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庄酒

2009-09-28

阳光 2009年9期
关键词:瓶装餐馆煤矿

夏 周

“平庄酒”三个字若是用口语表述出来,闪现在脑海里的一定是“瓶装酒”。是呀,酒储藏在缸里那是在酒厂,成品了,出厂了,是要装在瓶子里的。当然,数十年前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一种“散装酒”也颇为盛行,令人怀念,但现在我们在流通领域里,在酒店餐桌上,能看得到的,无论是圆的扁的方的,瓷的泥的玻璃的塑料的,透明的半透明的全封闭的,铁定都是瓶装酒。若非要找出些差异来,那也只不过是形状和质地的不同罢了。

瓶装酒到了平庄,它不会被改放在其它容器里,但却发生了玄妙的变化。也就是说,同样的瓶装酒,到了平庄,你就会喝出不同的韵味来。正所谓,此平

庄非彼瓶装也!

大江南北,煤矿星罗棋布,地域不同,喝酒的风俗也千差万别。我到过许多煤矿,自然喝过不少的酒,每到一地,酒风真的是大不相同。东北人在酒桌上自有一种豪爽之气。粗门大嗓,捉对厮杀,往往是身先士卒,自己扬脖先干,然后举着空杯虎视眈眈看着你,已无退路可走的你只得学他的样子一饮而尽。

河南讲究端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有人站到你身边,端起你的酒杯,斟满,毕恭毕敬递到你手里,让你自饮一杯。这有点像蒙古人的敬酒,虽无歌声,但祝福的话语暖心暖肺。山西晋东南一带时兴猜点儿。把筛子放在碗里,一手盖住碗口,一手托着碗底,晃呀晃,突然不动,让你猜点儿。此时二人四目相对,屏气凝神,既是心智的较量,也是情感的交流。几个回合下来,一瓶酒在不知不觉中就见了底儿。

酒到平庄,突然就变得飘逸了,浪漫了,诗意了。

最初领略平庄酒韵是在荆永鸣的餐馆里。那时我、徐迅、庄旭清、孙一平初来北京,抛家舍业,形单影只,永鸣兄便常常以老板自居,唤我们到他的餐馆里小酌。

餐馆开在王府井的一条小巷里,闹中取静,朴素温馨。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们暖一壶红星“大二”,看着窗外漫天纷飞的鹅毛大雪,围炉细酌,低吟浅唱,背起了唐诗宋词,那自我陶醉的样子令邻桌美女频频侧目。再次领略平庄酒韵是在长江漂流的船上。时任平庄矿务局工会主席的王纪元带领基层各矿工会主席参加全国煤矿文化工作会议,在回程的船上,本已吃过晚饭,但热情好客的平庄人“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把同船煤炭系统各企业的与会者聚拢到一起,把酒临风,畅叙友情。那一夜好喝。喝得船上的店铺关了门,喝得庆邦、秦岭把本意带回京的私家酒都奉献了出来,喝得不知是人晃还是船摇,直到“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终于有一年,我踏上了平庄这块令人神往的土地,参观了古山、风水沟、红庙、西露天等煤矿,虽是走马观花,却深深品味到了原汁原味的平庄酒韵。几天下来,我发现了一个独特现象:无论是豪华酒店,还是街边餐馆,从没见过撸胳膊挽袖猜拳行令的,也没听过脸红脖子粗大声喧闹的。大家围定一桌,或左邻右舍低声细语,或隔桌举杯相约而饮,气氛是那样的和谐温馨。酒至酣处,大家便轮番上场,各展才艺。一阵欢笑传来,那必定是有人哨了一个段子,或是讲了一个笑话;一片掌声响起,那必定是有人亮了一回歌喉,或是朗诵了一首诗歌。置身于平庄本土,每天都陶醉在诗化了的酒的氛围里,我方知平庄酒韵不是某个人的性情所致,也不是某个圈子的约定俗成,而是整个平庄地区的民风民情,矿风矿韵。记得临别那晚,在元宝山露天矿,两大桌人喝着喝着不知什么时候就成了一桌,后来大家索性弃桌离席,列成两排,引吭高歌。就这样,一场晚宴被演绎成了一个大合唱。新朋老友,相互拥抱,惜惜话别,情真意切,那时候,也分不清是谁的眼泪在飞了……

酒到平庄,才还原了它初酿时的本真啊!

我爱平庄酒,其实爱的是平庄人。除故乡大同煤矿外,我认识朋友最多的就是平庄了。平庄的哥们儿,个性鲜明;平庄的姐们儿,和善可亲。荆永鸣、赵文凯、张玉国、赵晓东,在我认识的平庄人里可以称得上“四大名嘴”,他们性情活泼,诙谐有趣,但风格又不尽相同。若是聚在一起,更是色彩纷呈,相得益彰,能让整个酒桌变成一场相声晚会。刘欣声、张光伟、徐站夫、毕长吾,有的是集团领导,有的是基层小吏,但平和的看不出一点架子,能文能武,亦庄亦谐,时不时也要讲个段子,活跃一下气氛。石占玉、吴立伟、邓钰,或吟风弄月,或挥毫泼墨,那酒就喝出“艺术”来了。尤其是邓钰,一双筷子,打开来,就是一把折扇,蛾眉淡扫,玉指轻舒,不仅戏文唱得好,而且表演得惟妙惟肖,令人叫绝。武力元、高振东、李虎根、刘凤山,均是海量,酒杯一端,浑身上下都洋溢着煤矿人的壮志豪情。酒桌上,平庄女人的机智往往掩映在男人们的光环里。她们温文尔雅,静坐一边,若是战火烧到自己身上,也会绝地反击,对答如流,那酒量,那才情,一点都不输于平庄的男人们,真还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意思。

平庄矿区,是中国煤矿文联确立的全国煤炭系统五大文学创作基地之一,涌现出一大批国内或行业内知名的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曾组织专家对这一“平庄作家群”现象进行过研讨。我认为平庄的酒风酒韵也是一种值得探究的现象。这次中国作家看“平煤”活动,结识了矿区工会主席张光伟先生。他人长得帅气,酒喝得率真,文章也写得漂亮。一篇酣畅淋漓、精辟入里的美文《酒逢知己》对我颇有启发。我初略想到平庄酒韵的形成可能与草原有关,辽阔的大草原拓展了平庄人豪爽、大度的胸襟;可能与和蒙古族同胞朝夕相处有关,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使他们不仅对酒情有独钟,而且也变得能歌善舞了;可能与靠近东北地域有关,平庄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划归辽西,言谈举止都会流露出东北二人转式的幽默,连说话的语调都有点像小品演员范伟;还可能与煤矿人的性情有关,在每个人的身上,都能感受到矿工兄弟那种质朴、诚实、火热的情怀。

每次到平庄,必醉数场,再去平庄,不由自主地会生出些许“近乡情更怯”的“怯”来,但同时又有着一种“近乡情更切”的迫切和“近乡情更惬”的惬意。平庄,不爱酒的人太少了。这是光伟先生说的。有酒千里来相会。这也是光伟先生说的。平庄我肯定会再去的,就让我醉倒在浓得化不开的平庄酒、矿山情里吧。

喝酒,还是平庄的好!

猜你喜欢

瓶装餐馆煤矿
《你的婚礼》新瓶装旧酒,达咩
妈,别再用塑料饮料瓶装吃的了!
要求太多的餐馆
12-20升大容量PET瓶装式吹瓶机
旧瓶装新酒天宫二号从备份变实验室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