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巧设“兴奋点”

2009-09-18朱必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兴奋点谜语对联

朱必涛

兴奋是一种心情振奋、情绪激动的心理体验,它是受外部刺激产生的。而历史反映的是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新建”,又不能通过实验去感知“定位”,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往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无趣乏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毕竟历史离我们太遥远。那么,历史教师如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历史教师需要“打开”思维,用心“编辑”,精心“设置”。

历史学科有其独特性,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知识包罗万象,历史过程本身就是一幅有血有肉、色彩缤纷的画卷,但是经过高度提炼、概括、浓缩的中学教材,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却显得那么干瘪、枯燥、抽象。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的形象再造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用心“编辑”、精心“设置”,把历史知识信息有机地统筹,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展现“活”的历史,培养学生形象再造和抽象权括的思维能力,以刺激唤起学生的情感兴奋。其基本操作为:采用情景“复制”,提问“选择”,谜语“加载”,对联“引用”。

一、情景“复制”

情景“复制”就是,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把抽象的历史概念、陌生的历史环境、遥远的历史事件变成学生可以感知的历史形象,把逝去的历史事实生动地再现于学生面前,从而拉近历史现象久远的时空距离,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受到激发,从而产生兴趣意识。这就需要“再造”历史形象,“再现”历史事实,而创设这种历史情景,既要立足于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但是单凭文字的阅读或教师语言的讲述远远不能实现,在教学中,就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展现“活”的历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载体,除了语言、文字之外,还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如化石、古钱币、陶瓷品、工具、兵器等)、多媒体展示(如电脑、电视、电影、录像、录音、幻灯等电教手段)、实地考察、观察古迹、参观遗址、参观纪念场,走访亲历者等多种信息载体让学生去感知具体的历史环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这种情景“复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历史如身临其境,形成的历史表象更鲜明、生动,理解史实的本质更透彻、更深刻,掌握历史知识更准确、更牢固,运用历史知识更灵活、更科学。

二、提问“选择”

提问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而巧设问题是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彩的提问就仿佛是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一块石子,会在课堂上引起波澜,有一种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反应。有经验的老师总在提问下功夫,会适时设疑,会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精心的选择,使问题深浅有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年龄特点。

如:教学鸦片战争时,有位教师针对毒品的危害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印有“白雾中的少年”一段文字,让学生阅读思考。然后设计了几个问题,在上课时层层提问:(1)这个苦果是由什么造成的?(2)这个苦果我们想起了历史上曾在中国发生过的什么样事情?(3)虎门销烟给我们什么启示?(4)用以史为鉴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此时,学生完全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从而引发思维。其中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毒品,这个曾经使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的魔鬼,在当今死灰复燃之后,正疯狂地蹂躏着青少年的健康,严重地扭曲着他们的心灵。我们作为跨世纪的青年学生该怎么办?不但要珍惜健康和生命,远离毒品,而且要积极行动起来,呼吁全社会警惕毒品。我们要以史为鉴,吸取鸦片战争的学生教训,肩负起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通过精心选择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三、谜语“加载”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瘦辞”或“隐语”。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制谜技巧逐渐成熟。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谜语就这样成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加载”历史谜语,教学会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如:讲到《神奇的远古传说》中关于蚩尤的传说时,我加入了一个谜语:山下一条虫,像龙不是龙。让学生打一远古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同学们稍加思考就明白了,谜底是蚩尤。再如:囚禁张学良(打一人)——关汉卿;开元通宝(打一人)——李时珍(开元为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意为李家王朝时的珍宝);刘邦笑,刘备哭(打一字)——翠(刘邦笑是因为项羽死了,刘备哭是因为关羽死了,死为卒);一枝红杏出墙来(打一人)——陈独秀;等等。

当然,谜语是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点缀,一缕花絮,一个惊喜,绝不能喧宾夺主,主次颠倒,要适可而至,运用恰当。

四、对联“引用”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历史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对联并加以讲解,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例如,在讲《辛丑条约》签订时我引用了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学生愣住了,精神为之一振,我接着讲解:

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八国签订《辛丑条约》时,不可一世的八国代表在谈判时有意出了一句上联刁难李鸿章,要出他的洋相。上联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意指他们八国高高在上,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极为蛮横无理。本来在侵略者面前一副奴才嘴脸,低声下气的李鸿章一听,虽明白其意,既不敢得罪洋人,又确实想不出好的就应付了下联,顿时哑口无言,表情难看至极。正在这时,其属下的一位普通清兵突然站出来,大声对道: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意在把所谓不可一世的“八国大王”说成小鬼屡次侵犯我边疆领土。此言一出,在场的多数中国官兵无不拍手称快,而八国联军代表深感震惊,自讨没趣,无言以对,只得忍气吞声。

接着我顺理成章过度到下一内容:连一个普通清兵犹有一腔爱国情怀,我们的清政府呢,却签订了这样一个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那么《辛丑条约》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对联,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用来辅助相关教材内容。不能超越教材内容去旁征博引,应该恰当地运用对联配合史实讲解,使史实更加有血有肉,形象生动。这样学生才会饶有兴趣,并受到教育和熏陶。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见,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要用心、用情、用爱对待学生,只要不断去学习、探索、实践,一定能让历史课充满魅力,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园地。

猜你喜欢

兴奋点谜语对联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谜语四则
用新闻为经济“兴奋点”精准素描
找到兴奋点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