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超直采之路不平坦

2009-10-20

物流 2009年8期
关键词:生鲜标准化农户

王 衍

国家应该对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进行规范,支持大型的超市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从源头做起确保产品的质量。

经济学家温铁军是提出“三农”概念的第一人,但绝不是关注“三农”问题的第一人。“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早就被中国的两大伟人孙中山和毛泽东所意识。时至今日,“三农”问题已经写入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文件,足见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日前,为了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下发通知,决定在河北等15个省(市)开展“农超对接”铽点工作。

所谓农超对接,是指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与现代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由农户向超市等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质量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

观望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之后,农户和超市订立供购合同,降低了销售市场难以预测给农户带来的种植风险,保障农户的种植收益,另一方面,农超对接在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节省了中间流通成本,这样可以提高超市的竞争力,超市又可以把节省的成本让利于消费者,让消费者可以低价购买到高品质的农产品,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农超对接是一个农户、超市、消费者三赢的模式,得到了很多商家的大力支持,家乐福、沃尔玛、步步高、心连心等超市已经开始展开相关工作,抢滩田间地头。不过,也有一些商家持观望态度。

宏城超市成立于1995年,至今在广州市区及周边已有网点110家,其中加盟店65家,直营店45家,商品100%由总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宏城连锁超级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向东认为,目前中国的农产品还没有产业化,来源很分散,难以做到一家供货,农产品的质量没有保证。在农超对接的模式中,农产品的质量是前提,中国目前的这种生产模式难以确保直供农产品的品质,因而影响了农超对接模式的全面展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来生产、加工,这样从一开始的环节就已经通过技术来控制损耗。如果从一开始就按照标准生产、加工、入库,然后通过冷链完成从农户仓库到超市仓库的转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与中间商合作成本更低

宏城超市很早之前就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配送中心8000平方米,仓库容量为1500~180Q万吨,目前的日常库存量约为900万吨。“目前配送中心支持公司再扩展几十间店是没有问题的,在经营的一万来种货品当中,肉类和鱼类由供应商送到门店,蔬菜则由配送中心来送”。

宏城超市的定位是生鲜超市,生鲜是其经营特色之一。在某些生鲜产品的配送上,蔡向东表示,宏城超市的做法是跟一个供应商签订一个协议,供应商作为采购和配送商为宏城超市采购商品并负责配送。又或者宏城超市采购产品后交给该供应商配送。选择这样的做法是因为这些产品(如冷冻品等)的保存费用很高,和中间商合作有利于对采购时间、入冷库时间和到店时间的控制,从而节省费用。“生鲜物流中心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企业很难维持,和别人合作成本更低”。

生鲜物流的标准化问题

蔡向东认为,现在生鲜物流的标准化问题无法由零售商来完成。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标准化要从产地开始,产地没有标准化,农药残留问题首先就保证不了。”目前,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地分散在各地,且规模都不大,源头到集散地的损耗问题没有解决,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一时难以实现。对于一些人提出的让超市从源头去收获,然后通过统一加工来完成产品的标准化的这个观点,蔡向东认为很难实现,原因是超市没有收购农产品的权利,税收方面很难控制,除非国家有相应政策。

另外,超市是按统一价格出售农产品的,在统一价格下产品的品质必须是差不多,因而必须对生产行为进行控制才能保证直采产品的品质。“最大的问题是零售商没有精力去管理农户的生产行为”,“面对一百个生产合作社,我们没有什么精力去管理他们的生产行为,他们又没有能力储存分销。”零售商和生产农户之间这种管理精力和能力的缺失,直接造成农产品质量保证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蔡向东认为国家应该对生产标准化问题进行规范,“支持大型的超市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从源头做起,提高生鲜产品的质量。

种自己擅长的东西

当下,有些超市收购产地,建立种植基地,自产自销。对于这种做法,蔡向东的看法是,“几十亩地无法满足超市的需求,经营一家超市,蔬菜品种有五十到八十个,超市不可能把这些品种都种齐全。”他认为可行的办法就是种自己最擅长的单品。80%的产品还是从别的地方采购,而20%的产品自己种,如自主品牌的优质菜。完全自己种虽然可以解决产业化和标准化的问题,但因资金和耕地等的限制,自主种植的可行性不大。对于商家来说,“一切应按最低成本运作”,因而,“产业化和标准化不可能是零售商承担的。”

农产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超市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农超对接作为一项联系农民和超市的政策目前仍处于试行阶段,要真正实现农民与超市的无缝对接,相关方面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生鲜标准化农户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生鲜灯的奥秘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