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职高和谐课堂的策略研究

2009-10-12王永雷

职业·下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困生中职

王永雷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育是一种旨在引起学习的师生间互感互助的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动态因素。学生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因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师生间的交往包括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物品交换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要的主导作用。

一、中职课堂教学现状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但自从中等职业学校 “敞开门办学”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中职生在初中升高中时,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欠佳,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初中都未毕业,有些还是社会青年,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厌学情绪浓,造成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难度加大,课堂纪律难以维持,课堂教学无法实施等诸多问题。

二、造成课堂教学不和谐的因素分析

1.传统“师道尊严”的观念造成的影响

造成课堂教学不和谐的因素较多,有教师的,有学生的,还有社会的。从教师方面来看,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学生必须对老师唯命是从,这导致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很难实现师生关系的真正平等,再加上应试教育本身的推波助澜,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难度较大。

2.部分教师缺乏管理和沟通能力

部分教师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学生的行为得不到理解,个性心理就受到压抑,于是出现一系列烦学、厌学、逃学等现象。一边是教师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就变得紧张尖锐。

3.中职生自由放任,素质良莠不齐

部分学生中存在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又由于我国目前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现实生活严重滞后和脱节,导致多数中职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制力弱,学习动机、兴趣、理想、情感、意志力等方面出现问题。

4.传统的升学观念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要是来自农村初级中学的“双差”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更愿意让子女上普高读大学,上职业学校成为家长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学生进入职校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

三、构建和谐课堂的对策

1.用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

老师讲课的热情是内心对自己职业热爱的外在体现。如果老师讲课没精打采,肯定不会吸引人;如果老师总是个“战斗脸”,学生懒得看你,也不会有吸引力。教师讲课需要有激情,需要融合个人的个性、风格、气质和经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调节课堂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到精神饱满,调整好心态,呈现给学生们一副微笑的面孔,让学生接纳你,不排斥你,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良好开端。

2.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教学氛围

教师应摒弃师道尊严的旧俗,走下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提问,当好学生的顾问;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3.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授课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语言来传递思想和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活跃其思维,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教学效果。

4.帮助“学困生”和“问题学生”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一个集体的一种精神面貌和情绪倾向。而“学困生”和“问题学生”往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死角”和不安定因素。因此,帮助“学困生”和“问题学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工作。“学困生”和“问题学生”的转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尊重人格,用爱心保护学困生、问题学生的自尊心。(2)热情鼓励,用热心激发学困生、问题学生的上进心。(3)逐步要求,用耐心培养学困生、问题学生的责任心。(4)集体帮助,用细心树立学困生、问题学生的自信心。(5)持之以恒,用信心支持学困生、问题学生的转变决心。

5.赏识教育为和谐课堂唱一曲赞美之歌

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尤其在笔者任教的学校中,存在相当一部分单亲家庭、问题学生,他们文化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生活习惯较差、自尊心和叛逆性极强,更需要教师的鼓励。笔者在上课时曾遇到一个很内向的学生,不管任何学科的老师提问,他都不说话,或者摇头,通过老师耐心的引导和类似“你能行”“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这些话语的不时鼓励,最后这名同学上课比以前认真了,回答问题也更积极了,因为他已经找回了自信。

6.调整教材,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很多老师常年不读书不钻研,久而沦为“教书匠”。教参、教材、练习册成了自己教学的三大法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其精力主要放在如何摆布课本,如何把课本知识讲清,很难做到教学内容的鲜活,更谈不上根据需要科学的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普遍感到乏味。尤其像政治教学具有开放性等特点,社会热点、国际动态、生活百事甚至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的知识都可以成为教学的素材。因而,我们应该重建“教材观念”,革除“教材唯上”的陋习。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做到以教材为基本素材,以现实生活为保鲜剂,调整和重组教材,补充创新内容。

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这一课时,引用了一则新闻:2008年,我国遭遇了罕见的大雪灾,就在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对抗冰雪灾害的时候,有些人却妄想“趁雪打劫”发横财。长沙4名出租车司机趁雪灾涨价,要求不打表多收客人车费;从广州开往湖南的 A630次列车,因大雪被困在清远,火车上的盒饭立即涨到50元一盒;岳阳一家超市以每公斤9.96元的价格卖白萝卜;针对这种现象,各地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严惩“趁雪涨价”现象。这则新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通过边学习,边结合新闻与学生一起探究,使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书本上的原理是鲜活的、有用的,是可以用来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而并非纸上谈兵。

7.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出发,制作使用直观的教具,采用电化教学的手段,通过自己的教态语言,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情境中。如笔者在讲授“八荣八耻”中“以热爱祖国为荣”时,先播放了一段《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的mtv,表达了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效果良好,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有了直接体验,更极大地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总之,只有构建充满温馨、活力与激励的和谐课堂,才能营造出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学习气氛。也只有在这种和谐气氛中,方能实现师生之间、课程资源和手段之间等各要素的和谐统一,以及“教”、“学”多样化的和谐表达,从而在教学的动态发展中实现和谐教育、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

(作者单位:浙江机电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学困生中职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