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媒体技术 构建审美的殿堂

2009-09-16伍有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意境美多媒体语文教学

伍有才

【摘 要】 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无法将“美”尽情地展现给学生。本文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它在语文教学中美育功能。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意境美 情节美

人性美

语文的灵魂是情感和美,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只有突破几千年来沿袭的教学模式,选择先进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才能真正体现执教者的睿智和创新,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一、多媒体技术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试想一下,倘若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娴熟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审美的天地,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阅读其中一些好书美文,让学生心灵浸润于墨韵书香,学生怎能不敞开心扉接受美的陶冶,怎能不热烈拥抱语文课堂呢?

其实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其内容和形式都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而教师又囿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受制于自身能力,无法将“美”尽情地展现给学生。而今天,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它对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的最大特质就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接受特点,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也十分符合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维果茨基曾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即主张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因此利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可行性。多媒体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审美愉悦,摒弃了厌学情绪。

二、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示出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浓郁美育特色的课程,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知识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之美的小说、散文、诗歌,无不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启迪着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往往善于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体味语文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感受到语文思想美、情节美、语言美。那么,多媒体教学在职业学校的语文审美教育中有哪些功能呢?

1.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意境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教科书上的许多作品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因为作品中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学生已很难理解作者的那种感情。如果我们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很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适当的意境,让学生展开想像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比如在学习朱自清游记散文《威尼斯》时,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有关威尼斯这座城市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字介绍和古迹图片,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整理取舍,让自己扮演导游的角色,通过图文并茂的解说来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课文,让学生领会作者所描绘的威尼斯“绿波里荡漾”和“一切都像透明的”景象,再现了这座水上城市作为文化艺术之城的华妙庄严的意境,以及课文所描绘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其实《天山景物记》、《雄关赋》、《风景谈》这一类的写景抒情散文,完全可以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将抽象的文字叙述转换成优美的、诗意的画境,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极大的美的享受。

比如在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强大能力,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直观形象的画面和美妙动听的音乐,以造成特殊情境,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强烈的美感冲击,同时给我们构筑了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意境美。步入这个天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可以感受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满腔赤诚,可以感受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贯长虹……

2.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情节美

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再现文学作品人物的活动过程、人与人关系构成的生活事件,创造出故事的情节美。比如在教《宝玉挨打》一文时,我课前专门播放了《红楼梦》电视剧有关贾宝玉挨打的片段,剧中那富有表现力的唱词和画面,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产生全方位的刺激,很快诱导学生进入角色,真正理解人物的处境和心境,从而感悟人物的性格美和故事的情节美。戏剧片段的播放,将宝玉挨打的起因、经过以及挨打后众人探望宝玉的情景一一再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地揭示了贾政、宝玉、宝钗、黛玉的不同的性格特征,同学们对曹雪芹“一处情节,伏线千里”多线式的情节,明写与暗写相结合,实写与虚写相对照的故事安排拍手称绝。

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人物、结构的比较中鉴赏故事的情节美。比如学习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播放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改编的影视的有关片段,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本文并将它与《项链》的小说情节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自由联想和对比学习中,品味两篇小说的生动的情节、巧妙的构思、出人意料而又不悖情理结局,发掘出两部作品在情节安排上的异曲同工之妙,领悟到名著的震撼灵魂的艺术魔力和石破天惊的艺术效果之所在。

3.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震撼心灵的人性美

人性美包括人格美、心灵美、行为美和语言美,它是一种求真向善的美,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我们认为大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情、亲情、友情的主题都属于人性美的范畴。青年时期是人性美形成的关键阶段。而这一阶段的语文教材,由于其课文大多数都是渗透着人性美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它们都是形象感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性美的重要渠道。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震撼心灵的人性美,应该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比如在讲授《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可以播放歌曲《再别康桥》,创设饱含离愁别绪的氛围,导入新课。再展示有关剑桥的风景图片,插入名家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从意象和形式入手,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体会新诗的音乐美(押韵、节奏、回环复沓)、建筑美(章节匀称和句式整齐)、绘画美(色彩与画面),可以体会作者所主张的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人性美。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再现小说《边城》中翠翠的纯朴美丽、傩送的勇敢英俊、爷爷的憨厚慈祥的形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任劳任怨、热情诚恳、高度负责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性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活用和巧用多媒体,营造特殊的情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预设的轨道,为语文教学构筑起瑰丽的美育殿堂。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意境美多媒体语文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