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孝心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2009-09-18张方园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孝心长辈小班

张方园

孔子说:“孝悌者,为人之本也。”孝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卢梭在《爱弥儿》有这样一句令人警示的话:“由于她们使孩子沉浸在温柔、舒适的生活里,所以实际是在给他们准备苦难。”的确,时下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太多的锻炼机会,也失去了付出的机会;使他们只知道“得到”,却不知道“奉献”;只会接受长辈们的关怀,却不知道自己去关心长辈;所以我们觉得从小对孩子进行“孝心”培养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孝心概念的界说

孝心,一个老掉牙的话题,现如今,它似乎被更多的人淡忘和遗弃了。其实,作为调节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孝,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就其最基本的内涵讲,孝,就是善待父母。基本要求是,在父母病时要侍奉;在父母年老时要赡养;在父母去世后要安葬。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孝心”这一传统道德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究竟什么是孝心?笔者的理解是:它是人性的本原,它是真诚,它是善良,它是美好,它是对生命的眷恋和祝福,它是一切爱心、责任心的源头。我们现在提倡“孝心”,是要下一代能够理解父母、体贴父母、尊敬父母、感恩父母,做个懂得体恤父母和长辈的好孩子。这对孩子传承传统美德,光大公民道德,和谐社会有很大的益处。将来孩子长大了,能关照父母和长辈,对父母和长辈有反哺之心,能自觉自愿地尽赡养的义务。如果光而大之,还可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甚至爱社会、爱国家。所以从小进行孝心培养,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其实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责任心和民族精神的基础工程。

二、孝心培养的可行性

在幼儿园开展孝心的培养是否可行和必要?我们在实施孝心培养前,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对大、中、小班各20名幼儿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析出以下几点:

1.小班孩子已经萌生孝心。从这个调查表里可以看出:小班的孩子在父母生病时都有主动关心的行为,在父母出差的时候都会牵挂,多数孩子懂得帮父母做家务,并且父母累的时候会说“辛苦了”之类的话。另外,会祝福父母的生日,家里有好吃的东西会想到父母的孩子也占了90%的比例。3岁的小班孩子就有如此孝心,我们完全可以说,孝心教育在幼儿园开展是可行的。

2.中班幼儿的孝心不及小班幼儿。统计出问卷表情况的时候,笔者和其他老师都为这样的结果感到吃惊。除了有几项调查结果和小班相同和相近外,结果发现中班孩子关心父母的行为不及小班孩子,父母忙时帮忙或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也不及小班孩子。另外让笔者疑惑的是,对父母惩罚时的反抗行为,中班的幼儿还不及小班孩子“勇敢”。是小班的孩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呢,还是因为中班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加强了,懂得忍耐了呢?出现这样的情况更值得我们开展孝心教育。

3.大班孩子的孝心情况出乎意料。从表中可以看出,大班的孩子比小班和中班的孩子懂事了不少,其中能够帮父母的忙方面体现得特别突出,另外知道父母的生肖、关心父母最爱吃什么或去商场购物时想到父母需要什么等问题的孩子比小班和中班的孩子明显增多。但父母心情很糟的时候会安慰父母的孩子极少,远远不及中小班的孩子,按理,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较中小班幼儿大大提高,这又在告知我们在幼儿开展孝心教育的可行和必要。

根据上述三种情况,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幼儿对孝心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的许多行为是无意识进行的,或者是模仿来的;幼儿的孝心不是天性,是靠大人的引导和培养,且幼儿对孝心教育是能够接受和生成的。

三、孝心培养的途径

既然孝心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培养,那么,在以行为教育为重心的幼儿园里重拾孝心教育就尤为重要和迫切。然则,如何让孝心根植童心?笔者根据自己的践行,提出以下培养途径:

1.教育与教学。

(1)通过谈话、沟通、交流等途径培养孝心。谈话是教师和幼儿交流感情、增进了解、沟通信息的主要渠道。谈话不囿于时间、对象、方式,可以随时、随地、随机地进行。例如,小班的何老师在帮孩子解裤子时就和宝宝聊上了。

何老师:家诚宝宝,你在家解大小便的时候是谁帮你的?

家诚宝宝:妈妈、姥姥。

何老师:哦,你妈妈和姥姥真好!你说呢?

家诚宝宝:好。

何老师:那家诚宝宝长大要怎么谢谢妈妈和姥姥呀?

家诚宝宝:我把新汽车给姥姥玩,还要买好吃的东西给妈妈吃。

何老师:家诚宝宝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像这样的谈话也自然,很方便,也不花费专门的时间,既可以和孩子拉近距离,同时又是一次很好的随机教育。只要有心,教师就可以把握很多这样的机会。

(2)通过上课、游戏、活动等教学培养孝心。除了把孝心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我们还设计了专门的教学活动来让孩子了解孝心、感受孝心,从而培养孝心。像中班段教师设计的《父母生日会》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活动。通过给邀请到的一位或几位家长过生日,让孩子们一起为爸爸或妈妈点蜡烛,唱生日歌,说祝福话,制作爱心卡,然后一起吃蛋糕等活动,让孩子们分享父母的快乐,懂得用这样的方式让父母快乐。能记得父母的生日,会祝福父母。因为让父母快乐就是一份难得的孝心。还有的设计了《爱妈妈》、《爸爸真辛苦》、《我为长辈做什么?》等,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幼儿内化孝心道理,生成孝心行为。

2.体验和实践。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没有比参加角色游戏、区域角活动更让他们高兴的了。孝心培养也可利用孩子的兴趣点来进行。

首先,我们为孩子创造好一个或多个良好的大环境。如区域角“我的家”:“家”里有锅碗瓢盆、桌子、椅子等;“家”里还有为做各种活儿而准备的抹布、待剥的笋或毛豆等;家里有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用的各种道具……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角色,自己选择做合乎自己角色的事情。在这样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渐渐明确了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义务,体验到了爱与被爱的快乐、幸福,明白了只有尊老爱幼的家庭才是最温暖的道理;这样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了解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对培养孩子了解父母、体谅父母进而孝顺父母都有一定的熏陶作用。

其次,我们还通过发动家长合作,让幼儿参与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建议家长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请家长把孩子在家的孝心行为告诉老师,老师又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孩子的良好表现让幼儿共知、共享、共学。我们还给孩子“布置”了几项“家庭作业”:如给大人洗脚、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敲背、用自己储蓄罐里的钱给爸爸妈妈买一样生日小礼物,等等。这些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孩子的生活,又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和教育,并且深受家长的支持和好评。

四、孝心培养的反思

孝心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它需要家长、教师和学校的紧密合作,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才能逐渐让孝心扎根在孩子心中。

1.亲子互动是基础。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又是幼儿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长的教育行为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孝心培养要依靠家长奠基,作为家长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共同做游戏,共同搞活动。诸如亲子共读一篇文章:《新三字经》里的“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等等,在亲子互动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养成孝敬长辈的好品德。

2.师生互动是关键。孝心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要让孝心根植孩子心中,关键是教师要设法通过具体的活动、具体的实践、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感受、体验后才能理解。所以,孝心培养不只是教师的教育和教学问题,还需要孩子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和共同践行。

3.家园互动是保证。幼儿园的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而孝心教育和家长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幼儿的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幼儿的活动需要家长的延伸和强化,幼儿的行为需要家长的引领和监督。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孝心培养,家园互动是保证,只有建立了强有力的家园双向互动机制,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孝心长辈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弟子规》小绘本
《弟子规》小绘本
孝心歌
孝心地图
我的孝心
多彩的孝心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