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国有银行的良好公司治理机制

2009-10-12雷里海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治理机制国有银行公司治理

雷里海

摘要:中国国有银行应该汲取当下美国金融服务公司及七年前 “安然事件”的教训,如何使得国有银行健康运行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就国有银行的治理机制完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公司治理 国有银行 治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014-01

雷曼兄弟、AIG、美林等一个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金融大鳄轰然倒下,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给众多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在这场金融海啸中,金融大鳄的高管们却似乎安然无事。高管们大多数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倒是携带着巨额的离职补偿金全身而退,而这些金融机构的股东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委派的董事会是否真正起到了领导和监管作受到质疑。

我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国有银行治理机制的建设能进一步完善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弱化委托代理风险。

1明确股东责任和权利

中央汇金公司是改制后的国有银行的主要出资人,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出资人的责权利,建立对出资人的市场化考评机制,将银行经营业绩作为考评汇金公司负责人的主要指标,给予汇金公司充分的选择代理人的权利和足够的激励与约束;做到出资人的“人格化管理”,彻底抛弃“官本位”的管理方式,将汇金公司推向与银行业绩共进退的风险境地。

汇金公司应该选择出一个有能力的、尽职的、结构合理的董事会。首先,国有银行的董事会成员不是通过竞争产生,他们均来自财政部、国家外管局、人民银行等部门,名义上是由汇金公司[派出,但外界并不知道选择董事的标准和程序,难免让人将两行董事看作是组织部门安排干部的一个渠道。改进的方法:由监管部门制度董事的任职标准,实行公开招聘,最后又股东代表、监管部门、公司治理专家、行业专家、独立董事协会等组成考评小组确定董事的最终人选。其次,用制度保证代理人具有将委托人目标最大化的动力。

2建立健康负责的董事会

如何监控好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中之重。这需要优化董事会的结构。

董事作为公司财产的“看护人”,应承担信托责任、忠诚与公平交易责任、监督和管理责任、不侵犯责任。第一,董事在履行信托责任的时候,考虑的首要目标是增加股东收益;第二,董事履行的忠诚与公平交易责任要求董事不应该利用自己在公司中的职位谋求个人私利或者获取其他好处,要求公司的所有交易应该以坦白公开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对公司的利益来说是公平的;第三,监督和管理责任要求董事全心全意履行其职责,按时参加董事会会议。这一责任还要求董事敏锐地获取公司管理信息、制定信息披露政策、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审议重大事项,并质询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第四,董事不得侵犯属于股东大会的权益,董事不得越权代替总经理行使责任。

引进外部非执行(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既不在银行内部任职,也与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没有直接利益关系,能够比较公正地参与董事会的活动,并对董事会、经营管理层进行客观的评价,体现公司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

3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及重新配制人力资源

次贷危机和“安然事件”中也折射出了“他人钱财”的问题。与短期业绩挂钩的薪金和奖金支付通常构成了管理人员所获取的薪酬总额的大部分。因此,管理者通常会有巨大的积极性形成有利的收益、利润和每股盈余的逐年增长。这样做有时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即把管理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到短期的会计业绩上,有损于长期价值的最大化。为了克服这种短视行为,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坚持将管理薪酬与长期绩效挂钩。建立这种联系在一种有效方法就是要求常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交易员和其他风险控制人员持有大量的公司股票,而且要到退休之后的某个时候才能出售这些股票。这种方法为的是保护其他股东的所有权地位,也即是“恒产则恒心”。

次贷危机之后,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国有银行的管理者以及公司的CEO需要仔细、严肃、认真地看一下管理团队的素质,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管理团队素质还不够高,或者是有任何的怀疑,需要做一些调整。比如说做一些相关的培养和培训。重要的是通过优选培训内容、师资以及加强检测,以提高培训的质量。此外,近二十多年来全球银行业普遍借鉴工商企业的管理经验,批量引进高质量的MBA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捷径。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国有银行要成为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敬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就要在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进行持续性的治理机制及内部管理的改革,这需要我们走出一条新路来。因而认真总结并汲取这场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和过去“安然事件“的经验教训,以更开阔的视野,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审视这些问题。这关系到中国银行业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Mark Hirschey.管理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吴淑琨,席酉民.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治理机制国有银行公司治理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安置农民参与社区公共环境治理机制构建
我国国有银行资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论思政课对大学校园网络谣言的防范及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