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焦镜头专题

2009-09-28

数码摄影 2009年7期
关键词:焦段变焦镜头广角

向 玮

在所有的镜头中,中焦镜头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产品,也是各厂家生产最多,技术最为成熟的产品(相对其他焦段,本焦段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在综合性能上都有明显优势)。其实,在我们学习摄影之初,最先接触到的就是中焦镜头,可见,它与我们实在是太为熟悉……

中焦镜头专题

寻常百态

在所有的镜头中,中焦镜头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产品,也是各厂家生产最多,技术最为成熟的产品(相对其他焦段,本焦段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在综合性能上都有明显优势)。其实,在我们学习摄影之初,最先接触到的就是中焦镜头,可见,它与我们实在是太为熟悉……

所谓中焦镜头,就是相当于35mm相机35-80mm焦距的镜头(其实各国摄影界对焦段的划分有多种看法,比如有人认为中焦是指40-90mm,我们在此以国外通行的划分为准)。相对于广角和长焦而言,这一焦段的镜头视角和我们人眼所见相近,拍摄出的图片更具亲切感。

和其他焦段的镜头有所不同,目前市场上的变焦镜头很少有只包括中焦的,这主要是随着镜头技术和拍摄的需要,镜头设计者都会将常用的广角和中焦设计在一起,比如24-70mm、28-80mm这样的焦段,显然比过去那种35-70mm镜头要好用得多(随着技术的进步,变焦倍率的略微提高也并不会过多地影响成像质量)。所以,我们在说中焦变焦镜头时,其实往往指的是以中焦为主要焦段的标准变焦镜头。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APS-C画幅和4/3系统相机流行,镜头需要进行相应的倍率换算,很多在数值上看似广角的镜头,实际上是厂家为自己APS-C画幅产品设计的中焦镜头(或以中焦为主要焦段的镜头)。而我们平时使用的消费级相机,特别是卡片相机,镜头的视角多相当于35mm相机35-120mm,也就是说,卡片机的视角主要为中焦。

中焦的技术控制

在使用上,由于中焦镜头拍摄图像和我们所见相似,画面更具亲切感,常给人一种讲故事般的叙述之感,因此适应题材极广,不但可以完成家庭摄影、旅游摄影、人像摄影等拍摄,在风光、广告等方面也有上佳表现。事实上,在摄影术发明之初,摄影家们无不是使用各种规格的中焦镜头拍摄,现在翻看那时的经典作品,中焦时代似在眼前。不过,有利有弊,也正是由于这一视角的大众化,初学者找不到使用技巧,拍出的图片往往流于平淡,所以,这一焦段又是很难用好的。

中焦镜头视角与人眼相差无几,成熟的技术使这类镜头畸变控制很好,拍摄那些对畸变控制要求严格的题材很有利。在拍摄中,我们应该多加利用中焦的这一特点。事实上,即使是其他焦段,哪怕是畸变控制很差的大变焦比镜头,其中焦也往往是该镜头畸变控制最佳的焦段。

和其他焦段镜头还有一个不同之处是,由于生产历史悠久,设计成熟,这一焦段的镜头往往成像质量优秀(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价格相对便宜,是我们最可信的创作工具(相对于其他焦段,这一焦段的镜头技术成熟,成本更容易控制,所以价格相对便宜)。从目前市场来看,几乎所有相机厂家为自己产品配套的套头都是以中焦为主的镜头,而各厂家性价比最高、价格最便宜的,也必然是中焦镜头(无论是变焦产品还是定焦产品)。比如说你花1000余元买一支新的广角镜头,那该镜头的综合性能肯定很差,而如果购买1000余元的中焦镜头(或以中焦为主的标准变焦镜头),那只要控制得好,拍摄的图片与数千元的镜头效果相当!

中焦拍摄技巧

我曾经携带3支镜头做长途旅行,回家后整理图片,发现超广角拍摄的图片占了大约15%,长焦使用率为5%,而中焦则拍摄了80%的作品!中焦是每个摄影者最初就接触到的焦段(比如套头就主要包含中焦),但要把这个常用焦段用好,让它变化无穷,创造佳品,则是另一回事了!

把握亲切感

比如我们使用36mm左右的焦距拍摄时,虽然焦距上已经接近于广角,但总体来说,画面依然会自然而亲切,并不会出现那种使用超广角拍摄后的怪诞之感。这就是中焦镜头的优势所在,但也因为此,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镜头无法将我们想拍摄的主题全部包括进来,此时,如果还想保持这种亲切感,最好的办法是后退而不是换镜头。在用中焦镜头的长端时,如80mm,我们会发现它对景深虽有压缩,但透视依然比较正常(透视上的变形很小),不会像长焦那样把背景完全压平和省略。也因此,中焦往往是人像摄影中最常用的焦段,因为80mm左右的镜头拍肖像几乎没有畸变,如果用大光圈拍摄,还可以虚化背景,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用中焦镜拍摄肖像不只是正面肖像,还有四分之三肖像、侧面肖像、仰摄肖像和俯摄肖像等。

注意构图

灵活的构图在各个焦段都极重要,但对于中焦拍摄则尤为关键,因为中焦和我们所见相似,如果不能丰富构图,就容易流于平淡。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拿着一支中焦,只平视着拍摄一切,那镜头下的画面,将是多么的平淡无奇。所以,使用中焦,更需要我们经常蹲下仰视或者站到高处俯视主题。同时多找特殊的趣味点,将一些装饰性的元素添加到画面中,丰富图片,才能让作品更加动人。

玩转光线

同样由于中焦镜头和我们的视角相近,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拍摄图片和我们平时所见一样,那艺术感必然降低几分。要想得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作品,除了构图精细,光线的运用不容轻视。事实上,我们仔细研究中焦拍摄的作品,少有在构图上直接带来视觉冲击的,这一焦段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光线运用精美,以亲切和温和取胜。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在摄影中不可缺少,将相机架设在脚架上,中焦镜头既不会有超广角镜头那种容易混进杂光和景物,也不像长焦那样信息交代很少,比如使用慢速快门将公路上的汽车和人群的动静展现,就可以很好地突出汽车的动,并使车与人既分离又统一,而由于焦段的合适,我们既不难控制画面,也容易拍摄进需要包含的信息,让画面更为鲜活。

总之,中焦镜头对畸变控制得当,但它的特殊性在于视角平常,在使用中需要我们更加注意构图和用光,也更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去增强画面的艺术感,中焦既是最难用,也是最好用的焦段。

中焦镜头选购必读

由于技术非常成熟、需求人群巨大,市场上的中焦镜头种类极其繁多——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焦定焦镜头同样种类繁多,特征明显,因此我们在此我们不做推荐,以后有机会再单独介绍。

从目前市场的产品来看,选购中焦镜头看似简单,实则困难。因为这一焦段特别是包含这一焦段的镜头太多,在各种相机上的表现又差异巨大。再加上购买者未来升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要购买一款真正满意的中焦产品反而麻烦——选择多了就无从选择。通过对各类用户的考虑,我们特针对用户提出以下几点中焦镜头选购建议。

未来升级需求:在购买中焦镜头前,一定要考虑未来的升级要求。比如在近两年内不考虑升级全画幅相机的入门级摄影爱好者,在选择中焦时大可考虑价格2000元内的各种APS-C画幅中端中焦镜头。因为中焦镜头的技术比较成熟,即使是几百元的入门套头,只要控制得当,也可以拍摄出优秀且经得起放大的作品。

如果你目前使用APS-C画幅相机,但正考虑一年以后上全幅,那购买带有广角的全幅中焦镜头比较合适,当然,你也可以直接购买16-35mm一类的全幅超广角镜头,因为在APS-C画幅相机上,它们基本就是一个带有广角的中焦镜头了!

全画幅时的成像质量:由于早在胶片时代各厂家就生产过众多中焦镜头,特别是入门级和中档中焦镜头,所以一些购买全画幅相机的摄影人也希望先在中焦上省钱,购买一款价格便宜的中档中焦镜头(好把资金用来购买超广角等镜头)。

其实,由于过去胶片时代的镜头没有考虑CCD的特性,特别是在设计中对分辨率、色散和暗角等方面的要求没现在高(过去用胶片拍摄,许多摄影者只会将图片放到10寸左右,而现在用2400万像素的相机拍摄后,在电脑上往往会100%放大观察细节),所以购买胶片时代的中端中焦镜头并不是上策。

变焦倍率:由于包含中焦的镜头实在太多,特别是包含中焦的常用焦段镜头和大变焦比镜头到处可见,所以许多人在购买中焦镜头时常常难以割舍(这里边又以入门级摄影爱好者居多)。其实,在购买中焦镜头时我们更应该讲究焦段少而精。一些18-135mm等焦段的镜头虽然价格更贵,但成像质量甚至可能赶不上18-55mm这样的套头。所以变焦比越大,设计难度越大,成本越高的特点永远存在,哪怕是技术进步的今天——看看专业和顶级中焦镜头基本都是28-70mm或24-70mm就知道了。

TIPS :胶片时代的中焦镜头在最新的全幅产品上表现不足

虽然目前全幅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各厂家的中端全幅产品只需15000元左右,但就镜头来说,许多过去胶片时代的入门级中焦镜头(或标准变焦镜头),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要。事实上,由于技术和针对性不同,老款镜头除了分辨率无法满足新一代全画幅产品的需要,色散、暗角等方面也难以让人满意。

但另一方面,当这些镜头使用在APS-C画幅产品上时,由于只需要中心部分参与成像,所以表现往往不错,某些产品甚至可以和更高一级的APS-C画幅专用镜头抗衡(部分长焦镜头在APS-C画幅上也表现出类似特性)。

TIPS :APS-C 和全幅上同一

镜头的含义不同

前边说到,由于画幅的不同,需要APS-C专业镜头虽然在焦段数值上看似超广角镜头,但实际只是包含广角的中焦镜头(从众多产品来看,这一点对新一代超广角和几乎所有长焦的影响要略小一些)。这里边又以各厂家为入门级相机配备的套头为主。此外,也因为焦距换算,需要全画幅的超广角或广角镜头在APS-C相机上也只能当中焦镜头使用(比如尼康的AF 24-50mm D,在APS-C画幅产品上就相当于35mm相机36-75mm,属于标准的中焦变焦镜头)。

TIPS :使用镜头几不要

不要盲目升级,先问问自己,手中的镜头是否发挥了其绝大多数功效。

不要闭门造车,升级前先问问摄友,特别是倾听一下拥有你想买器材的人的建议。

不要妄想全能镜头,物有其用,适合自己拍摄类型和拍摄要求的最重要。

不要在百货商场买镜头,百货商场需要大量额外经营资金,价格非常高,相机专营店是

首选,其次在电脑市场的数码店。

不要太依赖器材,出作品还需镜头后面的脑袋灵光。

猜你喜欢

焦段变焦镜头广角
文化广角
文化广角
相机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超广变焦镜头
NEO—2X光电吊舱
驾驭光学技术的大家——实测腾龙3百万像素NIR百万像素手动变焦镜头
你需要怎样的微距镜头?
广角
标准镜头“常规”焦段比你想象的强大
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