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之我见

2009-10-12

职业·中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工作

赵 静

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日益普及的时代,也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料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科技的日新月异,读者的层次、需求也开始多样化、复杂化。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惟有不断地充实新知、学习新技能,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当通过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图书馆变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强化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工作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提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首先,知识和信息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最强大动力。作为以储存和传播文化知识为己任的图书馆,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其次,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的迅速增加,建设一个服务信息化、馆藏多媒体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许多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自动化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基于网络开展深层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

2.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目前,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各类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读者不断增长的信息知识需求与图书馆的信息知识提供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服务的需要。因此,图书馆馆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新技术,调整知识结构,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文献信息产品。

3.图书馆馆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个人知识有一个衰减期,如果不继续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就会老化。而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老化的周期进一步缩短。只有通过不继续接受教育和学习,才能使一个人的知识不断更新、积累和增长。所以,图书馆馆员应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加强对自身的完善。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形式

1.加强学历教育,使继续教育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图书馆馆员必须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这就使得图书馆馆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取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以适应现代图书馆建设的需要。所以,应针对图书馆馆员的学历等级、专业水平、知识结构等,采取不同等级、不同专业的系统化学历教育和培训。图书馆专业毕业的馆员,应接受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而非图书馆专业毕业的馆员应接受图书馆专业的知识教育。

2.深入开展岗位培训、专题讲座,提高专业技能

随着图书馆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现代化手段已经渗透到图书馆工作的各项业务工作中,如联机编目、网络信息检索、网上订购书刊等。这要求图书馆馆员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适应现代化的工作手段。为此,应针对图书馆的岗位要求,在馆内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培训班或讲座;聘请有关专家结合图书馆的现状,讲授图书馆情报方面的新知识、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将培训工作下放到各业务部门,让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

3.重视学术交流、参观访问

组织图书馆的领导者或有能力的业务骨干到国内外图书馆参观访问、学习经验;或者,交换馆员,到一些先进的或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图书馆进行短期工作和学习,开阔视野,吸取经验。

4.提倡自学

以自学为主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年龄、文化程度、人员等的限制,对缓解图书馆人员紧缺、经费紧张等现状,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培养人才之举。

三、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总体而言,培训内容既要有知识的传授,又要有能力的培养。但是,不同层次的人员在培训内容上应当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对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应注重管理学知识、创新能力的培训;对业务骨干的培训,应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主;对一般的图书馆馆员,应更多地考虑服务方法的改进,注重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教育。

1.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与事业心是图书馆馆员从事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其投身图书馆事业的根本动力。因此,只有使馆员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及奉献精神,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充分调动起馆员的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

图书馆的文献,从收集加工到开发利用,都是一项具有高度学术性、专业性的工作。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高校图书馆馆员应根据图书馆各项专业工作的需要选择和培养人才,建设起一支高水平、多学科、综合性强的专业队伍。

3.计算机知识教育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图书馆的迅速应用,大大改变了图书馆原有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方式,图书馆正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核心部分。随着计算机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图书载体的多样化,要求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够利用计算机从事相关的业务工作。

4.外语知识教育

目前,高校图书馆购买的外文书刊和外文数据库越来越多,需要图书馆馆员能够科学地搜集、加工、整理这些外文文献,并向读者提供多种途径的服务。这对图书馆馆员的外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也要求图书馆馆员能够突破语言障碍,在互联网上快速获取、利用先进国家的最新文献信息,并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因此,必须对馆员进行外语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运用外语的能力。

5.管理学知识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图书馆的领导者大都同时充当着学科带头人的角色。他们是图书馆的领航者,他们的观念和决策对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先进的管理学知识,不断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结合实际科学地加以运用,是现代化图书馆对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

四、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使继续教育工作长期化、制度化

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对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国家应从政策法规上做出统一规定,在教育经费投入、学员时间保障、结业资格认可等方面有明确要求,使继续教育有法可依,促进我国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工作向正规化、制度化发展。

2.引进激励机制,将继续教育与岗位职务挂钩

继续教育是提高图书馆馆员学历、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一种手段与途径。它必须与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资格、岗位认证、职称评定相统一,从而调动图书馆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3.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规划,结合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制定出人员培训计划和继续教育方案;按照岗位的轻重缓急和人员的层次级别,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对图书馆馆员实施继续教育,从而真正起到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改进工作质量的作用。

4.鼓励学习,协调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工作与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做好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因此,图书馆领导应从整体上加以协调,既要保证图书馆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又要保证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进行。同时,要安排好馆员学习后的工作,为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客观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安心工作。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学院)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工作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不工作,爽飞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选工作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