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草建设 让荒漠变绿洲

2009-10-12张海波史彩华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盐碱地

张海波 史彩华

摘要:本文论述了生态草的内涵,进行生态草建设的环境背景,生态草建设的优势,生态草建设的技术措施以及发动社会力量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做法。

关键词:生态草 盐碱地 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129-01

1生态草的内涵

生态草是农田种草和牧场草原以外以生态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用草。所谓生态草建设,就是以遏制草地“三化”、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在我省西部生态脆弱区,对盖度在60%以下的草地,采取封、补、种、改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功能比较完备的生态植被。生态草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工程化治理模式。吉林西部的生态草建设工程是不亚于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对维持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建设生态草的环境背景

由于生态系统恶化,灾害性天气增多,400毫米等雨线东移,干旱少雨地区增加。气候干旱是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而生态失衡又进一步影响气候变化,二者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草原生态环境的盛衰状况不仅决定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同样也决定着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草原畜牧业发展缓慢、依然是“靠天养畜”的发展模式,加之技术水平不高,草原畜牧业仍然是弱势产业。建立生态草是必要的:缺乏正确的资源环境观、草原生态建设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工业反哺农牧业的新阶段,都要求尽快建立健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草建设的技术措施

在恢复植被生态系统方面,概括出封、造、补、种、改5字治理方针,使生态草建设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作为草业科技工作者,我们感到由衷高兴,现就生态草建设的若干技术措施作如下探讨。

3.1围栏封育重在栏内建设

草地围栏是科学利用草场(如划区轮牧)和保护草场的重要手段。退化、碱化、沙化(三化)草场围封后,避免了人畜的干扰破坏,当温度、水分和土壤等植物生长条件具备时,草籽就会萌发生长,对有自然恢复能力的草地(覆盖率40%~60%),围封起来可促进草地植被自然恢复。草场围栏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物生长季节绝对禁牧,最好能做到全年封闭。另外,围栏能否持久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是否有专人管护、签订承包合同,及时维修、制定乡规民约和奖罚条例等,围栏一旦损坏而不及时修补和追究相关责任,后果将不堪设想。

3.2“三化”草场盐碱含三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西部地区的“三化”草场,因地形地势、土壤种类、植被类型和“三化”程度等都有明显差异,围栏封育后,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①轻度“三化”草场:这类草场可利用羊草根系发达、无性繁殖能力强的特点,用9SF-2.45型草原松土施肥机作业,改良一次可增产5年以上,产草量提高l倍左右。为了不影响当年采草,可在采草后至封冻前进行。投资为600~800元,方法简便,见效快,易为群众接受。

②中度“三化”草场:这类草场可在6月份降透雨后至雨季前,采用重型圆盘耙松土12~15cm,施复合肥150~200 kg/hm2,补播羊草20~30 kg/hm2,轻型圆盘耙覆土并镇压。改良后的草场,产草量可提高2倍以上。

③重度“三化”草场:此类草场采用浅耕翻、施肥、播种效果较好。在雨季前用机引犁浅翻15~17cm,重型耙和轻型耙碎土后,施复合肥150~200 kg/hm2,撒播或条播羊草种子30~4O kg/hm2,再用轻耙覆土并镇压。为不使羊草根茎受损,上述作业应连续进行。增产年限可达15年以上,产草量可提高3~4倍。

④极重度盐碱化草场: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仍是种植碱茅,建立碱茅人工草地。已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广泛应用。

3.3以土定草,科学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西部地区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是草甸土、淡黑钙土、栗钙土、盐碱土和风沙土。生态草种植的土地,多数为盐碱含量不同的盐土或碱土。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一批优良牧草可在不同盐碱含量的土壤上种植。就现有的土地资源分析,退耕还草的土地,多为轻碱地(含盐量0.1%~0.3%);退化草原中的平原草甸,多为中度盐碱含量的土壤(含盐量0.3%~0.6%);地势低洼平坦,积水内涝和过牧而形成的连片碱斑地,多为重盐碱地(含盐量0.6%~1.0%);沙化草场多为风沙土。根据这些不同的土壤类型,宜选择饲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草种,实施科学种植,使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4盐碱地栽植灌木不宜过多,应与生物围栏相结合

目前,生态草建设区内多为碱湖周围的盐碱土和极重度“三化”草地,植被多为耐盐碱的盐生植物。柽柳的耐盐碱力和适应性较广,在许多地方已大面积种植。柽柳虽在改善生态环境、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生态作用明显,但其经济价值不高。除可作为薪炭材外,其它用处不多。柽柳栽植不宜过多,更不宜成片栽植。筛选和培育既耐盐碱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灌木(如沙棘、枸杞等),全面挖掘生态草建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西部地区农牧民早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4总结

从植物学的角度讲,树和草都是种类丰富、形态多样、生活习性各异的大家族;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森林和草地在地球植被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也不可能被其他植被群落替代的关键作用。所以,要真想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让荒漠变绿洲,只有实事求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实行林草结合,才能建设好生态屏障。生态草建设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次重要的机制创新,对全国大面积荒漠化土地治理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加文.关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思考.中国草原网,2007.

[2] 刘延春.生态草建设的有效途径[N].吉林日报,2003.

[3] 王英敏.吉林三大工程写就绿色篇章[N].中国绿色时报,2007.

[4] 陈佐忠,汪诗平.关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草地学报,2006.

[5] 冯立新,伊洪伟.经营森林理念及其在吉林省的应用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6.

[6] 李建东.吉林植被[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 林宣.吉林生态草治理完成520万亩[N].农民日报,2006.

[8]生态草建设工程.吉林年鉴,2006.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建设盐碱地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 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探究
生态环境建设下的新农村林业发展策略研究
浅析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
浅析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
盐碱地冬小麦喷灌栽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