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新批评解读

2009-10-23李晓梅

电影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反讽哈克吉姆

李晓梅

[摘要]马克·吐温是以幽默作家的身份跻身美国文坛的。他善于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描写天真的主人公。玩笑中带着辛酸,幽默中含着讽刺。他的嬉笑怒骂背后总让人“带泪地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有代表性的一部长篇小说。对这部作品,世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试着从新批评的角度解读马克·吐温的这部代表作,从两个方面:一是哈克的两重心理特征;二是文章所运用的反讽手法,来分析这部小说所表现的社会意义,展现小说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强烈对比。

[关键词]哈克;吉姆;理想;现实;反讽

一、引言

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英美崛起并曾盛极一时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虽然后来在西方文艺思潮成加速度发展,新论迭出的时代逐渐式微并最后几近销声匿迹,虽然它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公平地说仍不失为一种很有价值、值得推崇的批评方法。新批评的文本中心,它对文本分析的特别强调。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新批评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批评,主要的一个策略便是对文本作精细的阅读。当然,任何的文学批评,都要以细读作品为前提。但新批评却有所不同,而是异乎寻常地细,可谓精细入微。阅读时,批评者须认真关注作品的内在构成与本质特征,从诸如反讽、语调、语义含混、象征、神话、张力等一些重要的批评范畴着手,对作品进行把握、理解与描述,揭示作品的意义。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逐一讨论,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诠释。

“反讽”原为一种修辞术,也就是指我们说话时真正的意思与我们所说的话正好相反,也指事情的发展结果与我们原先的期望和预料截然不同。主要有两种:词语反讽与情境反讽。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我们首先强烈地感到作品的反讽并惊异于作者对此手法娴熟的使用。不仅是词语反讽,亦有情境反讽。它们对表现、强化小说的主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拟利用这一武器,对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下简称《哈》)作一尝试性解读,以期更好地了解该作品的价值。

二、评论家眼中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马克·吐温是一位有鲜明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从资产阶级理想出发,以幽默讽刺为武器,大胆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他的创作是美国进步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善于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描写天真的主人公。玩笑中带着辛酸,幽默中含着讽刺。他的嬉笑怒骂背后总让人“带泪地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有代表性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中心人物是白人孩子哈克。他不堪忍受父亲的暴力管制和道格拉斯寡妇家的文化枷锁,在一个月明之夜,布下巧妙的疑阵逃了出来,在人迹罕至的杰克逊岛上遇到从主人那里逃出来的黑人吉姆。他俩乘木筏在广阔的密西西比河上顺流而下,一起逃亡,一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经历了离奇、古怪的事件,彼此相依为命,结下深厚的友谊。但是他们没有找到想象中的自由天地卡罗镇,却遇上了自命为“国王”和“公爵”的两个狡诈的骗子,他们企图卖掉吉姆。哈克在汤姆的帮助下救出吉姆,最后才获知:根据女主人的遗嘱,吉姆已经获得了“自由”。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全世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受到了欢迎,这可能使人产生一种印象,似乎这本书一问世便获得一切人的好评。事实上,马克·吐温的这部小说也曾引起众多的评价。《世纪杂志》的主编吉姆曾因发表了这本“有问题的书”中的几章(在单行本问世之前)而受到攻击,他不得不说服那些读者:马克·吐温绝对没有嘲弄宗教和道德。

美国文学研究者着重指出了作家的同代人对《王子与贫儿》和有关哈克的这部小说所持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有一位研究者写道,那些爱读《王子与贫儿》、受过教育的人士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深感失望。甚至有人认为,“哈克贝利·费恩这个赤脚美国人的民主性比汤姆·肯迪的民主性更有一种挑衅性的甚至危险的新东西。”

时至今日,美国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疑虑仍然没有消除。费特万格证实,许多美国读者认为这部小说无非只是一本儿童读物而已。他说,美国读者“看不到这本书里洋溢着的那种对故土的苦涩的爱。而德国读者或俄国读者对马克·吐温幽默和讽刺的深度及深刻现实意义的感受要强烈得多。”很久以来,许多资产阶级文学研究家一直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作者描绘成一个力图让读者开心解闷,粉饰现实的作家。认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只不过是一本好笑的儿童读物,并非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但是美国文化界其他许多著名人士却高度评价了这部美国现实主义的杰作。神话《里姆斯叔叔》的作者JowelHarris 1885年在给马克·吐温的信里,敏锐地指出这部小说是迄今为止对美国文学的一个最有特色的贡献。海明威在《非洲的青山》一书中兴奋地说,“整个现代美国文学的源泉就是马克·吐温一本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最优秀的一本书。”

三、解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意义

小说自始至终都是以哈克的第一人称表现的。哈克是个几乎目不识丁的顽童,对长者的教诲无动于衷,对文明教化只感到约束,他向往自由,说话直截了当。通过哈克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叙述,小说由此向读者展示了广阔而生动的社会现实画面和形形色色的人物长廊。杀人掠货的强盗、自称国王和公爵到处招摇的骗子以及小镇的酒鬼、轮船水手等等,无不栩栩如生。

本书中的黑奴吉姆勇敢坚强,忠诚无私,是向往自由的黑人形象。吉姆向往自由,在“逃往自由”这个共同目标上,他与哈克同舟共济。在逃亡途中,哈克掩护他,他也百般照顾哈克。他们在患难中冲破种族和社会地位的森严界限,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哈克和吉姆都具有“反英雄”的形象。

1 理想与现实的充斥对哈克心理的影响

哈克是个白人小孩,自小受的是蓄奴制道德教育,只有不要脸的坏人才帮助黑人逃跑。难怪汤姆决心帮助逃亡的黑人这件事,弄得小说中这位主人公困惑不解。他不懂,为什么汤姆“这个好人家出身,受过教育……又不笨……心地又好的孩子,竟忘记了自豪感和自尊心,竟同意让黑人自由。”哈克总要在奴隶废止主义者这个词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坏透了的”。然而,现在哈克不仅要和那些想重新奴役黑人的人们斗争,而且还要克服自己身上的偏见,在密西西比河上好几天的航行中,他一直拿不定主意:是把黑奴吉姆交给当局还是隐匿不报。当吉姆愈接近自己的目的——成为自由人,哈克的内心就愈感到不安,“到现在为止我一直不明白我干的是这种事,现在我才明白过来,浑身像火燎似的……这不能怪我,因为不是我带走他的,让他离开的是他法定的主人。可是这也没有用,良心一直对我说:‘你明明知道他是个逃亡的黑人呀,你本应该把船划到岸上去告发的呀!”

马克·吐温创造了一个心理活动十分丰富而又真实的

形象。同时,作者通过对哈克眼中见到的现实阴暗面的描绘并不时加以强调,使哈克所痛恨的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尽量突出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讽刺和嘲笑使马克·吐温有可能充分表达他对现实生活中那些可卑可耻的现象所持的态度。

马克·吐温在这个叙述哈克受到“良心谴责”的故事里自然也加进了讥讽夸张的成分。这一点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描写哈克同自己就奴隶制以及应如何处理吉姆问题进行争论的所谓最后阶段的那一章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那两个心狠手辣的骗子“国王”和“公爵”把逃亡的吉姆交给了奴隶主,哈克对此愤慨万分。就在这个当口,他又一次思考起来:他救出吉姆的做法对不对。他甚至还出现了一个念头:最好还是把吉姆的下落通知他的主人沃特逊小姐。作者几乎把这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添上了讥讽的色彩,尽管讲话人自己并不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哈克说,“这是因为:万一她发火,不肯原谅吉姆这种忘恩负义的卑鄙行径,再把他卖掉呢?”尽管哈克受了南方奴隶主观点的影响,但他当然不会真的去责怪吉姆想要摆脱奴役地位的这种“忘恩负义的卑鄙行径”。作者之所以夸大哈克的幼稚,只是为了更鲜明地指出奴隶制度的丑恶而已。“再把他卖掉呢?”这几个字乃是对奴隶主道德本质的深刻讽刺。在奴隶主看来,黑人向往自由是不道德的,而奴役人却是对这种道德原则的颂扬。”。

哈克给沃特逊小姐写了封信,心里这才轻松下来,他“觉得有生以来第一次洗掉了身上的罪恶”。但他不知不觉地回忆起吉姆这个黑人跟他是多么要好,多么关心他。“我无意中一回头,看到了我写的那封信。它就在我的旁边,我拿起信,拽在手里。这时我浑身发抖,因为我一定要彻底打定主意,选择一种办法——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我考虑了一会,这时好像呼吸都停止了。我对自己说:‘没办法,只好到地狱里受火刑了。我心一横,便把信撕得粉碎。”哈克决心为了黑人,为了别人,为了反对他从内心深处认为是非正义的东西而去下地狱。这把哈克这个形象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辛辣的反讽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反映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居民形形色色充满矛盾的生活。在这部小说里,有许多可笑的地方。我们既可以看到粗野幽默的成分,也可以看到日常生活的幽默和最辛辣尖刻的嘲讽。马克·吐温的艺术才华是多方面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艺术描写表现了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风格。最突出的就是在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中所经常提及的“马克·吐温式的幽默”——含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的成分,并服从于刻画特殊人物需要的堪称典范的幽默。

首先,哈克独具特色的言辞常常是反讽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开篇就扑面而来。如“道格拉斯寡妇收我做她的干儿子,说是要教我怎样做个文明人。”联想到主人公在她家所受到的种种约束、限制与训诫,我们知道这所谓的“文明”实在值得怀疑(不外乎站要直,坐要正,吃饭要准时,饭前祷告,饭后读经等);哈克想抽烟,寡妇不允许,说是坏习惯,但“她自己就吸鼻烟;当然,那不要紧,因为那是她自己吸”;在同吉姆谈到什么“国王”“公爵”等统治阶级、贵族阶层人物时,哈克最后议论说,“皇帝到底还是皇帝,对他们得尽量包涵”,但实际上他真正要说的是,“他们是一群非常混账的东西”;而在谈到所谓的绅士时,他评论道,“格兰吉弗德是个绅士,你知道。他浑身上下都是个绅士;他的全家也是。正像俗话说的那样,他的出身很好……”所有这些反讽,把当时南方社会那虚假的文明,束缚人的规矩礼数,可笑的社会等级制度等轻轻松松地揭了老底。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在提到文明时,还有意把“civilization”以及它的动词形式“civilize”拼写成“sivilization”与“sivilize”。尽管这样做的目的表面上是为了表明主人公的文化程度低,对这个单词不熟悉,但这恐怕并不是惟一的目的。作者似乎还要表明主人公与他所在的那个社会的文明的隔膜与陌生,或者说对其所代表的价值观以及它的实质表示质疑甚至鄙弃。

主人公与吉姆的整个逃亡具有情境反讽的意味。两个人,一老一少,一个黑人,一个白人,年龄不同,肤色各异,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寻找自由,但却出于不同的原因。吉姆为的是要逃离万恶的蓄奴制,改变被奴役的命运,哈克则是为了要摆脱那制约他、禁锢他的“文明”。然而,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得到所要找的自由,相反,却失去了原有的自由。他们不得不躲躲藏藏,昼伏夜出,惟恐撞上任何人,但后来还是被迫和两个骗子搅合在一起。有时,吉姆实际上彻底地失去了自由:遇上人群时,为了遮人眼目,他们把他实实在在地捆绑起来,声称他是逃跑后被抓住的黑奴,他们正把他带回原地,予以惩罚。就连哈克也好不了多少,有时甚至失去了自我——不得不扮成个小姑娘出去打探情况。最后,哈克不过是兜了个圈子又回到从前的状况,而吉姆则被骗子们出卖,关押在菲尔普斯农庄。这一切,似乎是要表明,南方的那个社会,旧势力是强大的,个人的反抗与各种努力是徒劳的,或者至少说是很难的。吉姆最后的自由还是得益于沃特逊小姐的一纸遗书,归功于她的恩赐,是她在遗嘱中写明她去世后她的所有奴隶将获得解放。

同样,哈克所走过的心路历程亦具有反讽的味道。他是一个十来岁的流浪儿,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承认自己没有教养。对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文明社会,他常常觉得它是对的。它的规矩、礼数、道德准则、法律等都是那个社会所应该有的。违背这个社会的礼数、道德是错的,而帮助黑奴逃跑则是犯法的事。然而,经过几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决心帮助吉姆,承认自己甘愿堕落成坏孩子,甘愿死后“去那坏地方”(下地狱)。可是实际上,我们明明在这里看到主人公所做的一切都完完全全是对的,错了的是那个所谓的文明社会。马克·吐温是位语言大师,擅幽默、讽刺,言语间意蕴丰富,意味深长。新批评派所倡导的“含混理论”,亦即他们所关注的语义含混,表达模糊,多义等,拿来用之于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反讽是适用的。

四、结语

在哈克的内心深处,一直与人们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观念进行着开始困惑继而自觉的斗争。他起初对规定必须把吉姆送还给他的主人的法律是否合乎正义困惑不解,在社会准则和自己良知发生的冲突中,他不断认识着,坚定着自己。天性和良知战胜了社会的偏见和维护私利的法律。小哈克在虚伪社会道德与善良天性的矛盾中成长起来。按照自己的判断行事使他获得了真正心灵的自由。他这样做时,当初要摆脱文明教化和醉鬼爸爸的束缚而产生的自由向往才有了明确的意向。

“张力”是新批评派那里通常用于诗歌分析与批评的一个术语,具体地说,指诗歌的“内涵”与“外延”两者之间的对立与相互作用。假如我们将此概念稍作修正,泛指文学作品的容量与蕴涵,可以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作品具有极大的“张力”。它表现了多重主题,可以有多层面的理解。如,它不仅仅是反映了反蓄奴制的主题,也抨击了宗教、文明的虚伪,可鄙的社会等级制,讴歌了自由追求等。其艺术含量之高,人们甚至可以用各种批评理论对其进行解剖:社会学的,道德学的,心理分析,新批评,神话原型,阐释学,结构主义等等。无怪乎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作者最优秀的作品。用海明威的话说:“它是我们至今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作品。现代所有的美国文学作品都起源于这部书。以前没有一部作品,今后也不会有任何作品会像它一样优秀。”

从表面上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描写了一次充满危险的旅行。实际上这部小说已远非单纯的少年冒险故事。它触及了美国当时最敏感的种族制度,迫使读者去思考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在宣传种族平等方面有了新的意境和深度。

猜你喜欢

反讽哈克吉姆
哈克出逃并找到一个朋友
哈克寻宝记
原始魅力——吉姆·科普
吉姆餐厅
让身体从纸中穿过
水里的倒影
《小世界》的现实主义革新之我见
布哈克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