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的意义在对话中彰显

2009-10-10孙洪伟储兆凤

江西教育B 2009年8期
关键词:青海高原灞河柳树

孙洪伟 储兆凤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有效的对话,可以使师生、生本在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中激活知识、内化情感、引发体验、碰撞思想、生成语言。因此,师生、生本间是否有效对话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来自本真课堂上的一次灵动、鲜活的对话,生命的意义在这里彰显,“语文味”在这里飘溢。

【教学片段】

师:课文读到这里(第八自然段),有人提出这段内容与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没有关系,可以删掉,你同意吗?让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专心致志地投入读书)

师:读了这个自然段后,你发现这段话是在写什么?

生:写家乡灞河的柳树。

师: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而作者在这里却花了很多笔墨去特写家乡灞河的柳,这是否真的多余呢?

生: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家乡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我想作者这样写可能是为了将这两处柳树进行对比吧。

师:那么,作者家乡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生:青海高原的这株柳生长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而灞河的柳则是长在灞河边上,极容易成活。

生: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是随意飘到高原上的,而且经历了高原无数次的风雪、雷电的折磨;而灞河的柳是人们插上的,得到人工护理,并没有经历太多的危险。

师:读懂了这些不同之处后,现在你认为这段可以删掉吗?

生:不能删。作者用家乡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的这株柳形成对比,更能突出青海高原这株柳顽强的生命力。

生:作者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用家乡灞河的柳衬托出青海高原这株柳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生命感召力!因此这段不能删掉。

师:是啊,作者愈是写灞河的柳极易生长、风情万种,就愈能反衬出青海高原的这株柳为了生存而付出的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愈能体现它的顽强与坚韧,这样的反衬真是恰到好处,与文章内容相辅相成。难怪作者说(出示)“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生有感情诵读、体会这句话)

师:读到这儿,你认为作者仅仅是在写这株柳树吗?

生:作者不仅仅是在写高原的这株柳树,而是在借物喻人,作者想通过高原的这株柳赞美那些经历过生命挫折而顽强生活下来的人。

师:那么,你想到了哪些人呢,能说一说吗?

生:我想到了海伦·凯勒,她在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坚强地活了下来,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

生:我想到了张海迪。她下肢瘫痪,经历了几十年病痛的折磨,还能坦然面对。

生:我想到了坚韧不拔的桑兰,她虽然高位截瘫,却以微笑和坚强征服了世界。

生:我想到了霍金,他以极其坚强的意志克服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艰难,成为一代科学巨人。

生:我还想到了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

师:是啊!“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而他们抱怨过命运吗?(没有)“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现在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请拿起笔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师生交流,请同学把精彩的发言写到黑板上,并署上姓名)

生:无论身处多么恶劣的境地,只要有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就一定能开拓一条新路,获得成功。——李晗

生:我们不能惧怕困难,抱怨命运,应该勇敢地向困难挑战,命运其实一直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魏怡

生:一个人只要拥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金吴琼

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命运会很不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怀着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朱林娜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理解和体会再次走进课文,有感情地诵读这两段话吧!

【赏析】

1.巧设话题,激发探究欲望。在学生充分体会了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之后,教者巧妙地抛出“有人认为第八自然段的内容与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没有关系,可以删掉”这一有探究价值的话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第8、9自然段。这样的探究直逼文本中心,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了一座对话的桥梁。这样的话题探究具有情感性、挑战性、层次性和生成性,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和深入探究的欲望。

2.潜心会文,触摸文本脉搏。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被激起后,教者给足了时间,让他们结合话题在阅读中潜心会文,细心揣摩,走进言语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学生在充分阅读中顿悟:作者写灞河的柳极易生长,其实是为了反衬青海高原的这株柳为了生存而付出的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样更能体现出它的顽强与坚韧。此时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伫立在心中的那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更在于习得了一种语言表达的技巧——反衬。这样的“对话”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3.有效点拨,提升生命感悟。教者在精心创设的具有生命灵性的“对话”场中,始终是平等中的首席,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不断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充分利用文末的点睛之笔:“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由物及理、由现象到本质,从整体上解读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学生在身心愉悦的读书活动中,体会到作者写青海高原的这株柳,其实更是为了赞美那些经历过生命挫折而顽强生活下来的人,从而自觉感悟到人生不应该抱怨命运,而应以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与环境抗争。在情感的推动下,学生情动辞发,不吐不快,自主表达,畅游于言语之间,将教学推向了高潮。此时,学生的交流成了主体内在的需要,师生、生生间彼此进行着积极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全体学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丰富多彩的生活意义和曼妙丰盈的人生价值。这一刻,他们的人生得以启悟,生命得以彰显。(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猜你喜欢

青海高原灞河柳树
浐河和灞河西安段水样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影响
灞河
——美丽的家园
青海高原常见气象灾害分析
滻灞河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会治病的柳树
基于文本的读中悟写——以《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