的,没错。

教师说:小鸭是“丑”的,书中有证据。说小鸭“不丑”,书里也有。那么小鸭到底丑不丑?我们再回到课文,重新从课文中找理由。

学生再讨论、分析、整合,明白了丑小鸭非常美!他历尽了苦难和欺凌,却虔诚追求美好生活。发现自己是最美丽的天鹅,却不骄傲。他的灵魂是高尚的。

因此,“丑小鸭不丑”这种看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同。

至此,问题似乎得到了完美解决,但教师还可以再引导,再深化主题。教师问:为什么会说丑小鸭“丑”呢?

学生深入研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说小鸭“丑”,是因为从鸭子的眼光去看,他们认为只有“鸭子”才有纯正的血统,而丑小鸭没有。他当然没有,因为他不是鸭子。给一只天鹅取名叫“丑小鸭”,强烈的反差更衬托丑小鸭的美丽。

丑小鸭到底丑不丑?这个问题是有思考价值的。学生各自从课文中找到理由,理由都正确,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就这样,歧义产生了。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就会有两种答案。其实,丑小鸭是不丑的,站在鸭子的角度去看天鹅,标准不同,美的形象也就随之变化,丑小鸭小时候是一只小天鹅,他不是鸭子,当然不是“丑”的小鸭。更重要的是,丑小鸭虽历尽苦难,但心中有梦。他的灵魂是高尚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产生了变化,想法逐渐统一起来。在教师不经意的引导之下,文章的主题也轻而易举地显现出来,学生不仅读到了丑小鸭的形象,也读出了安徒生的影子。

二、在疑惑不解之处引导

孔子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当学生疑惑不解、久思未决、想说又没法说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把疑难的事情给弄明白。此时,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正强,教师的引导犹如雪中送炭,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感觉,留下深刻的记忆。有时学生还会顺着教师的引导发现更多的知识,使课堂教学的魅力更有影响。

如《三袋麦子》的教学:

教学快结束时,教师问:小朋友们,小猪、小牛和小猴,你最喜欢谁呢?

学生各有各的喜欢对象。有说喜欢小猪的憨厚,喜欢小牛的节俭,还有喜欢小猴的聪明。

此时教师追问:你们说书中的土地爷爷最喜欢谁呢?

学生猜测不已,议论不休。

教师说:请大家看看图片,再读读课文,或许就明白了。

学生从课文中找理由,交流:土地爷爷最喜欢的是小猴。

理由1:从图上看出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猴。土地爷爷把手放在小猴的头上,笑得很开心。

理由2:从课文里看出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猴。土地爷爷见到小猪憨厚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见到小牛,点点头,夸奖小牛节俭。见到小猴,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教师紧追不舍,问:你们知道土地爷爷为什么最喜欢小猴吗?

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说得很有见地。

喜欢小猪、小牛、小猴,因为他们都有让学生喜欢的理由,但仅此却是不够的,文本的价值取向是要明白谁做得最好,小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没有价值取向的语文课堂是没有灵魂的,少了价值引领的语文课堂只能走向平庸。教师对价值取向进行引领,可提升学生原有的认识。因而教师就让学生思考:土地爷爷最喜欢谁呢?学生又疑惑了。他们还不能确定土地爷爷究竟最喜欢谁。教师就引导学生从图片、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巧妙的引导,学生很快发现了正确的答案。教师顺势让学生说说土地爷爷为何最喜欢小猴。学生读书“进得去”又“出得来”,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在重点突破之处引导

每篇课文都有重点,都有主题,突破重点、提升主题是每一节语文课要完成的任务。语文教学提倡板块设计,要抓主要内容,抓主干,要重锤猛打。这是符合语文要求的设计,要不,平均使用力气,什么都是重点,就变成什么都不是重点、什么都不重要。但是对这些重点,学生可能也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此时,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引导意识,引导学生向重点靠拢,从字里行间挖掘出更多隐藏着的信息。

如《夜莺之歌》的教学:

教学即将结尾,教师问: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它包含着哪些意思?

学生回答:“夜莺”贯穿了全文,是最重要的。它是骗敌人的音乐,歌声引起了德国兵的注意,把德国兵引到了小男孩身边,落入小男孩设计的陷阱。它是和游击队联络的音乐,小男孩用夜莺的叫声告诉自己人,敌人来了。

学生知道“此中有真意”,但“欲辩已忘言”。

教师引导:课文写“夜莺之歌”,其实就是在写小男孩,写小男孩什么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启发:“夜莺之歌”也是写游击队员的,写他们什么呢?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夜莺之歌”与波兰人民有关吗?

学生学习、交流,回答:“夜莺之歌”是一首赞歌,是对小男孩机警勇敢的赞美,是对游击队员不怕牺牲的赞美,更是对波兰人民捍卫祖国尊严的赞美。

“夜莺之歌”确实是一首赞歌,是献给男孩、献给游击队员、献给波兰人民的一首赞歌。这是课文的中心之所在,是必须让学生明白的。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对“夜莺”的某一方面进行解释,是学生的感悟,没有错。学生读懂了:这是骗敌人的音乐,是联络自己人的音乐,是掩护自己的音乐。但如果仅停留在这种认识上,那就不够了,教师不能牵强地把文章的主题观点灌输给学生。教师要引导,再进入文本,寻找藏在文字背后的意思,学生也因此体验到“夜莺之歌”就是写小男孩,写游击队员,写波兰人民,学生很快地想到这是一首人民的赞歌,一首正义的赞歌,一首热爱和平的赞歌。

四、在意味幽远之处引导

小学里有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看到文字,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活的图画,有限的形象表现出无限的深意,给人启发,耐人寻味。但学生对这些幽远的意境往往不领情,更多的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品尝不到个中的滋味。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细细地欣赏,好好地把玩,进入课文描写的境界,或许就是锦上添花,或许会是神来之笔。

如《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学:

最后一句话: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不好意思了,小柳树笑了。学生读后,知道了两个信息。

教师引导,小柳树为什么会不好意思?

学生再读,结合课文内容,他们读懂了,他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学生认为小柳树不好意思,是因为在春天,在夏天,小柳树讥笑小枣树太过分了。小柳树认为小枣树结了枣之后也会来嘲笑它,可小枣树却没有这样做。

教师与学生交流:小柳树笑什么呢?

学生认为小柳树是笑自己,它觉得自己太骄傲了,真不应该那样对待小枣树。小柳树的笑是开心的笑,它终于交上了一个真正的朋友——小枣树,一个会欣赏小柳树的朋友。

“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不好意思就不好意思了,笑了就笑了,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学生心里就会这样想。但是“不好意思”“笑了”,词语的背后有许多隐藏着的潜信息,是必须要让它显现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驻足欣赏,他们的感悟就很有见地,从“不好意思”里竟然读懂了小柳树是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读懂了小柳树的“笑了”还包括交到真正朋友的愉悦。学生是可爱的,小柳树在学生的欣赏下也越发可爱了。

(浙江省苍南县教育局教研室 325800)

猜你喜欢

夜莺丑小鸭小鸭
夜莺
夜莺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小鸭
《丑小鸭》后传
夜莺
我很丑,但我有梦想
小鸭捕鱼
爱不会变
五只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