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土木工程中的风险管理

2009-10-12余文晖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风险管理

余文晖

摘要:本文以土木工程中的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与此相关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土木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回避、风险减轻、风险自留、风险分散、政府防范以及风险的监督和控制等内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土木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供指导,对于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 风险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037-02

1 土木工程中的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设法远离、躲避可能发生的风险的行为和环境,从而达到避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可以说就是拒绝承担风险,这是回避风险的较常用的方法。回避风险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拒绝签订合同,不过通常回避的风险更多的是针对那些可以回避的特殊风险而言。在施工程项目中,与风险回避最相关的例子就是使用免责条款,通过使用这一条款以回避某些风险或风险所引起的后果。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风险,所以会尽可能的避免风险。有许多证据表明人们在承担不确定的项目时犹豫不决。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种态度,虽然这种态度是最容易被想到的。简单来说人们与组织对风险有三种态度:风险喜好、风险厌恶、风险中立。在回避风险的具体做法中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承担小风险躲避大风险,即为回避某种风险需要以承担另外的风险为代价;另一种是损失一定的较小的利益而避免风险。通常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才采用这种做法,因为利益可以计算,但风险损失则是较难估计的。比如:采购生产要素时,常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分包商,虽然价格略高于市场的平均价格,但是分包商违约的风险就减小了。

2 土木工程中的风险减轻

相对于风险回避而言,风险减轻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风险处理手段,它是指投资主体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设法将某一负面风险事件的概率或其后果降低到一种可以承受的限度。对照风险可能的概率和其后果,缓解的成本应是合理的。风险缓解采用的形式可能是执行一种减少问题的新的行动方案,例如采用更简单一些的作业过程、进行更多的地震试验或工程技术试验或挑选更稳定的卖方。它可能涉及变更环境条件,以使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例如增加项目资源或进度计划增加时间。

减轻风险是一种很重要的战略措施,其目的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或两者兼而有之。在多数情况下,减轻风险所需要的成本与不减轻风险所导致的损失相比应是划算的。在减轻风险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策略。

对于已知风险,项目团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以控制,可以减少动用项目现有资源使风险减少。如通过压缩关键活动的时间来减轻项目的进度滞后的风险。

对于可预测风险,可以采取迂回策略,将每个风险都减少到项目利益相关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上。例如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削减项目预算的风险。

对于不可预测风险,要尽量使之转化为可预测风险或已知风险,然后加以控制和处理。在对项目实施减轻策略时,最好将项目多种风险中的每一个风险都减轻到可接受水平。具体风险都减轻了,则投资项目整体失败的概率就会减少,而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实施减轻策略时,应设法将已识别的那些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风险变成已知风险。这样,项目管理班子就可以对风险进行控制,动用项目的资源来减轻风险。

3 土木工程中的风险自留

土木工程中的投资风险自留也是土木工程中投资风险应对的一种常用措施。接受风险是指项目班子可以把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自愿接受下来自己承担风险导致的所有后果。接受风险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接受是指当风险实际发生时,马上启动执行在项目风险管理规划已经准备好的相应的风险应急计划;被动接受风险是指在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不大,不影响项目大局时,项目班子将损失接受下来,列为项目的一种费用,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采取自留接受风险方法。

积极的接受行动包括制定一个应急计划,以备风险发生之用。

应急计划适用于项目进行中发生的已识别的风险。提前制定应急计划能够大大减少风险发生时应对行动的成本。如果风险有很大的影响,或所选择的战略可能并不完全奏效,那么就应着手编制一个退出计划。退出计划可能包括分配应急储备、研发备用方案和变更项目范围。

消极的接受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仅让项目管理班子在风险发生时,去对付风险。

最通常的风险接受措施是为了应对已知风险,建立一项应急补助或储备,包括一定量的时间、资金、或其他资源。应急补助应由己被接受的风险的影响来决定,在某一可接受的风险暴露水平基础上进行测算。

4 土木工程中的风险分散

在土木工程中的投资风险应对中,有时还会用到投资风险分散策略。风险分散介于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之间,属于风险转移的策略范围。风险分散指风险承受主体的多元化,将本来由一个主体承担的风险分成几个主体同时承担,达到降低风险损失的目的。当然,风险利润也随之分散。例如,一个投资项目需要资金,可以由某个投资商投资。风险分散则要求由若干个投资商联合投资,组成合资企业。一方面。一旦合资企业遭到损失,由大家共同承担,所受损失也能承受得起;另一方面,由于实行董事会决策,集合了大家的智慧,企业决策失误降低,经营风险也随之下降,起到了分散风险的目的。

5 土木工程中的风险政府防范

在土木工程中的投资风险应对中,政府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1 政府防范的概念

土木工程中的投资风险政府防范是指政府为项目投资者提供风险防范的环境、分摊风险或承担一部分风险损失。一些土木工程(比如桥梁建设等)属于国家基础设施,这些建设工程的建设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一些土木工程在建成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一些土木工程建成后可以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并给当地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税收等。因此,一些土木工程建成后,受益主体具有一定广泛性和社会性,有必要实施政府的风险防范。

5.2土木工程中的投资风险政府防范

在土木工程中的投资风险应对中,政府可以采取投资风险防范的措施主要有:

提供土地及其它后勤保证:投资者投资一些基础性工程建设,需要政府在供水、供电、备土、生活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政府应主动协调电力、邮电、供水、劳动等职能部门与投资者之间的联系,积极疏导项目承建方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维持良好的治安和施工秩序。

竞争保证:一些建设工程建成后,获取收益,需要一定的期限。为了保证经营企业有稳定的收入,政府承诺特许权期限内不在项目附近兴建任何竞争性建设项目,以避免过度竞争引起投资者经营收益的下降。

经营期保证:即要求政府保证投资公司一定时期的特许经营权,不因投资者利润的丰厚而要求提前收回项目或以其它方式损害其利益。从投资者角度,经营期越长越有利。当然,并不是任何土木工程都可以要求政府提供经营期保证,否则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

政府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或为投资企业提供信贷担保。上面介绍了多种土木工程的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在土木工程的实践中,风险应对的各种策略都是组合使用的,一部分风险较大的项目,可能一开始就被回避;另一些被业主、承包商所接受的项目中,分散、自留、保险、合同转移、风险减轻等策略,都应随时间、环境、条件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

6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监督和控制

土木工程的投资风险监控就是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识别新出现的风险,修改风险管理计划,保证风险计划的实施,并评估风险减轻的效果。它伴随着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包括风险监督和风险控制两层含义。

不管预先计划好的策略和措施是否付诸实施,风险监督都一日不可缺。如果发现已做出的决策是错误的,就一定要尽早承认,及时采取纠正行动。如果决策正确,但是结果不好,这时也不要惊慌,不要过早地改变正确的决策。频繁地改变主意,不仅会减少应急用的后备资源,而且还会大大增加项目阶段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重不利后果。

风险控制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风险处置技术,以改变项目管理组织所承受的风险程度。为了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美国学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根据风险因素的特性,采取一定措施使其发生的概率接近于零,从而预防风险因素的产生;减少已存在的风险因素;防止已存在的风险因素释放能量;改变风险因素的空间分布,从而限制其释放能量的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把风险因素与可能遭受损害的人、财、物隔离;借助人为设置的物质障碍将风险因素与人、财、物隔离;改变风险因素的基本性质;加强风险部门的防护能力;做好救护受损人、物的准备。这些措施有的可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达到,此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对实施项目的人员进行风险教育以增强其风险意识,还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以控制因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常虹.风险矩阵方法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7,(11).

[2] 石磊.浅谈建筑工程中的分包合同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07,(4).

[3] 段永辉.论保证担保制度在工程中的作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4).

[4] 喆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1,(2) .

[5] 陶晓南.隧道工程中的风险及其分担[J].铁道建筑,2001,(10).

[6]张净.怎样把项目风险降到最低?--亟待发展的项目风险管理[J].中国市场,2000,(10).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风险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