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2009-10-12刘玉珍

职业·中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生涯误区职业

刘玉珍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可以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分析环境,正确选择职业,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困扰,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学生要实现从“自然人”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的转变,在纷繁复杂的职业世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不断探索,就必须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个人有目的地对自身的技能、兴趣、知识、动机和其他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认知,并结合时代的特点获取职业信息进行职业规划、选择的过程。美国生涯理论学家萨纳的观点是: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人生青春期至退休期所有报酬或无报酬职位的综合。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

笔者发现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1.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

很多学生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没有必要做职业生涯规划。有些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时过早,误以为那是走入社会后自然而然就会做的一件事。有些学生甚至没有意识到要为自己作职业生涯规划。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和缺失,必然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盲目无措,备受挫折。

2.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目标或大学生涯计划

很多学生认为做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找一份好工作,或者认为是大学生涯规划,没有认识到职业目标和大学生涯规划都只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这种认识的误区使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时只看眼前,忽视长远,使职业生涯规划缺少连续性。

3.把职业生涯规划看作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许多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做完了,就万事大吉了,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个动静结合、交替的过程。这种把职业生涯规划静态化的认识,导致在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过程中缺少变动性。

三、使大学生走出职业生涯规划误区的对策

针对以上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误区,在教学中要积极采取措施,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走中误区。

1.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效性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和重要性,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并就如何开展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设计、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等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方法。

2.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

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设计适合其发展之路。这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实行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符合自身的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

3.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指导,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可持续性

大学生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以后,重在管理。如何没有生涯规划管理,规划就是一纸空文。那么要将规划变成行动,成为行动的指南,在规划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按照既定的目标付诸行动,保证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因此,最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要贯穿全过程。人的职业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因而职业指导工作也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析,有侧重、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全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发展特性和社会大趋势,本着规划-实践-反馈-调整-修正这样的动态过程来管理、及时调整规划的内容,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并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既要看到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

总之,大学生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生涯误区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冬季洗澡的误区
职业写作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我爱的职业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