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迷信与俗信

2009-09-28顾雪梅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5期
关键词:变异

顾雪梅

摘要 迷信和俗信植根于民间社会,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在不同的社会引导下两者会发生变异,但是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俗信作为有益的民间信仰,世俗文化的一部分,带有民族的特色;迷信作为陋俗,丑化了信仰,危害他人及自身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正确的区分迷信与俗信,改良陋俗,为俗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传承并弘扬传统民间文化。

关键词迷信 俗信 变异

中图分类号:B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29-01

迷信与俗信是植根于民间社会的两大信仰,它们表达民众心中的愿望抑或是心灵的寄托,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民众甚至混淆迷信和俗信,但是不论是从定义还是功能,以及社会的意义上迷信与俗信有着根本的不同。

一、迷信与俗信的区别

“迷信”是指非理性、反科学对社会和个人有害的迷狂的信仰,它造成破财、残身或对世风的伤败,同时任何新出的神灵也都是迷信。例如猎头血祭,燃指求佛,点肉身灯等。

“俗信”是指与巫术宗教有关,在长期的传承中已退化为习惯性行为的古代信仰,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传统风俗,它已失去对社会生活的实际危害。例如:端午吃粽子,七夕求巧,祭拜土地神等。

俗信更注重信仰的过程,迷信却看重信仰的结果;俗信是文化的折射,迷信是文化的倒退;迷信较俗信而言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俗信是良性的信仰,而迷信是恶性的信仰。

(一)俗信

俗信作为良性的信仰,不仅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同时它已成为习惯在民间广泛运用,它不危害他人,自身及社会,已经成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俗信如春节贴门联,端午赛龙舟这些大家普遍熟悉被称为俗信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于拥有悠久历史的神灵信仰如土地神,财神等,人们习惯上称为迷信,但是现在对土地神的崇拜已经成为民间社会的习惯,并未对社会或个人造成伤害,所以它是俗信的一种。

祭拜土地神在夏代就已开始,《史诗·封禅书》云:“自禹兴而修社祀,郊社所从来,尚(久远)矣。”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夏代,人民依靠土地过活。民以食为天,而食则要依靠土地。所以当时的人们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据取悦与土地,同时当丰收时为了表达谢意。夏代的土地祭拜也许是取悦与谢恩的统一体。

周代的土地神逐渐由自然神转向拟人的土地神。《风俗通义·祀典》所云: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地以为社而祀之,报功也。

魏晋南北朝对土地的崇拜依然盛行。《晋书陆云传》曰:百姓追思之,图画形像配食是社。直至清代,民国年间,土地被成为“土地公公”,各地均立庙祀之,到了现代对于土地神的崇拜依然在民间社会流行。

现在的土地庙会经常出现在风景区中,四角飞起的屋顶,土地公笑呵呵的站在庙里面,庙门口放着香炉或者是贡品。乡间的土地庙通常比较简朴,农民通常会依照建造房屋的经验,用石片简单的堆砌成土地庙,它们通常没有多余的装饰,屋顶成“人”字形,房屋是方形,而且会有两个窗户,土地神被贡放在庙内,村民会在庙前放点水果或者点心之类的东西。土地崇拜虽说是一种神灵崇拜,是虚无的东西,但是经历了时间的传承,已成为一种习惯,并未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伤害,所以它是作为俗信而存在。③

(二)迷信

迷信是反科学的信仰,它会对社会他人以及自身造成伤害,如法轮功,它的伪科学理论,致使多少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再如在陕北地区出现的毛泽东庙。

在陕北当地流行拜毛泽东就可以升官发财的说法,这无疑是迷信。首先在时间上,他是新出的神灵信仰。毛泽东作为开国领袖他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但是把它作为神来崇拜是经不起对敲的。毛泽东从出生到现在也只不过一百年的时间,而且毛泽东只不过是当地人们造出来的神。当地人建造这样的庙宇或许是为了自己制造名气又或许是为了赚钱。毛泽东作为一个领袖并未经时间的考验,为他建庙供想要升官发财的人祭拜,这毫无历史的依据,只是人的一厢情愿的猜测。

二、迷信与俗信变异

迷信与俗信虽然是不同的信仰,但是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信仰生活在人们的精神层面,它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由于没有固定的限制来区分迷信和俗信,所以俗信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不良的引导所影响,甚至成为迷信,同时迷信如果在良好的引导下也有可能转化为俗信。例如关于泰山娘娘的信仰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就对人自身及社会造成了伤害。

关于泰山娘娘的信仰,由来已久它已成为俗信在人们中间流传,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它形成了痴狂的态度,对社会造成了及其不好的影响。刚开始人们拜泰山神只是为了祈求平安,寄托心愿,但并不会把希望寄托在泰山神身上。但是由于某些风气的不良影响,人们对泰山神过分的崇拜,形成了背离俗信习惯的过分,有的做法不仅危害了个人身体健康,也对社会产生了不好影响。

如果迷信被加以正确的引导,也是有可能转化为俗信的。比如说对于猎头血祭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用人头祭拜变为用牲口祭拜。

三、革除迷信,弘扬俗信,传承民间文化

俗信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民间文化的载体之一,俗信不仅代表中国传统习俗,而且富含丰富的文化含义。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同时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俗信作为有益的民间信仰,世俗文化的一部分,带有民族的特色,同时促进了民间文艺的发展。

迷信作为陋俗,丑化了信仰,危害他人及自身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分清迷信与俗信,善于引导迷信,同时保护俗信,发扬俗信,正确区分迷信与俗信,改良陋俗。通过报纸新闻等大众易接受的媒介进行俗信教育,加强人们对俗信的认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俗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传承并弘扬传统民间文化。

注释:

陶思炎.风俗探幽.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金泽.中国民间信仰.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参考文献:

[1]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吕继祥.泰山娘娘信仰.学苑出版社.1994.

[3]山曼主编,袁爱国撰稿.泰山民俗.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变异
新型冠状病毒关切变异株的研究进展
变异危机
变异
大型水利枢纽下游水沙变异特征
制造趣味物种变异
基因突变与生物变异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变异的蚊子
病毒的变异
术语的变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