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09-09-28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德育

徐 奕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课实践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提出了专业课实践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原则是坚持在教好专业实践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发挥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具体方法一是把专业课实践教学与国家建设及学习目的性教育结合起来,把专业课实践教学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品质结合起来;二是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三是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以节俭朴素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观念。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德育

进入21世纪,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人”,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而要真正做人,其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准。

一、专业课实践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高等职业院校不能只成为就业训练所,而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专业课实践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寓德育于各种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客观需要。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一门课程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深层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完成学科应有的德育培养任务,真正担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其次,学生从各专业课获取的知识如果不能同自身的心理素质、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非知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专业知识就不能转化为能力,更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德育恰恰有责任担负起这个职能,只有通过德育训练、心理调整和咨询,将一切健康的非智力因素同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一体,才能综合成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才能。

再次,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本、专科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十分注重实践性教学,它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利用专业课实践教学时间长、载体多、空间跨度大、信息量丰富的优点,特别突出在实践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能够让学生在实验、实训和实习演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操守,能够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从而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因此,专业课实践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最佳载体,是对学生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也是高职院校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专业课实践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在教好专业实践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教授专业实践知识与进行德育渗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学生要想学好专业实践知识,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自觉地把个人学习与国家的前途、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通过专业课实践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既能使学生学到实践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智力和能力,又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教育方式,比单纯地讲大道理等教育方式自然、和谐,较少产生逆反心理。

2、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声而有效的教育,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基础,教师既要做理论的“巨人”,又要作行为的楷模,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对学生耐心引导,热心启发、身体力行,示范感染。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往往会令学生发自内心的敬仰并学习效仿,他的政治理念、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准则、言谈举止、甚至是形象仪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坚持始终如一的“身教”和适时适度的“言教”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否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或示范效果的关键。

三、专业课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的,指在实验室、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践场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与作结合,手与脑并用,独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以获得知识和技能,使其职业能力和各种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有别于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没有固定的方法,诀窍在于灵活机动、适时适度。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向学生阐述掌握好专业实践知识的重要意义,把专业课实践教学与国家建设及学习目的性教育结合起来,把专业课实践教学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品质结合起来。二是在实验和实训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循生产实践程序,切实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每步操作,使学生懂得每一项技术都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并要求学生耐心、细致、有计划、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充分尊重实践事实,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如实填写实训报告。当出现与预想结果不同的实验现象时,只能认真分析原因,而不能不顾实验事实,臆造实验结果。对那些实验中不做记录、事后回忆实验现象和数据,以及实验前就填好实验报告的错误做法,要及时、坚决批评和纠正,并指出其危害。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美德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与良好的科研素养打下基础。三是在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1、在实验设备及仪器仪表使用讲解中,要求学生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学生树立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意识;2、在实验耗材的使用上,培养学生具有节约物品,节约能源的意识,要学生形成以节俭朴素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观念;3、实验和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帮助老师把仪表工具整理归位、演练场地清理干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观念。四、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五、在外出实习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服从老师分配,不搞自由主义,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

总之,要充分发挥专业课实践教学德育渗透的功能,就要求教师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抓住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重点,从思想品德、文明素养、心理健康、意志品质、创新意识、法制意识、纪律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因势利导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素养上下功夫,树立坚定的政治形象、严谨的治学形象和高尚的品行形象,发挥德师、经师和人师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实现和增强渗透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握德育渗透的隐含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才能在专业课实践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渗透自如,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白云.专业课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5(3):51-52.

[2]韩勇,李榆梅.微生物实训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硅谷,2008,(17):149.

[作者简介]

徐奕(1972-)女,浙江青田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实验师.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德育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