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在农村—金点子8则

2009-10-08

大众创业 2009年10期
关键词:编织豆腐辣椒

靠椿籽巧发财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镇陆湾村村民王庆军家的房前屋后都长着香椿树,每到深秋时节,椿树铃就飘落一地,以前都是当柴烧,自从用上沼气后,这些椿树铃没有灶口“消化”,就成了院落环境的一项负担。后来,王庆军听说椿籽在广州、深圳很吃香,椿籽芽被当作绿色食品消费,就将自己和周围人家房前屋后的椿铃收集起来,晒干取籽,销往外地。据他介绍,今年每吨卖1.5万元,他收集了近4吨,能卖5万多元,这样一来,既清理了散落在庭院的垃圾,营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又致了富发了家。

巧卖辣椒赚大钱

辣椒穿衣卖。让辣椒穿上外衣透明保鲜袋,把辣椒挑选、检测看,贴上无公害蔬菜商标,一下子使辣椒的批发价由每公斤1.8元涨到4.0元(青椒),每亩收入由原来的二千多元增加到3600元以上。

辣椒保鲜卖。某村种植辣椒的农户90%都有保鲜窖,每年辣椒成熟后,他们先把一部分辣椒销到外地去,余下的都存入保鲜窖,巧打时间差,价格可翻两番,每亩地又可赚上近千元。

辣椒腌着卖。随着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城里人也爱吃腌辣椒了。恰好任庄村农民有一套腌菜技术,他们把红辣椒切细线,放上霜韭菜和其它佐料,腌制成五香辣椒丝,颇受城里人青睐。

卖粪土也赚钱

张寨镇付庙村农民孟庆海到城里发财去了。他高兴地说:“城里人爱养花,但不太容易找到肥土。俺把混有腐树叶、养料等的肥土包装成小袋出售,一元一袋,卖得可好啦!”像孟庆海一样,农村涌现出很多靠做“一元”生意致富的新型农民,他们紧盯市场,选好项目,巧做生意,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如农民封居良把从河里捕捞到的小鱼、小虾,连同一些水草、鹅卵石等装进玻璃瓶,灌入水后精心制作成“水族瓶”,以一元一瓶的价格批发给商贩,再由他们销往徐州等地的旅游景点,非常抢手。

玉米皮里采出“金”

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3600多户农民在收获玉米的同时,注意把嫩白的玉米皮采集起来晾干后,纺织成形态各异的生活用品、工艺品等畅销国外,使不起眼的小项日变成了赚大钱的好生意。仅此一项,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

马头镇的梁楼、盛树、刘庄、店子、小马头等村的农民素有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今年秋天,心灵手巧的编织艺人看上了投入很小的玉米皮编织,他们抓住秋收的有利时机,把又自又薄的玉米皮拣出来,进行单独晾晒、储存、着色。闲下来时就编织造型各异的生活工艺品。他们编织的产品有110多个花色晶种,有独具创意的鸟笼鸟篓,有纯朴自然的拖鞋、提包、帽子,有精美别致的笔筒、花蓝、果盘、窗帘等工艺品,有经济实用的坐垫、洗衣筐、杂物桶等生活用品。这些编织品不仅畅销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还经外贸部门搭桥,远销到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一只成本不足一“元钱的玉米皮编织工艺品,在市场上售价高达十几元,实属本小刹大的好生意。

柿子发展前途大

柿子深受我国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困家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供不应求,出口价格大大高于苹果和柑桔等传统水果。在大宗水果(苹果、梨、柑桔等)的消费量稳中有降、趋向稳定的情况下,一些精、奇、优、新的小水果消费量增长较快,特别是柿子成熟期正值国庆节、中秋节期间,其果面橙红色,具亮丽的蜡质光洋,似“火焰”,可极大满足节假日期间人们对特色水果的消费需求。柿叶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柿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芦丁、胆碱、黄酮甙、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及铁、锌、钙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非药性营养成分,有多种保健功能。我国目前成功开发出了柿叶保健茶。

帮人打农药

眼下农村从事第三产业和外出务工的劳力很多,但又割舍不下家里的田地,于是花钱请人耕种、管理、治虫的越来越多。某县一位下岗职工,看准这一商机,专门购买了几台机动弥雾喷雾器,另外聘请3位懂治虫技术的劳力,每年在农作物病虫发生期为种田大户和劳力外出户治虫打药,每亩收费5-8元,一年下来收入也可观。

别人卖果他卖箱

每年夏秋水果大量上市,无沦滞销畅销总离不开存放水果的箱子。广东省合浦县一位果农发现了这个商机,将自己的龙眼园转包出去,做起水果包装箱的生意。每年夏天荔枝、龙眼外销时,他把自做的或贩来的成批的水果包装箱卖给附近果农,大赚了一把。

傍晚卖豆腐

某村一位姓陈的豆腐加工户在“时间差”上动了脑筋。由于当地搞豆腐加工的人家比较多,有时一担豆腐要卖上一整天,所以不少人只好少做,尤其是暑天,豆腐易变质,更不敢多做。老陈看准多数人家晚上缺豆腐止桌的情况,利用下午加工,傍晚让老伴、儿子分头销售,这样老陈家每天不但没有少做豆腐,反而增加了销售量,收入自然上去了。

猜你喜欢

编织豆腐辣椒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辣椒之争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豆腐睡莲
家常豆腐
我的办法我知道
卖辣椒的智慧
快乐是用来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