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破窑记》看元杂剧中闺阁小姐的爱情观

2009-09-28赵柯姜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抗争

赵柯姜

[摘要]本文以元杂剧《破窑记》中的刘月娥为代表,简要分析元杂剧中闺阁小姐的爱情观。其中的女性形象更是以其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觉追求爱情自由而备受关注。其中众多闺阁小姐,虽然出身不同,情况各异,但其理想却都是以千金之躯,追求为当时社会所不容的、个人所追求的理想爱情。

[关键词]一见钟情;才德;专一;抗争

13世纪中叶,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出现了戏剧创作繁荣的局面,元代杂剧的兴盛,标志着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元杂剧剧本中相当一部分是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提出了与传统道德截然不同的爱情婚姻标准,并塑造了许多极富个性的具有反叛意识的女性形象,她们中不乏有大户人家的小姐,虽然出身不同,情况各异,但她们都具有平等的意识,反传统的思想。其整体理想也都是以千金之躯,追求为当时社会所不容的、个人的理想爱情和幸福,充分显现了闺阁小姐爱情观的进步性和为争取恋爱婚姻自由而进行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破窑记》全名《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是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现存三种杂剧中的一篇。写刘员外的女儿刘月娥抛球招赘,打中了穷书生吕蒙正,刘员外嫌贫爱富,企图毁婚,刘月娥执意不从,于是夫妻被赶往寒窑度日。后来,刘员外又设计激发吕蒙正进京应试,刘月娥待时守分,苦等10年,终于盼到吕蒙正衣锦荣归,翁婿和好。正旦刘月娥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她性情柔和又有骨气,从她身上体现了当时闺阁小姐的爱情观。

元杂剧中塑造的许多大家闺秀形象,已不再是独自呆在闺房之中,足不出户的“乖乖女”形象,她们有自己的爱情理想并且敢于和反对势力,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压力进行积极的抗争。在这种积极的抗争中表现出了她们的爱情观,总结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理想爱情的方式:一见钟情

在封建社会,结婚双方是既不“见”也无“情”的,女性长在深闺人未识,男女双方从无过多的相互了解,而一见钟情则让男女双方见到了彼此的外貌、风度、举止;有的还通过对话、联诗等了解对方的谈吐、性格和才学,从而产生相互的“钟情”,正如恩格斯所说“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因为它注重的是个人意愿,注重男女双方感情的投合,比那种由家长把素不相识、毫无感情的一对男女硬捏合在一起的包办婚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破窑记》中刘月娥抛绣球招亲,她和吕蒙正素不相识,况且招亲当日“人稠物穰”,在芸芸众生中月娥偏偏看中了吕蒙正,最起码从刘月娥的角度来说她对吕生是一见钟情的。她对梅香给的择婿建议予以否定,说梅香“那里知道也”,她要按自己的标准寻找意中人。当吕生出现时月娥“凭栏凝望,猛然间回首问梅香”,一见钟情在此时定格。

二、理想配偶的标准:才、德

在夫贵妻荣的封建社会,女子地位决定于丈夫的成就,有句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关系到人一生的命运,因此找一个德才皆备的丈夫对女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刘月娥有自己的择偶标准,她不贪图富贵,她看中的是人品,才学,德行。这从她和绣球说的一段话中可看出,“绣球儿你寻一个心慈善性温良,有志气好文章,这一生事都在你这绣球儿上。夫妻相待,贫和富有何妨?贫和富足我命福,好共歹在你斟量。休打着那无恩情轻薄子,你寻一个知敬重画眉郎。”历史上那些曾经困顿但最终锋芒毕露的人物的故事对她影响很大,“想韩信偷瓜手生扭做了元戎将,传说那筑墙板番做了头厅相。想当初王鼎臣,姜吕望,那鼎臣将柴担子横在肩头上,太公八十岁遇着文王。”在她看来眼前的不如意是暂时的,只要有才、有德,终会有成功的一天。“平地一声雷振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不道寒门生将相。”所以她希望未来的夫婿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才学之士,并不介意他暂时的贫寒。而吕蒙正正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剧中借寇准之口道出了吕生的才学“这兄弟姓吕,名蒙正,字圣功。俺二人同堂学业,转笔抄书。空学成满腹文章,争奈一贫如洗,在此洛阳城外破瓦窑中居止。若论俺二人的文章觑富贵如同翻掌,争奈文齐福不至。”日后吕生的发展也证明了刘月娥的眼光。

三、理想爱情的要求:爱情专一

汉乐府民歌《上邪》中写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可能是有历史记载的最古老的爱情宣言。元杂剧中的闺阁小姐们一旦做出了选择就会心甘情愿地忠于自己的爱情。吕蒙正赴科举一去数载杳无音讯,刘月娥茹苦含辛好不容易捱过日子。吕蒙正中状元后,为了“考验”妻子的爱情,叫人谎报说吕蒙正死了,请媒婆带了金钗前去破窑为一过往客官说媒,但遭到刘月娥的拒绝。月娥安贫守素,身在破窑,心甘如饴,“虽然是人不堪居,我觑的胜兰堂绿窗朱户”。媒婆说动不了刘月娥,吕蒙正又施展新的“招数”来试她的心。他脱去锦衣,换上布衣来到破窑,对刘月娥说“我如今落魄了,不曾得官。”但刘月娥毫无怨悔之情,她安慰丈夫说:“但得个身安乐还家重完聚,问什么官不官便待怎的!”

四、理想爱情的追求:不屈不挠的抗争

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这些闺阁小姐和来自外界,主要是父母的反对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抗争,并且都以胜利而告终。刘月娥憧憬着美满幸福的爱情,希望绣球儿能抛中“一个心慈善、性温良,有志气好文章”、“知敬重画眉郎”。她并不计较对方的贫富,“夫妻相待贫和富有何妨”。刘仲实看到女儿执意要嫁一贫如洗的吕蒙正,大发雷霆,下绝情取掉女儿的衣服头面,将她赶出家门。但刘月娥心甘情愿跟着吕蒙正,“我也不恋鸳衾象床,绣帏罗帐,则住那破窑风月射漏星堂”。剧本通过父女间在择婿问题上一场激烈的冲突,写出了了刘月娥敢抗父命、不屈不挠的抗争。

当刘仲实与妻子带了“一份香美茶饭,将着一套衣服”来到破窑看望女儿、劝女儿同享富贵时,被月娥拒绝了。刘仲实老羞成怒,大闹破窑,把仅有的一个砂锅和两只碗都打破了。这些都写出了刘月娥不屈从父亲的威势,在诱惑面前毫不动心,依然珍重她和吕蒙正贫贱夫妻之间的情谊,“怎肯教失了俺夫妻情道理?”为了爱情,她再一次和父亲进行了抗争。

无论是刘月娥、《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还是《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拜月亭》中的瑞兰、《秋胡戏妻》中的罗梅英、《倩女离魂》中的张倩女等等这些大家闺秀,他们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婚姻观,大都具有大胆的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她们有自己的爱情观,择夫时看中的是才和德,她们忠实于自己的爱情,她们都经历过一段艰难曲折的斗争。而作家本着自身美好的愿望以及人民的期待出发,都给了她们实现理想的机会和大团圆的结局。

[参考文献]

[1]刘代霞.论元杂剧妇女形象之理想色彩[J].贵州文史丛刊,2005,(04).

[2]赵晓红.元杂剧女性形象爱情观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1(03).

[3]刘骥鹏.元杂剧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高度[J].四川戏剧,2005(05).

[4]刘代霞.元杂剧婚恋关系中女性形象的复杂性及其成因[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5]刘春椤.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D].硕士毕业论文.

猜你喜欢

抗争
名师新题:抗争
SilentEpidemic
Enabling the Movement
LOVEIN AN OLDCLIMATE
前方到站通远门
论《为奴十二年》中所体现出的反暴力精神
论《欲望号街车》中布朗琪的性格与宿命
《山海经》中的悲剧形象
加存的树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