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艺术类学习者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2009-10-12符燕津

职业·中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艺术类自主性学习策略

符燕津

“学习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是近年来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点。Hollec(1981) 最早将自主(autonomy) 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界,他认为“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学习者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意味着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能够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Little (1991) 则认为学习者自主性是“一种独立的、进行批判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是“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联系”。国外还有其他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自主性学习能力下了定义。随着国内外教育界对自主性学习研究的广泛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现代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所需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外语学习同样应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我国2003 年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在我国的英语教学环境下,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意味着学生在了解教师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能自己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并能自己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的过程。

然而,在倡导自主学习模式的今天,艺术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影响这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英语学习者自主现状

Littlewood(1996)认为“学习者自主”主要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所谓愿望是指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负责的动机和信心,所谓能力是指既具备为自己的学习进行选择的知识,又具备能够执行自己选择的技能。”。通过对我院(纯艺术院校)06级的720名学生进行的专项抽样调查,我们发现在以上文中提到的“愿望”和“能力”两个方面都令人忧虑。具体表现在:

1.被动学习,工具性动机多于融入性动机

问卷第一题,“我为而学英语”调查结果如下表:

选A多数表明他们学习处于被动,A、B两项比例占有92%,他们学习的工具性动机明显多于融入性动机,这对学习是不利的。

2.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和评价。根据 Maslow 的需求层次理论,自信心是实现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社会需要的助推器。它能影响外语学习者的知识学习、学习技巧掌握。自信心强的人能充分肯定自己的语言能力,敢于冒险,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能大胆地运用语言,习得语言。

问卷第二题为“你对学好英语有无信心”,仅7%的学生“有信心”,明显低于“无信心”(58%)、“有时有信心”(35%)的比例,这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不足。

3.学习无计划,缺乏自主选择的知识技能

Brown(1994认为“学习者需要培养的是自主而不是依赖”。 帮助学习者们通过设立个人目标,运用自己的学习策略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调查中,仅4%的学生“一直”、6%的学生“有时”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92%的学生使用老师选择的资料学习,他们中对于与老师共同设计教学计划有65%的学生“随便”,15%的学生“反对”,选“支持”的只有20%,这足以说明艺术类学生学习无计划,缺乏自主选择的意识。

二、制约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自主的主要因素

1.学生本身的素质达不到要求

对美术专业学生来说,英语基础知识相当薄弱,中学时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专业课上,对文化课并不重视,没有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连一些初中就应该掌握的英语基本知识都模糊不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学习氛围不浓,应该说这与他们的专业特点不无关系。

虽然,多数学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已习惯于老师“喂”知识。调查中,46%的学生认为师生之间是给予与接受的关系,在以往的学习中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性与惰性,这就阻碍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教师的教学素质也使学生自主受到制约

课堂输入中教师话语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话语的清晰简练、语调的婉转悠扬、问题的巧妙严谨、话题的新颖有趣等运用得当能大大调动学习者的自主性。尤其在互动学习中,学习者在学的过程中经由主动的探索、思考与分析来构建属于个人的认知结构,并且进一步通过与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 学习者的自主性是通过多维的“立体输入”并由教师正确引导培养起来的。本次调查中发现老师的教学设计局限于课堂,44%的学生认为老师“从不”,35%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指导课前预习。更有73%的学生选择老师“从不”强调学习策略,这就说明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仍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习者自主,但放开后,对教师知识水平与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有的专业教师知识更新与专业能力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新的要求。

三、引导艺术类学习者自主学习英语的策略

Littlewood(1999:75-76)将学习者自主中自我调节分为两个层次:前摄自主(Proactive autonomy)和后摄自主(Reactive autonomy)。前摄自主指学习者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评估自己学习的进程和结果。后摄自主是指学习者常常不能确定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一确定,他们就会朝着这一目标自主地组织学习。根据调查研究表明,艺术类学生多数适应在教师指导下的后摄自主。这样,笔者认为培养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者自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观念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念和态度影响着他们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和发展。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忽略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种态度不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向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学习观念,并通过实际教学促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以实现学生学习观念的彻底改变,明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担任的角色。

2.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尤其是高职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计划性不够,即使有计划也难于保证实施。根据这一现象,英语教师应在课程开始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方面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英语学习计划。其中,既应包括在听、说、读、写以及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计划,还应包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时间表、短期和长期所要达到的目标等内容。

3.结合课堂教学有系统地介绍学习策略和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学习策略

由于受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策略培训”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对具体的学习策略了解甚少,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只是遵循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结合教材,灵活安排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和技巧。如听力策略、阅读策略、交际策略、写作策略、词汇知识的积累和词汇能力的提高等。学生应学会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4.鼓励师生通过多种渠道交流、监督学习过程

为了让学生能自行监督自己课内外的英语学习,也让教师能较好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英语教师应鼓励和要求学生坚持用英语写学习日记,记录自己学习英语的时间,学习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技巧,学习的内容、进度和收获,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看法,参与课堂交际活动的真实感受等。教师应不定期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此外,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通过设立公共电子信箱、定期定时的在线英语聊天等,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5.为学生创造条件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作为学习自主的促进者,应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例如,英语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如辩论、课前三分钟演讲、小组讨论及代表发言、故事接龙、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实现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开展这些语言交际活动时,英语教师作为学习合作者应主动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他们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任务。作为心理协调者,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焦虑、紧张、羞怯等消极心理的影响,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用英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要让学生在参与中找到和建立起自己的自信(self-confidence)、自尊(self-esteem)、自决(self-determination)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最终达到外语教学的目标——学习者自主。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美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类自主性学习策略
艺术类专访心得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