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教助学”优化教育 “城乡联谊”均衡发展

2009-09-22祝曦阳

中小学校长 2009年8期
关键词:实验活动学校

祝曦阳

编者按: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如何通过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着重思考的问题。浙江省江山市教育局通过审时度势。持续而坚定地开展了“城镇支援农村、近郊支援边远、强校支援弱校”的帮教助学联谊活动,把城区学校的优质资源分化到了山区的薄弱学校,实现了共生共长的双赢局面。本期特别报道栏目以“城乡联谊”的两所学校——江山实验小学与双溪口鼎业小学为个案,报道了他们在“结对帮扶”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做法,希望能给其他地区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为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市教育局审时度势,持续而坚定地开展了“城镇支援农村、近郊支援边远、强校支援弱校”的帮教助学联谊活动,把城区学校的优质资源分化到了山区的薄弱学校,实现了共生共长的双赢局面。

江山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是浙江省示范小学、衢州市名校。现有班级47个,在校生2000余名,拥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双溪口鼎业小学地处偏僻,在距江山城区65公里的山区,交通相当不便。现有教师10人,教师平均年龄44.4岁,6个教学班,98名学生,教学业绩较差,学生普遍离校较远,最远的学生要走30多里路。校舍是由江山籍在沪知名人士黄鼎业夫妇捐资40万元新建的,崭新漂亮。但学校的教学仪器、图书、挂图及电教设备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儿的教师工作虽然艰辛,却很敬业,默默无闻地扎根山区,任劳任怨。教育局领导根据实验小学的优势和鼎业小学的特困现实,带头将江山实验小学与双溪口鼎业小学结成帮教助学的联谊学校。联谊结对4年来,双方学校尝试了一系列的“结对帮扶”新做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汲取了全市“帮教助学”学校的工作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帮扶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确立帮扶目标,建立帮扶有效机制

江山市教育局把江山实验小学这座资源优质的龙头学校与最偏僻、落后的山区小学——鼎业小学,结为帮扶对象,作为实施均衡教育、帮扶助学的试点学校。教育局领导明确规定,对学校工作实行捆绑考核原则,给两校定目标促发展。实验小学和鼎业小学的双方领导坐到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根据管理目标,找准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呢?实验小学的杨高益校长带领实小的有关领导深入鼎业小学进行调研:走进鼎业小学的课堂听课;深入老师和学生之中,与他们座谈、交流,对鼎业小学的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理念、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地的了解。鼎业小学的教师也分批进驻实验小学学习:了解实小的文化,聆听实小优秀教师的讲课,跟班实习。经过双方反复研论,决定将帮扶活动定位为:“互助互学,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和各科室部门对口帮扶的相关实施方案。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班集体的建设、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帮扶工作中,两校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帮扶工作的指导、协调等事项。双方学校都把帮扶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措施,制定出具体的帮扶计划,并落实到各科室去执行。杨高益校长提出:实验小学的各个部门和老师都要与鼎业小学的各部门、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各个部门要制定好相应的帮扶措施,实施一对一的指导,明确双方的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双方领导提出了要努力实现“三结对”(校长与校长结对、教师与教师结对、学生与学生结对)、“三提高”(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实验小学工会主席徐忠强调:应该积极发挥城区学校先进办学理念和独特办学优势,带动鼎业小学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形成学校“结亲家”,教师“结对子”,学生“手拉手”的三位一体的特色化帮扶模式,使帮扶双方在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教师资源等方面达到优势互补,促进城乡结对学校共同发展。

二、深化优势互补,力争实质提升

1、民主平等,互帮互学

实验小学与鼎业小学之间,虽然存在着差距,但也有各自的优势。因此在结对伊始,领导就指出要将结对学校看作是合作的伙伴、互助的好友,倡导将结对帮扶工作看成是提高学校教师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实小从领导到普通教师,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鼎业小学的老师,从而保证每次交流帮扶活动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实验小学的老师认为鼎业小学老师肯干、实干、虚心的精神值得自己学习。帮扶活动为两校教师互相交流搭建了平台,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1)关注教学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为了使帮扶工作能在短期内取得实效,学校要求教师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细节中去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一点一滴地抓实抓好。首先是细抓教学常规。从课堂常规、教学流程、批改辅导等环节的指导和落实入手,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其次是细抓过程管理。要求每次去支教的老师都确定一个重点,做一做小检测,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给鼎小的教师提出一些改进教学的具体建议或措施。

(2)加大科研交流力度。双方学校每年都联合开展一次大型教学研讨活动。双方学校选派教师进行公开教学,邀请专家进行点评,并做相关讲座,旨在切切实实促进两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实验小学是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在开展校本研修方面有过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实小曾经将“教研沙龙”、案例反思等教研方法推广到鼎业小学,让双方学校的老师都能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得到发展。其次,制定教师拜师进修制度。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深入课堂实践,听课、备课、上课、撰写教后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一个月内,徒弟开出一节汇报课,邀请师傅及学校领导、相关教师听课指导。

2、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支教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支教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教育、教学方法上的传授,更要有教育、教学理念上的引领。双溪口位置比较偏远,城里的教师去一趟不容易,鼎业小学的老师出来一趟也不容易。因此,双方考虑将两校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实验小学帮助鼎业小学筹建了网站,让更多的教学资源、管理资源实现共享。帮扶活动实行“一周蹲点制”。即实验小学每次给鼎业小学每个年级派一名教师,助教一个星期。在这段时间内,实小的骨干教师与鼎

业小学的全体教师一起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实小的骨干教师以课堂为平台,采用“我上,你听,再交流”、“你上,我听,再交流”和“别人上,一起听,再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主动与鼎业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使“专业引领、同伴互学、实践反思”这样一种先进的校本教研模式,在帮扶结对活动中真正互动起来,两校教师一起探索新课改,形成了浓烈的“面对面”、互动交流的科研氛围。

同时,鼎业小学的教师多次到实验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听课、参与教研等短期培训活动。目前,实小已先后派出80多人次骨干教师,分15批到鼎业小学开展了“互助互学”活动;鼎业小学全体教师也先后到实验小学进行了“校际联动”的校本研修活动,共同探索新课改。

3、完善联谊制度,开展互联活动

(1)完善联谊制度。从帮扶结对启动仪式至今,实小领导已经先后18次到鼎业小学,与该校的领导就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实小中层以上的8位领导,6个年级段长,还有学科组长也都先后赴鼎业小学参加帮扶活动,与鼎业小学的相关领导和教师进行了交流,对改进和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以及加强校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帮助鼎业小学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为了使领导与领导、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合作能够成为常态化的行为,我们又建立了双方学校的联络员制度,确定了双方“联谊结对”的联络对象,并印发了两校教师的联系电话,让他们在平时就能通过电话这种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交流。

(2)合作互助,实现双赢。自从两校建立联谊结对关系以来,只要鼎业小学有较大型的活动,实小都要派出教师帮助策划、筹备。如:鼎业小学的周淑燕老师带着10多名学生到实验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体验活动,他们上午跟班学习文化知识,下午一起参加活动课。由实验小学的音乐老师和周淑燕老师一起编排的文艺节目,在参加演出比赛中,获得了市二等奖的好成绩。这种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双方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验小学的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深刻地体会到了鼎业小学学生吃苦耐劳、朴实上进的好品质,增强了热爱劳动、勤俭朴素的宝贵意识。

(3)开展学习体验活动。为了让山村孩子全面体验城市学生课堂学习的机会,今年实验小学特意安排鼎业小学58名学生走出山村,晚上住宿在文溪实验学校,白天按年级插班到对应班级学习相关课程,和城里的孩子一起跟随着新课标的步伐前进。陌生而又亲切的同学、生动的多媒体教学、丰富的课间活动,给予鼎业小学的学生全新的感受,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游戏,主动举手发表见解。在最近一次活动中,鼎业小学的7位老师在实验小学负责人陪同下,参观了实验小学校园校貌,观摩了“古诗、古韵经典诗文诵读”、“师生共读一本书推荐会”等特色课堂活动。在实验小学蹲点学习的一周时间里,山区孩子可自主选择听课的年级和学科,任意选择任教老师的课。

“我们一天到晚都感觉非常快乐,学习也觉得比以前轻松多了。现在,每学期我们都能得到实验小学很多名师的教导,还可以到实验小学去听他们上课,每当节日来临,我们还能收到实验小学送给我们的许多礼物。”对于两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双溪口鼎业小学六年级吴腾同学这样写道。实验小学与鼎业小学开展的帮教助学活动,将学生在课上所学的知识与品德、行为规范、集体主义、历史与文化教育、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起来,使两校的学生自觉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

(4)开展“爱心手拉手”活动。实验小学还开展了“爱心手拉手”活动,在双方学生、家长自愿的基础上,鼎业小学的部分贫困学生和实小的学生结成对子。实小结对学生的家长慷慨解囊,自愿资助贫困学生,有的家长表示要长期资助山区儿童完成学业。结了对子的学生在实小的礼堂里手拉手游戏,其乐融融。可以说,两校学生之间的互访活动,不仅让山区的孩子增长了见识,更为实验小学的德育教育活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今后还要多组织两校学生互访活动。比如:派实验小学的学生代表到鼎业小学,体验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加深友谊,陶冶情操等。

三、齐心改善办学条件,携手共创优良环境

1、主动联系,扎实工作,齐心“创强”

在迎接创建省教育强市的验收中,鼎业小学作为实验小学帮扶学校,被列入重点检查学校之一。实小在完成本校一批宣传墙画和标语牌的同时,派出美术组的倪亦将、周伟、毛赤旗等6位教师利用蹲点支教的机会,一边开展互听互评的教学研讨活动,一边负责帮助鼎业小学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为鼎业小学新围墙设计、描绘墙画。因为要赶时间,又碰上下雨,美术组的老师,以实际行动向山乡教师学习,穿上蓑衣、戴上斗笠在雨中坚持作业。他们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不仅赢得了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评价,也获得了双溪口乡政府干部和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浙江《教育信息报》也曾报道了实验小学教师支教活动的照片。工会主席徐忠带领6名骨干教师到鼎业小学蹲点支教,正好省创建教育强市验收组领导到双溪口乡进行检查,领导们看到实验小学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生动的课堂教学,都非常赞赏。特别是验收组的组长——杭州教育局的一副局长再三表示:“实验小学与鼎业小学这样的帮扶形式应该是我省实施均衡教育的一个亮点,这种方式非常好,我们杭州市要向你们学习!”

2、互帮互助,改善条件,优化环境

为支持鼎业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实小在全校师生中举行了一次“爱心捐助”活动,并将师生们所捐的财物专程送到了鼎业小学。两年来,实小已向鼎业小学资助了现金2万多元,赠送了25寸彩色电视机2台、录音机4台、视频展示台1台、图书4000多册,还有书包等一些学习用品。在教育创强活动中,又为鼎业小学送去了石膏像、画报等教学资料并帮助其布置好美术教室,还赠送二十四孝等教育宣传画匾美化校园。累计结对的第一年中,实验小学共资助鼎业小学的物资折合人民币达6万多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鼎业小学办学资金紧张的现状,改善了鼎业小学的办学条件。鼎业小学也利用山区的有利资源,将学校小山上的一批培植树苗,移植到实验小学,帮助实小绿化校园环境。

实验小学和鼎业小学帮扶结对工作以两校差距大、帮扶路程远、教师参与多、持续时间长、活动次数多、资助钱物多、帮扶形式活、帮扶效果好等特色获得了各界的高度评价,多次在《浙江日报》、《衢州日报》、《江山教育信息网》等媒体上刊登出专题报道,也直接受到了乡党委、政府领导、群众的好评。双溪口乡政府召开村领导及老干部工作会议,会上对实验小学和鼎业小学的帮扶结对工作,给了很高的评价,很多同志都表示要对这项工程更加关注、更加支持。帮教助学工作使更多的领导干部、学生家长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使关注教育事业从口号落实到了行动,由此形成了一种尊师重教、扶贫助学、兴学育才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推动着江山市教育向着均衡发展的道路前行。

(作者:浙江省江山市实验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杨雪翠

猜你喜欢

实验活动学校
“活动随手拍”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学校推介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