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李铁夫的遗忘及其他

2009-09-30钱海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美术界徐悲鸿肖像

钱海源

1869年出生于广东鹤山县的李铁夫,在他16岁时,即1885年。便往加拿大谋生。李铁夫于1887年进人阿灵顿美术学校,攻读美术九年之后。转学到美国纽约艺术学院,并任纽约艺术学生联盟首领兼副教授,此期间他先后获得多次画赛冠军,并得以追随当时美国名画家蔡斯和萨金特研究艺术十多年,后来又加入了纽约最高画理学会(也译作艺术研究院)。李铁夫当时在美国所作的大量肖像画作品,可以毫无逊色地与同时代欧美的名手相匹敌。李铁夫于1915年在美国纽约开画展时。孙中山便根据他的艺术成就,赠以“东亚巨擘”的题字,并和黄兴等在报刊发表文章。称赞他“在各地赛会中均名列前茅。满足与欧美大画家并驾齐驱”。李铁夫早年还追随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上世纪40年代以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只可惜1952年他就去世了。李铁夫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美国所作屡屡获奖的油画肖像作品,几乎全在欧美收藏家手中。我们已无法看到,但我们从他从国外带回的油画肖像作品,如《金发女郎》和《老医生》。1918年所作的油画肖像《音乐家》、1919年作的油画肖像《斗牛士》、1924年作的《黑发少女》,以及从他于1934年所作画家冯钢伯的《友人肖像》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李铁夫高超的油画肖像艺术技巧。

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像李铁夫这样一位在油画肖像艺术上怀有高超艺术造诣的大师,由于多种复杂的社会和人为的原因,他的名字却在中国大地上鲜为人知。人们要问,何以会造成这种历史的悲哀呢?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美术报刊着重拔高宣传的是身后京城的某些画家(当然他们有成就是应当宣扬的)。可是,对于远离京城的像李铁大这样在油画肖像艺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艺术大家,却宣传得很不够。在李铁夫健在时是这样。在他于1952年去世后则更是如此。

在李铁夫去世30多年后的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美术学院出资为李铁夫出版了一本画集。一直致力于对李铁夫的艺术成就进行公正评价与宣传、早在1963年就在《广东画报》发表文章高度赞扬李铁夫的油画艺术成就的著名美术评论家迟轲。为李铁夫的画集的出版写了评论文章。台湾艺评家吕理尚在看到《李铁夫画集》和迟轲写的评论李铁夫的文章以后,发表了一篇题为《被遗忘的画家》的文章,他感叹地写道:“着实令人惊讶于世纪初的中国油画界有如此突出的绘画奇才,他探讨西方艺术所循的途径。与稍晚的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等截然不同,在他笔下掌握的西画精神与内质,都是其他三人所没有触及的”,“可惜他当年吸取西方的经验,后来一直没有受到美术界人士的重视,也没有在学院里成为研究的对象”。

美术界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李铁夫的艺术素养和水平都绝对不会在徐悲鸿之下。当然更要高于徐悲鸿的学生吴作人。可是,李铁夫在某些史论家们写的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中的地位。不仅在生前不如徐悲鸿辉煌,死后也不如徐悲鸿风光,他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的影响和地位,甚至与徐悲鸿的学生吴作人相作比较。都实在悬殊太大。就以陕西人民出版社在1989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为例,在辞典中属于徐悲鸿的辞条释文是1273字;吴作人的辞条释文是1387字,李铁夫的是209个字,冯钢伯的是190个字,杨立光的是152个字。就是说。属于徐悲鸿的辞条释文字数是李铁夫的6倍,而属于吴作人的释文字数,则是李铁夫的近7倍。在这本被美术界公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辞典中,每个艺术家的辞条释文字数的多少,当然是地位高低的象征。但是。如果按照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艺术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来编辞条释文。就不能这么做。

依笔者愚见,为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发展史,客观公正地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世纪的油画肖象艺术发展史。一是要有尊重历史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是要坚持按照“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艺术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例如,在涉及到对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史,在涉及到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世纪的油画肖像艺术应当如何评估。在涉及到对中国肖像艺术百年史各个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肖像画家,以及有影响的油画肖像艺术作品应当如何评价,都不能有违历史客观事实真相。不能背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将中国油画肖像艺术发展百年史按照某些理论家个人好恶或某个小团体的利益需要。任意打扮成小姑娘或任人揉捏的泥团。例如。某位肖像画家在百年中国油画肖像艺术史中应当占有什么样的历史与学术地位。某幅油画肖像作品在油画肖像艺术史中应占有什么样的历史与学术地位。要看某位肖像画家在历史上画过一些什么样的有影响的油画肖像作品,要看作品在当时社会上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经过时间和历史的筛选后。作品在今天还有没有艺术审美的价值。而不是按照某些个人偏见或某些小团体利益的标准。随意将一位在中国百年油画肖像艺术发展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的肖像画家排除在外。而将本来在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发展史上影响不大、甚至在油画肖像艺术方面没有什么建树的人,捧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另外,在评价中国百年油画肖像历史的时候,不能为了突出京城某些肖像画家,而把地方上的本来在中国美术历史上有影响有成就的著名肖像画家排除在外。

前不久的《文艺报》上。在一篇题为《肖像是大艺术——看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的文章中。作者列举了13位他认可的有成就的油画肖像画家的名字,并对中国现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发表了他的独特见解。美术界、油画界一些细心的朋友对我说,那篇文章至少有如下几个疑点值得提出来讨论:其一,其中所列举的18位油画肖像画家,是否都可称得上是近百年来或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油画肖像艺术方面的杰出代表?其二,文中所提的13位油画肖像画家,除蔡亮一人外,几乎全都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家,且只能说是该院的一部分油画家。因为连中央美术学院的老院长、油画肖像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徐悲鸿,老资格的油画家罗工柳、文中信、钟涵等(他们都在油画肖像艺术方面卓有成就)也被漏掉。其三,该文既然是一篇对中国百年油画肖像艺术史进行评说的文章。就不能把京城之外的各省市一些在油画肖像艺术方面有成就和影响力、且其成就和影响绝对不会低于文中所列举的京城十多名画家之下的画家,如广东的李铁夫、冯钢伯、余本、徐坚白、武汉的杨立光等一些在油画肖像方面卓有成就的画家排除掉。其四,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广东著名中年油画家汤小铭1972年就创作了在当时轰动中国美术界的油画肖像《永不休战——鲁迅》,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他又先后创作了油画肖像《白求恩大夫》、《科学家李四光》和《版画家黄新波》等多幅优秀作品。四川美院著名青年油画家罗中立,继1980年创作了在中国美术界内外引起震动的油画肖像《父亲》之后。又有油画肖像《春蚕》(又名《母亲》)等新作问世,他们都在油画肖像方面卓有成

就,难道他们的名字都不值得一提么?

《文艺报》发表的另一篇题为《一个世纪的探索——(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侧记)》,则非常明显地表明了中国油画学会某些负责人为了突出自己和自己的这个小团体,而任意剪裁和拼接中国油画百年史。任意解释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世纪油画肖像艺术的发展史。如在《侧记》中写道:“油画作为一个画种在中国的引进始于清末,更确切地说,是始于肖像画”,“辛亥革命后,大批学子赴欧洲、日本学画,并于二三十年代先后回国,成为中国油画发展的中坚力量。就肖像画而言,代表人物首推徐悲鸿”。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同一张《文艺报》上,7天前的一篇文章中徐悲鸿连名字都没有资格出现,可7天之后在《侧记》中,徐悲鸿就成了肖像画方面。首推代表人物。笔者认为。徐悲鸿在肖像画方面是有成就的。说他是二三十年代肖像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与历史事实相符的,但要说他是“首推”的代表人物,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如按历史事实来看问题。二三十年代油画肖像艺术的首推代表,应当是李铁夫。

另外,令人感到有意思的还有,这个肖像画展对待像李铁夫和杨立光等老一辈油画家。以及像汤小铭这样有影响的中年画家不予提及,而把人们印象不深的油画学会负责人张祖英的作品,说成是文革结束后“轰动一时”,说什么中国油画是从他那幅作品“轰动一时”之后起,才“恢复了正常人的艺术思维”。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例如在笔者的记忆之中,自汤小铭在十年文革中创作油画肖像《鲁迅像》曾经引起轰动后,就只有罗中立的油画肖像《父亲》引起过轰动。张祖英的油画《创业艰难百战多》是不错的,但要说它在美术界引起的所谓“轰动一时”的效应,是不可与汤小铭的《鲁迅》和罗中立的《父亲》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同日而语的。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美术事业要争取更大的繁荣和发展除了要继续肃清“左”的流毒外。还要从思想观念上、艺术上坚持“在学术上人人平等”、“在艺术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在艺术上不应按京城和偏远地方来作为划分“国家级”和“地方级”画家的标准,你虽然身居京城,码头占得很好,在京城展览机会多。发表作品都在中央级和国家级报刊。但你的作品是否达到了国家级水平。要从作品本身的艺术质量来看;某位画家虽然地处远离京城的两广或云贵高原,但他的画作在艺术上达到了国家级水平,他就是国家级画家,而不是什么“地方级画家”。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中国美术事业就必将会有一个大繁荣和大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界徐悲鸿肖像
地毯肖像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闫国庆作品选
70岁老人拿到中国美院双学士学位
画肖像
《墨猪图》
论胡也佛的绘画市场
徐悲鸿的底线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现代派雕塑家明大多.罗索的肖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