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想用石油拉拢中国

2009-10-20

环球时报 2009-10-20
关键词:制裁石油伊朗

让盟友增加对华出口 想软化中国对伊立场

●本报驻美国、加拿大、英国记者 周兵 陶短房 王晓雄●本报记者 魏莱●陈一

美国似乎要在伊朗问题上给中国出个大难题。《华尔街日报》19日爆出,奥巴马政府正鼓励中东国家加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以软化中国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此前,美国还传出“美国墨西哥湾的油田也可能第一次向中国石油公司开放”的消息。这些看似配合中国在世界上更方便获取石油的举动,实际是要求中国在伊朗问题上放弃独立制定政策的做法,在得到一些好处的情况下跟在美国后边跑。在以往的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还没有被西方“收买”的先例。“如果在伊朗问题上,中国跟着美国跑了,那么苏丹问题呢?缅甸问题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高祖贵对《环球时报》说。但如果中国完全拒绝美国的主意,会不会造成与西方世界新的紧张呢?这似乎也是个问号。

“美国想用石油动摇中国”

《华尔街日报》19日的这篇报道题目是“美国想用石油动摇中国对德黑兰的姿态”。文章称,美国政府正采取措施,鼓励主要阿拉伯国家增加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以期减少中国对伊朗石油的依赖,从而换取中国对美国加强制裁伊朗政策的支持。报道援引美国和阿联酋官员的话称,美国政府的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效,日前阿联酋政府已经同意,在未来6个月内将其对华石油出口由原先计划的每天5万桶增加至每天15万-20万桶。该报道还引述一名不透露姓名的沙特知情者的话称,“与伊朗关系紧张的沙特也将增加对华石油出口,沙特从中国进口的武器和消费品比伊朗进口的要多得多,沙特正考虑如何利用这些来说服中国疏远伊朗”。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及盟国越来越意识到,缺少中国配合与支持,国际社会就无法构成对伊朗足够的压力。美国希望用阿拉伯国家的能源和与中国联系来赢得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合作。

就在两天前,西方媒体报道称,美国有意向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出售墨西哥湾的一处油田权益,这片油气区块的权益目前属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中海油目前正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谈判。《华尔街日报》称,如果交易成功,将是“美国墨西哥湾油田第一次向中国石油公司开放”。

19日,美国、法国、俄罗斯和伊朗代表在维也纳开始新一轮的核谈判。美国参议院于15日通过了对伊朗汽油供应商的制裁法案,启动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的序幕。此前美国利用暂缓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筹码,换取莫斯科在制裁伊朗问题上默认西方议案。因此,中国似乎成了最后一个障碍。

对于向中国提供石油换取中国同意的策略,西方显得有些过于自信。法新社19日题为“专家认为中国可能屈从制裁伊朗”的报道称,尽管中国一再声称反对制裁伊朗,但是北京为了保护其更广泛的利益可能会做出妥协。法新社认为,中国反对制裁,商业利益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法新社引述名为“全球洞察”分析机构专家的话说,“中国需要能源,但是也需要西方国家为其产品提供市场”。法国CANAL+电视台分析称,美国似乎正在调整其在中东及伊朗问题上的外交策略,打算更多地使用“石油牌”影响和鼓励合作者。报道指出,美国有关人士发现,以往单纯施压的做法收效甚微,因为合作者无法从合作中得到足够回报,以补偿与伊朗关系恶化所造成的损失。路透社称,中国对伊朗石油的依赖很深,是伊朗的第二大石油买主,同时刚刚宣布要加强和伊朗的经济合作关系。而且中国握有安理会否决权。

伊朗将是奥巴马访华的关键议题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中国和伊朗的贸易,特别是石油进出口一直被西方议论纷纷。《洛杉矶时报》18日称,目前有100多家中国公司在伊朗有业务,在伊朗面临制裁的情况下,中国同伊朗的双边贸易在去年上升了35%,达到了27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在过去5年里,中国同伊朗签署的石油协议估计有1200亿美元,以保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文章称,中国几乎没有石油储备,它通常除了求助于伊朗和委内瑞拉这些不稳定的国家外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更加安全的石油供应长期以来一直由发达国家控制。伊朗将是奥巴马访问中国时的一个关键议题。

对于美国企图用石油软化中国的这一策略,许多网友并不以为然。在《华尔街日报》网站19日的报道后,网友史蒂文写道:“奥巴马政府只是在假定,中国的唯一利益是能源安全,而不是削减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而且这篇文章也在假定俄罗斯将会接受更加强烈的制裁措施。这忽视了希拉里女士这两天访问莫斯科时所蒙受的羞辱”。一个名叫“伊姆兰”的网友认为,“钉在伊朗身上的螺丝钉正在旋紧。对这些事必须同对伊朗革命卫队的攻击等发生在伊朗周围的一系列事件一起看待。”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日报》18日称,能源安全对中国战略安全日益重要,而中国一向认为只有自主投资开采才是最保险的,因此虽然中国企业在伊朗的石油项目大多尚未收到明显效益,但它们绝不会轻易放弃和退出,这从中国在伊拉克石油开采投标上的锲而不舍就可见一斑。

“中国对伊政策面临艰难选择”

中国在伊朗问题上的表态近来格外受关注。《耶路撒冷邮报》16日以“中国与伊朗的能源联系不会影响北京的立场”为题刊登了该报对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赵军的专访。在文章中,该报问道,“中国是否因为两国的能源关系而拒绝对伊朗实施更严厉的制裁?”赵军说:“中国一直奉行和平自主外交政策。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看待问题。”他说:“我们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从这点来说,我们强烈反对伊朗应该发展核武器的观点。”他同时表示,北京支持每一个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14日称,“中国对伊朗政策面临艰难选择”。文章称,中国对伊朗问题的尴尬立场正在经历深刻转变。中国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有核国家,但成为全球大国却是最近的事情。随着中国足迹不断在中东延伸及其中东利益日益增加,中国在该地区的行动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中国已变得异常强大,无法藏在角落,也没有机会躲藏。中国必须意识到,它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不仅事关本国利益,也影响国际社会的利益。文章还称,“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合作伙伴,中国似乎不可能仅因为商业利益而招致双方战略对峙。中国如何更好调整政策将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考验”。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日前的一篇文章称,就任何一个议题而言,中国的作用都至关重要。但中国会发现自己的行为总是跟不上外界的期待:它越证明自己能做出更多贡献,外界就越需要它贡献得更多。这在中国对伊朗态度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对伊问题考验中国外交智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高祖贵1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与地区事务中的参与会“越来越深”,这是个自然的历史进程。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是“独立思考与判断”的,不会仅用具体的利益来考量伊朗核问题。中国与阿联酋和沙特之间的关系不错,但这个良好的关系与局面不是因为美国提出什么伊朗问题解决方案之后所得到的回报,更不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特殊的交易安排。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凤对《环球时报》说,美国希望鼓动中东有同盟关系的“小兄弟”给中国“一些甜头”。但实际上,西方应该正视中国正常的石油需求。中国为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作了巨大贡献,西方也应从结构的稳定性上、从机制的保证以及从长期的发展关系上考虑到中国的关切与利益。王凤说,在伊朗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一直鲜明,反对核扩散,但支持和平利用核能。在这两个目标之间,中国与国际社会都有广阔的空间。中国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积极发挥沟通桥梁作用,中国处理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将考验中国面对复杂的、棘手的、不确定的国际事务的能力与智慧。▲

猜你喜欢

制裁石油伊朗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石油PK太阳能
过于逼真
欧盟对白俄罗斯制裁延长一年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制裁等于束手无策
掉了一个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