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三个百工程”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2009-09-22

中小学校长 2009年8期
关键词:支教教育局教师队伍

刘 强

党的十七大把教育列为六大民生问题之首,提出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具体要求。针对当前农村教师普遍存在数量不足、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专业不配套等突出问题,2009年郧县教育局积极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百工程”,以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一、补充100名新教师解决教师数量不足。为农村学校“输血”

为解决全县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梯队断层、结构性短缺和部分乡镇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教育局充分运用有关政策杠杆,积极协调县编委会等有关部门,建立完善了“郧县中小学教师长期补充机制”。一是利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有利时机,结合县内初中学科教师配套的实际需要,每年引进“三支一扶”特岗生教师50人,补充到乡镇中学解决学科教师配套问题。二是依据学生增减变化、学科配套、教师缺编空编情况,按照农村学校优先和紧缺学科优先的原则,采取“定向报考”的办法,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0名新教师,补充到偏远乡镇,解决师资不足问题。为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郧县教育局在特岗生引进中,坚持做到“按照学科,资格审查,统一面试,坚持标准,集中签约”;在新教师招聘工作中,坚持做到“统一发布信息,集中报名考试,统一面试考察,严格招聘条件,定向补充使用”。同时,县教育局还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招聘人员情况及教师自然减退等问题,对学校编制实行动态管理,适时制定调整方案,确保教师队伍数量和学科平衡。

二、分流100名教学人员充实学校后勤工作,为农村学校“换血”

郧县积极稳妥地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全员竞聘上岗制度,把部分确属健康原因或教学能力不强的“落聘”教师分流到学校门卫、学生食堂、宿舍管理等后勤岗位工作,既加强了学校后勤工作,也为补充优秀教师提供了岗位。2009年,全县计划通过竞聘上岗分流近100名教师到学校后勤岗位工作。同时,对确有重大疾病长期不能上班的教师,按照有关政策办理提前病退手续。通过竞聘上岗,使教师“有进有出,能上能下”,实现教师以才择岗,发挥能量,进一步优化学校教学岗位及后勤岗位人员结构,从而改善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退化、工作分配矛盾、学科结构失衡等现实问题。

三、选派100名教师开展城乡教学交流,为农村学校“造血”

郧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相对稳定、合理流动、教学交流、城乡互动”的原则,按照“双向互动,共同提高,注重实效,形成制度”的要求,统筹城乡教师资源,以城(郊)区联系乡村,以优质带动薄弱,以强校捆绑弱校,促进资源共享,均衡发展。2009年全县将选派100名教师参加支教交流,即从城区和城郊超编学校选派80名教师到偏远乡镇学校支教,从农村中小学后备干部或学科骨干教师中公开选调20人到城区示范学校挂职锻炼或交流学习。为规范支教交流工作,郧县建立了教师支教交流工作制度,实行“四定”要求,即定范围、定人员、定任务、定程序。一是划定对口支教范围,通过“结对子”的办法实行对口支教。二是确定支教交流对象,支教交流教师要求师德过硬、学历达标、教学能力强,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身体健康,学校拟提拔使用或准备晋升职称的教师优先安排。三是除了安排教师到受援学校开展常规教学外,还要定期组织学科优秀教师到受援学校开展教学教研“手拉手”活动,互派教师讲课听课,交流经验信息等。四是确定支教交流教师的选拔程序,由受援单位报学科计划,派出单位择优选派,县教育局组织指导。

为调动支教交流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交流效果,县教育局制定实施了“三项”优惠政策一是对派出的支教交流教师保留原职务和各种生活待遇。二是每月按往返四个来回的标准据实核销交通费用。三是派出的支教交流教师参加受援学校当年的评先评优和年度考核,期满回原单位工作后优先提拔使用和晋升职务。支教交流教师以受援学校管理为主,派出学校为辅,接受双重管理。通过教师支教交流,促进城乡教育理念渗透、师资力量互派、教研成果及信息资源共享、教学设备捐赠、教学技能代培等,让城区教师在支教中感受到偏远乡村教师默默奉献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让乡村教师在挂职交流中学习优质学校的先进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推进强校与弱校之间的管理、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内涵发展,自我“造血”,实现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全县教育的和谐发展。

(作者:湖北省郧县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责任编辑:杨雪翠

猜你喜欢

支教教育局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警惕功利性支教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奚爱国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