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感染的分类、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2009-10-09张耀圣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17期
关键词:抵抗力坏疽病菌

张耀圣

一般地讲,所谓的外科感染是指需要配合外科手段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临床常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感染两类。

非特异性感染

此类感染是非特异性致病菌侵犯机体后,在局部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病理变化特点致病菌侵入组织并繁殖,产生多种酶与毒素,可以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以及血小板和巨噬细胞等,导致炎症介质的生成,引起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加,白细胞和吞噬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发挥吞噬作用,单核一巨噬细胞通过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协助炎症及吞噬过程。

炎症反应的作用是使入侵微生物局限化并最终被清除,同时引发效应症状。

临床特征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的特征性表现。

病变的演变与结局取决于病原菌的毒性、机体的抵抗力、感染的部位以及治疗措施是否得当,可能出现下列几种结果。①炎症好转:经有效的药物治疗,吞噬细胞和免疫成分能较快地制止病原体,清除组织细胞崩解产物与死菌,炎症消退,感染就可以治愈。②局部化脓:人体抵抗力占优势,感染局限化,组织细胞崩解物和渗液可形成脓性物质,积聚于创面和组织间,或形成脓肿。③炎症扩展:病菌毒性大,数量多或(和)宿主抵抗力明显不足,感染迅速扩展,病菌可定植于血液出现菌血症;机体对于感染的过程反应还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而形成脓毒症,对宿主造成很大的损害。④转为慢性炎症:病菌大部分被消灭,但尚有少量残存;组织炎症持续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成纤维细胞和纤维增加,变为慢性炎症。

特异性感染

此类感染的病菌各有特别的致病作用,其病理变化不同于上述的非特异性感染,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结核病的局部病变

由于致病因素是菌体的磷脂、糖脂、结合菌素等,不激发急性炎症而形成比较独特的浸润、结节、肉芽肿、干酪样坏死等。

破伤风和气性坏疽都呈急性过程,但两者的病变完全不同。破伤风杆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痉挛毒素,因此引起肌强直痉挛。气性坏疽的产气荚膜杆菌则释放出多种毒素,可使血细胞、肌细胞等迅速崩解,组织水肿并有气泡,病变迅速扩展,全身中毒严重。

外科的真菌感染一般发生在病人的抵抗力低下时,常为二重感染,真菌侵及黏膜和深部组织。有局部炎症,可形成肉芽肿、溃疡、脓肿或空洞。严重时病变分布较广,并有全身性反应。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急性炎症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的典型表现。红,表示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肿,因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和血浆渗出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引起肿胀;热,血管扩展,血流增加,使局部有灼热感;痛,肿胀和细菌毒素对神经末梢的压迫和刺激作用;功能障碍,疼痛和肿胀都能影响局部功能。体表与浅处的化脓性感染均有局部疼痛和触痛,皮肤肿胀、色红、温度增高,还可以发现肿块和硬结:慢性感染也有局部肿胀、或硬结肿块,但疼痛大多不明显;体表病变脓肿形成时,触诊可有波动感。如病变的位置深,则局部的症状不明显。

器官一系统功能障碍感染侵及某一器官时,该器官或系统可出现功能异常,例如泌尿系感染时,有尿频、尿急。

全身症状感染轻微可无全身症状,感染重时常有发热、呼吸心跳加快,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表现。严重脓毒症时可有尿少、神志不清、乳酸血症等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甚至出现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特殊表现某些感染可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如破伤风有肌强直性痉挛,气性坏疽和其他产气菌蜂窝织炎可出现皮下捻发音。

猜你喜欢

抵抗力坏疽病菌
给花生找“亲戚”增强抵抗力
跟着这样做,加强抵抗力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桶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