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构建研究

2009-10-12梁一鸣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困境对策管理

梁一鸣

摘要:加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使基层国土所焕发勃勃生机,使基层国土体制与时代适应,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发展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困境,提出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国土资源 管理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036-01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提出了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现实目标。谋和谐、求发展就是要保证社会各方面建设有新的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适应新形势和新的历史任务所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建立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建立和谐国土。

1新时期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困境分析

1.1现行基层国土体制权责不清

首先,基层国土体制改革后,国土所处于双重领导之下。上级国土部门赋予基层国土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配合上级进行矛盾调处等。然而基层国土所既要种好自家的“责任田”,又要耕好政府这块“地”。有的人员还被乡镇政府安排兼职招商、计生,或下派到村任支书等工作,造成本职工作时断时续,对乡镇政府派遣的工作,基层国土管理员不无调侃地说,“我们被征用了”。其次是身份问题,基层国土所作为县国土局派出机构,具体从事农村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基层国土管理员大多存在问题是非公务员身份,他们对自己身份问题忧心忡忡。对此,基层国土管理员不无忧虑地说:“耕地保护是国策,我们究竟是什么身份?”第三是改革后,不少地方都将基层国土所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而经费、福利却毫无保障,仅靠创收和乡镇政府年终解决一点。

1.2基层土地执法工作名实难副

农村土地执法中的难点成了制约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软肋”。在基层土地执法监察过程中,执法难、难执法、法难执成了一个司空见惯的怪圈。基层土地执法人员责令违法人停工,但随后为违法当事人进行说情的人接踵而至,这种说情之风在基层非常盛行。虽然2004年后不少地方国土体制上划,乡镇国土所人员经考试任用,但他们多年未流动起来,生于斯、长于斯,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数年,有自己的生活圈。更何况基层国土所初创时期,在办公用房、人员食宿很大程度上依赖当地政府。有的人员碍于情面或迫于领导权威,无可奈何做了个顺水推舟的人情,往往以“批评了事、下发通知了事、补办手续完事”。有的甚至给违法用地行为补办手续,以合法的“外衣”掩盖了非法现象。乡镇政府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用地上是先“上车”后“打票”。发现政府这种违法行为最早的是基层,但他们该如何监督?农民违法建房,基层国土所没有强制拆除权,申请法院执行,且不屑说在漫长的申请执行过程中农民房屋已建好,但如果马上拆除房屋就会加剧干群矛盾,影响社会和谐。这种问题该如何解决,不少基层国土所“寄居”在乡镇政府,说话硬不起来。乡镇税改,财力捉襟见肘。一些乡镇热衷于招商引资,对招来的企业,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一路“绿灯”,甚至实行挂牌保护。企业有了政府庇护,就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个别企业在临近公路旁,以建职工公寓为名行经营性用地之实。集镇区土地升值后,一些农户借机占地建房,甚至私下交易土地。村受利益驱动,以建设新农村为由,追逐土地利益最大化,绕过国土部门非法买卖土地。这种见不得“阳光”的私下交易土地,严重扰乱了土地管理秩序。

2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对策构建

2.1坚持依法管地,让用地对象满意,构造和谐的管地环境

没有用地对象的满意,就不会有和谐的管地环境。国土部门依法管地无非包含三个方面:其一,依法是前提。所谓依法,对基层国土部门而言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依法管地这个基本原则,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国土政策,建立严格的执法预审制度;建立严格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制度;建立严格的建设用地批后检查、工程现场管理、项目验收制度,加大批后监管力度。其二,公正是保证。所谓公正,就是对用地对象要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看人执法,为所有用地对象创造公平的用地环境。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去,就是要大力推进阳光土地和阳光行政,实现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2.2强化土地执法监督,加强普法宣传和教育

针对农民文化素质低,在土地执法过程中,一方面要理解农民辛苦一辈子攒足钱建房的心情,同时也要有义务和责任教育群众守法,开展土地法律宣传,增强效果。村民建房中,未取得“一书两证”就开工建设,是违法的。如果土地部门提早介入宅基地审查、进行土地法律宣传,可减少违法行为。虽然近段时期不少地方结合新农村建设搞规划,村民建房冻结。但是如果基层国土所因规划未定、手续办不下来为由,不去及时勘察,对建房农户不做出讲解,容易人为造成土地违法。

2.3夯实基层国土队伍

俗话说“基层不牢,地动山摇”。目前全国各地基本建立了国土监察队伍,实行垂直管理这一体制卓有成效。为适应新时期农村土地监察工作,借国家重视土地监察工作这股春风,积极探索新时期国土资源执法体制改革的出路。基层土地监察关键在人,队伍素质高低决定了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基层国土所应结合“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的要求,开展业务培训,强化队伍建设,锤炼一支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的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凝聚着领导的关怀,倍受社会的关注,肩负历史的责任。以往国土资源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深层次矛盾和新出现的问题。总体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国土资源系统迫切需要结合管理实践,找准关键问题,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章蔍美. 强基固本——浙江省淳安县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的做法[J]. 国土资源通讯,2005,(18).

[2] 商国富,王帅.筑牢国土资源管理前沿阵地——山西省晋城市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的做法[J]. 国土资源通讯,2006,(15).

[3] 陈国章. 夯实国土资源管理的根基——广西桂平市加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所建设见闻[J]. 南方国土资源,2007,(7).

[4] 施炳良.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廉政建设的思考[J]. 浙江国土资源,2005,(3).

猜你喜欢

困境对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困境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