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轮车夫读博不应寄希望于幸遇伯乐上

2009-10-14

党员文摘 2009年9期
关键词:三轮车夫佳话风向标

成 露

38岁的三轮车夫蔡伟只有高中学历,最近却被列入了复旦大学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并师从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据说,蔡伟是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个以高中学历报考复旦大学博士生的考生。毫无疑问,在这则佳话背后,既有一位贫寒子弟对学问心无旁骛、不求名利的热爱与执著,更有一位学者惜才的慧眼与一所大学开放的胸怀。

就在人们热议三轮车夫读博的同时,又传来博士生因担忧论文通不过而自杀身亡的悲剧。事实上,这几年,诸如此类的新闻并不鲜见,悲剧的背后与博士教育异化不无关系。社会对于高学历的畸形追求,使很多人把博士当成就业和晋升的“敲门砖”,而非出于学术理想;相应的,学校对于博士生的选拔方式,也导致“入门”者多为应试高手,而非学术精英。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博士生压力大,另一方面产生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因此,三轮车夫读博不应只是一段佳话,一个个案,而应成为博士教育朝学术本位回归的风向标,也应成为高校、名校抛弃身份高低、门户之见的风向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应该说,蔡伟是非常幸运的,遇上了裘锡圭这位伯乐,否则,就算满腹经纶,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他很可能难以逃脱当一辈子三轮车夫的命运。因此,我们不想只把三轮车夫读博看成一个励志故事,单单靠故事去激励更多像他那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心怀梦想,努力奋斗。现实里,有很多个蔡伟,难道他们要改变命运,只能寄希望在幸遇伯乐上吗?事实上,当前社会上仍然缺乏帮助贫弱者改变命运的机会和渠道,甚至贫弱还存在代际传播的趋势,比如农民工的子女摆脱农民工的命运并不容易,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成为新一代农民工。因此,蔡伟读博更应成为社会为贫寒子弟打通上升渠道的风向标。

建设开放社会、和谐社会必然意味着所有人都能无障碍地参与社会流动。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下岗职工、三轮车夫读博当成佳话和美谈,更应该从制度层面使类似的佳话和美谈更多地涌现。

(摘自2009年5月3日《工人日报》 原标题为《下岗职工读博不应只是佳话》 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三轮车夫佳话风向标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黄桥战役中的统战佳话
“错字”反成佳话
最美的车夫
中国蓝风向标
风向标 2016日内瓦车展
三轮车夫父子
热心帮教传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