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文本解读的“度”

2009-09-22

中小学校长 2009年8期
关键词:文本语文课堂

邵 军

一、来自“度”的困扰

经常听到语文老师说:“现在语文难教啊!”“我都不知道怎样教语文了!”“语文到底怎么教呀?”……老师们有如此感慨,并不是空穴来风、无病呻吟,仅以文本解读为例,当今小学语文界就出现了多种声音:

其一为“深度阅读”。持此观点者认为当前小语界普遍存在浅读文本的通病,没有深度就没有高度,就没有对儿童的精神引领。低层次的重复是对儿童的贻误和不负责任,是教师的最大失职。

其二为“广度阅读”。他们认为文本内容有限,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没有思维的广度,也就没有思维的深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来观照文本,文本才能有活泼的生命力。

其三为“文本细读”。他们认为作者“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作为读者,岂可辜负了作者的苦心!须“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有如此,方能“入境始与亲”。

以上各家之说均有道理,这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活跃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但面对纷至沓来的新思想,少了自己“悟”性的人就会迷了眼、乱了心:要么打着“广度阅读”的旗号,于是乎能看到相当多的语文教师游离文本、广征博引,甚至撇开文本、八面开花,文本仿佛成了教师的引文,课外文本才是教学的主题;要么振振有词要“文本细读”,于是乎细读、细读、再细读,从头到尾、从文字到标点,乃至一切细枝末节……

哲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真理再往前跨一步就是谬论。所以作为专业语文教师的我们,很有必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度”到底是什么?文本教学中,怎样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情况,尽可能科学地把好“度”呢?

二、“度”是什么

“度”其实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话题。从哲学层面看,度是物质数与量的统一,是事物的质所容纳的量的范围。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改变;量变超过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在文本解读中必须把握解读的“度”。不能超越或不足其“度”,超过了,就会产生负面的效果;而不足,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论领域,“度”是新课程改革到理性反思的关键时刻应运而生的一个概念。作为新提出的教学论的概念,它有着深刻的实践背景,是每天都要在课堂中出现的,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教学活动。分析语文文本教学中的“度”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建构“适度”的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放眼当今的语文教学,教学无度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超过学生的限度,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损害学生的健康,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么远离学生的限度,浮光掠影、隔靴搔痒,让学生“吃不饱”,“干着急”。所有这些,都是超越了“度”的教学。其实,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度”,必然在另一方面达不到教学的“度”。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失衡的、顾此失彼的,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能力的失调,甚至是畸形发展。为了防止文本教学无“度”现象的再度出现,我们必须寻找合适的教学“度”的“阈值”,重新建立我们的教学观和教学行为。

文本解读应当有两个层面:一是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二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解读文本。这两个层面应该有不同“度”的要求,不能混为一谈。

1、教师解读文本可以而且需要“过度”

对于一个专业的语文教师来说,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如有专家所言:“千重要,万重要,文本解读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读懂文本就没有法。”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也认为,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三者之间的对话,教师是核心、是灵魂、是首席。教师唯有首先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对话,把握文本的精髓,深得文本之“三味”,方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

但是,请语文教师们扪心的问问自己你能静下心来,不凭借任何现代手段,独立解读教材吗?拿到教材后,你是如医生凭借医疗器械为病人检查一般,还是能够拥有一份面对文本的底气?现代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老师缺少了“静悄悄地琢磨”文本的耐心和细心。还有一些老师,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喜欢照搬教参现成的“教材分析”。一旦离开了这根拐杖,几乎寸步难行。没有对文本的“过度”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反复咀嚼,长此以往,语文老师专业发展的标志——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从这一点来看,当前背景下,需要教师静下心来深入细读文本,甚至可以“过度”。那么,一篇文本中哪些地方需要语文老师“过度”解读呢?

(1)要读出文本的核心价值。具体来说,教师要关注文本中的以下内容,①包含丰富情感与理趣的语言。文本解读的起点一定是文本的语言。教师需“浸入”文本,涵泳体悟,“穿透语言表义,深入文本深层,探索个中滋味”。②起画龙点睛作用的修辞。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特别关注文本是如何运用修辞实现表达效果。常见的修辞,要努力挖掘训练点,使学生掌握有关修辞的工具性知识;不常见的,在教学中不一定要教给学生,但教师在解读中能发现它、捕捉它,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设计教学策略。③典型的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将之提炼并上升为“类概念”,学生才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类文本或者同一种语言现象。

(2)要读出文本的内在结构。一堂好课,一定有它内在的生长逻辑。教学时若能将文本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凸显文本的主体,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所以在文本解读中,我们要像造房子先要搭框架一样,努力在文本中找出合适的问题、情节,或以某个句子、某个语词作为切入口辐射全篇,将文本进行适度整合,使内容清晰地呈现出块状结构,进而使之成为教学的结构。

(3)要把握文本的体裁特点。文本的体裁不同,解读的着力点也不同。“顺林之天,以致其性”,按着文本的自然纹理去解读,就容易到位。此外,教师还要关注一下文本的背景,因为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写作心境……这些元素必须把握,方能“得作者之心”,这样的解读也才会更为真实、丰满、深刻。

文本解读中,我们的视野既应在文本之中,字斟句酌、品词析句,这是文本解读的根本。也应放在文本之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出个性,彰显自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接千载,视通万里”:①可选择同一作者、不同写作内容的文本进行延伸阅读,可以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和对文本的把握。②可以选择同一写作对象,不同体裁、不同角度的文本进行阅读,有助于发展多角度思维能力。⑧可以

选择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文章进行对照阅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韵”。此外,我们还可以像孙双金校长那样分别站在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的视角领略文本的无限风光,使教学达到水乳交融的美妙境界。总之,教师解读的角度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越细越好。教师解读的“过度”将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和优化。正如浙江沈大安先生说:“有了精彩的文本解读,才会有出彩的语文课堂。”

2、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应该而且必须“适度”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想到的、找到的、搜集到的很多有用的东西,是不是都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上展现?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从教学时间看,教师要把自己所钻研的内容在有限的40分钟内引领学生一一掌握,不切实际;要努力让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里,读到最应该读的地方,思考最应该思考的问题上。其次从教学对象看,我们面对的是孩子,他们是有一定承受限度的,但我们经常看到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老师不顾学生认知水平,总是深了再深、广了再广。沈大安先生曾说:“教师自己对文本解读可以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小学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具有童真童趣。”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适度”引领。再从课程目标的达成看,新课标赋予阅读教学诸多目标任务,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靠的是一整套小语教材的教化,而非一册教材、一篇课文。如果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那么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必须突出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总之,教师解读的“度”不应等于学生解读的“度”。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有效的选择,“留取精华的枝条”。而这个“度”的出发点与归宿都应当是学生,无论是角度、宽度,还是细度或深度,都应当是“儿童”的。那种以自己解读的度代替教学的“度”的教学,必然会导致教的本义与真义、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核心(学生的学习)偏离,甚至丧失。

那么怎样尽可能地做到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有度、适度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深入解读文本后,必须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因为文本解读只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散乱的珍珠”,必须从自己感受最真切、最深刻、最新鲜的语句出发,围绕文本的主题,借助整体框架性的问题,将这些“散乱的珍珠”有梯度、有逻辑地穿起来,才能真正形成课堂教学清晰的脉络和结构,整合成一幅图景,从而在实现工具性的同时达成人文性。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防止无度、过度,还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强化目标意识。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目标意识淡薄,教学过程中随意¨生强,就会导致教学过度。正如在第七届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崔峦先生尖锐指出的:“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便同时存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中高年级的教学与低年级的要求区别不大。”因此,强化目标意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教师要能准确定位每节课的目标,如知识要达到什么程度?能力训练要达到什么目标?所教年级段的要求、本单元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只有方向明确,才能在文本解读中紧扣目标,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正确地调控课堂,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过程中要目中有本,目中有人。目中有本是指眼中要有文本、有教材。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价值,教师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充分引导学生挖掘和利用文本的价值。如课文《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般教师觉得故事很简单,学生耳熟能详,没有什么可教,带着学生读读课文,就开始做有关阅读题,导致文本解读缺失和训练过度。窦桂梅老师却独具慧眼,从所教学生实际出发,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的角度,带着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文章,了解古代小说反复叙事的方式,挖掘出情节中已经有的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贵”,点出文中没有出现的猪八戒的“三调唆”以及《西游记》原著中蕴含的数字等内容,激起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目中有人指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教学目标也要随时做必要的调整,教学活动内容也要做相应的变换处置,促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始终保持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3)要特别重视对问题设置的“度”的理性把握。提司是语文课堂师生对话走向文本的主要途径。它既具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行理解感悟的功能,又具有直指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小语文本教学中却往往出现问题设置过度的现象:要么问题过深——学生“望而却步”,要么问题过浅——弱化学生思维,要么问题过多——课堂“蜻蜓点水”,要么问题过碎——迷失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必须把握问题设置的“度”,至少应做到“三统一”:①钻研教材与分析学情统一。学情分析是教师设置问题的基础,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设计问题才是恰当、有效的问题,那种脱离学生实际,过分设置“拔高题”、“拓展题”,势必导致教学失度,走向教学的低效。②控制数量和把好质量的统一。教师要有整体意识,要能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样课堂就会不枝不蔓,始终围绕文本中心展开。支玉恒老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充分初读后,全课只提了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很好地带领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的同时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受到文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③核心问题与附属问题的统一。教师在研究文本时,根据教学目标也许要设置几个问题,这需要细细分析这些问题的联系,找出最有价值的那个问题,也就是核心问题,除此之外的问题就是附属问题。

例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课,教师为了实现“体会作者对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这一目标,初设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天游峰石阶这么多,扫起来这么苦,老人为什么还说得那么轻松?②老人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工作,不回家享清福呢?③为什么老人说30年后还要请“我”喝茶,老人能活到100岁吗?④老人哪些地方让“我”如此敬佩?实际上问题④是核心问题,前三个则是附属问题,一节课其实就是解决一个大问题(核心问题),核心问题解决了,附属问题自然迎刃而解:附属问题突破了,核心问题也就豁然开朗了。教师要注意二者的统一。

(4)要当好学生有效解读文本的“舵手”。受自身阅历的局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不是完全自能的,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难免会浅读文本或游离文本,甚至误解、曲解文本。要使得这种对话深入、有效,显然需要教师的点引,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有效解读文本把好舵: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文本,给学生自我阅读、品读的时间。当学生的体验独特而“言之有理”时,要助开掘,畅其流;当学生体验不到而恍惚朦胧时,要善搭桥,解其困;当学生的体验似是而非或“文不对题”时,要慎褒贬,巧固本……让学生在教师智慧灵性的引领中,学会认真读书,学会交流对话,学会倾听接纳,学会建构和提升自己的认识,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文化品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关于“文本解读”、关于“语文教学”,可能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度”或流派,那都是倡导者对语文的独特理解与追求,是他们对语文教育个性化的主张罢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文本解读需要“度”,教师读书应该深入,教书贵在浅出;教师读书理应思接千载,教书贵在选其精要;教师读书本该语语悟神,教书贵在举一反三。

(作者:江苏省洪泽县岔河中心小学教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杨雪翠

猜你喜欢

文本语文课堂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欢乐的课堂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